第43章 棺启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37更新时间:25/09/14 02:06:50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我冲着那人无奈地做了个抱歉的手势,他倒也没在意,接过我手中的枪,对着缠绕着棺材的铁链“砰”地一声,精准的点射,金属应声而断。

“这具女尸若是镇不住,必定留下祸患。”我心里清楚,她头骨里的某些东西,仿佛一种无形的磁场,竟能吸引着周围的尸体不断靠拢。楼外,早已被成群结队的尸体所包围,一旦它们涌入,我们所有人都会命丧于此。

也不知当时是哪来的勇气,或许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拥有主角光环,连这些可怕的真菌和细菌也要给我几分薄面,我竟主动上前,去拖拽那具女尸。

她究竟是用了什么奇特的防腐之法?即便浸泡了如此漫长的岁月,身躯依旧完好如初,丝毫未见腐烂的迹象。我伸手抓住她的手臂,一股难以置信的柔软触感袭来,仿佛手中攥着一团温热的脂肪,令人心生寒意。

好在她双目紧闭,若是那双死寂的眼珠子朝我看来,我定然不敢再继续这般亵渎。金英彦还在棺材里翻找着什么,我一边拖拽着女尸,一边焦急地催促他加快速度。

最终,他果然不负所望,从棺材深处摸索出一颗漆黑发亮的黑玉,大小约莫鸡蛋,表面还雕刻着繁复的纹路。初见此物,我便觉得有几分眼熟,却又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起它究竟在何处见过。

待他起身,我便听从他的吩咐,将女尸塞回棺材。虽然我与这位女尸素不相识,但谁又能保证,她并非我十八代甚至更久的祖宗?若是家父得知我竟有如此“出息”,将自家祖先的棺材撬开,不知会不会气得跳起来,一脚将我毙命当场。

从棺材中移出已是不易,再将她塞进去更是难上加难。她的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即便我将她的头部压入,身躯却又顽固地向上浮起。最终,我们只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先将棺盖盖上一半,再想办法把她严丝合缝地塞进去。

全赖水中的浮力相助,我们两人才勉强将沉重的棺盖抬起,由此可见,在正常情况下,寻常人根本无法轻易开启这口棺材。一切总算尘埃落定,正当我们准备向上游去时,赫然看见沈苑正逆流而下,他向我们打了一个“上方有情况”的手势。

我和金英彦只得跟随他一同向上游动。游着游着,我渐渐感觉到水压越来越小,最终,我们竟然直接冲破了水面,来到了一个完全没有水的空间。那一刻,我才猛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彻底离开了水面,原来,第七层竟藏匿于这座巍峨大山的山腹之内。周教授他们的猜测,果然没有丝毫偏差。

“老白,快把这身行头脱了,太碍事了!”老杨早已等在岸边,冲着我喊道。

“你们也赶紧上来脱了吧,他们都过来了,你们怎么还待在水里?”老杨又对岸边其他人说道。我这才注意到,仅有老杨一人上了岸,脱掉了厚重的潜水服,而其他人,依旧纹纹不动地待在水中待命。

为了更好地保持体温,我们都穿着干式潜水服,一旦脱下,便是自己本来的衣物。

这身装备确实行动不便,不等老杨再次催促,我便将背负的气瓶和面罩一并丢在了地上。

然而,其他人显然并未将老杨的劝告放在心上。

老杨见大家依然故我,忍不住哼唧了两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气瓶里的氧气所剩无几,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再游回去了。况且,下面那里的情况,也断然不可能让我们原路返回。你们尽管背着这沉重的玩意儿,要是嫌麻烦,就继续背着,但到时候可别拖我们的后腿。反正,出口绝不在水下。”

我心中满是好奇,老杨究竟是如何如此笃定出口不在水下的?但转念一想,他的话又确实在理。原路返回已是痴心妄想,从密室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出口断然不够。任何一个稍有常识的设计者,都会考虑到突发状况,预留几条逃生通道,以防万一。这就像修建陵墓的工匠,也会给自己留下一条秘密的逃生暗道。

而且,我内心深处涌起一股强烈的直觉:其他的出口,必定隐藏在这山体内部的某个角落。

当然,除非我的那位祖先是个极其缺心眼的家伙,只设计了一个入口,却丝毫未曾考虑过出口,那样的话,我也只能认栽,无话可说。

不知沈苑从何处摸索出一只火折子,轻轻一吹,火苗便应声燃起。

“这小子还挺复古,居然还用这种玩意儿,弄个打火机不行吗?净喜欢装模作样。”老杨压低声音对我嘀咕道。

我同样压低声音回应:“你还是别招惹沈苑,他们这伙人,说不定就是盗墓贼。”

老杨也压低了声音:“我当然知道。”

我心中一愣,连忙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嘿嘿一笑:“你以为我只是跟他们玩玩而已?你杨哥我啊,早就从他们嘴里套出不少话了。”

我冲他竖了个大拇指,表示赞许。

“没问题。”沈苑应承了一声。

其他人这才慢悠悠地开始脱下装备。

他这是在检测这里的空气成分。

“切……”老杨不屑地嗤了一声。

“沈哥在这方面可是行家,地底下的东西,他比我们都熟悉,咱们还是多留点心。”老李笑呵呵地提醒道。

“是不是行家我不知道,但这里的空气状态还需要测吗?这不是很明显什么问题都没有吗?你看那角落里堆着一堆气瓶,明显就是有人比我们先一步来过这里,做了和我们一样的事情。要是真有问题,这里早就躺满尸体了。”老杨晃了晃手中的手电筒,说道。

被老杨这么一提醒,我才注意到西边的石柱底下,确实堆着一小堆气瓶。

这堆气瓶数量大约有二十来个,看来这支队伍规模不小,或许就是四叔他们那一伙人。

“这儿也有!”有人惊呼一声。

在距离那堆气瓶右边大约五米远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堆气瓶,数量有六只。

只是,这一堆气瓶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灰尘,一看就知道,它们在这里堆积的时间,比另一堆还要久远。

“你说他们当时是来找什么东西?”老杨好奇地问道。

“反正肯定不是来开派对的。”我随口答道。

就在这时,水面突然冒出一串细密的气泡。经过刚才一番惊心动魄的经历,大家此刻都如同惊弓之鸟,一群人立刻举起枪,对准水面,迅速摆出了防御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