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鬼河迷踪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61更新时间:25/09/14 02:06:50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然而对于我而言,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我并非鲁莽之人,早在日落之前,便已抵达目的地——朱家沟码头。八点刚过,几艘船只如约而至,舱门打开,从中走出的几位客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在这鲜少有外地人踏足的浙西水乡,显得格外突兀。时值当下,旅游业尚未兴盛,我虽心生好奇,但收人钱财,替人消灾,自当恪守本分,不多过问。

“百角湖。”

这是他们唯一明确指示的地点,其余时候,他们沉浸在只属于当地人的低语中,那些方言如同迷雾,将我隔绝在外。我只能紧握船舵,全神贯注于掌舵,将船驶向那未知的湖泊。然而,命运的齿轮,在抵达千驮岭的河道出口之前,已然开始吱呀作响。

“停船!快停船!”

随着一声尖叫,船身骤然停滞。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诡异的景象——一座荒凉的鬼镇,静静地矗立在水岸。那些外地人见状,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异常,纷纷催促我靠岸。突如其来的变故,加上周遭人群的喧嚣,一时间竟冲淡了内心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撼。

他们迅速地在船上换上了一套套古怪的服饰,随后,一个接一个地跳入了冰冷的湖水中。

“在这儿等我们。”

他们丢下这句话,便消失在浑浊的水面之下。我估摸着需要漫长等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过区区十分钟,他们便如同水鬼般,一个接一个地“戳”上了水面。

“他们不是游出来的,而是直挺挺地、如同被某种力量从水底竖立起来一般,一动不动。” 方叔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的手在空中挥舞,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曾经的惊悚。我轻轻拍了拍他布满皱纹的手背,“都过去了,方叔。”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了,不停地呼喊他们,却没有任何回应。一股寒意瞬间攫住了我,我调转船头,拼命地逃离。一路上,我根本不记得是如何回来的,只感觉魂飞魄散。” 方叔的声音哽咽,“我心里清楚,他们已经死了,而且,我害怕这件事会牵扯到我。于是,我躲在家中数日,惶恐不安。之后,也再未曾听闻任何关于他们失踪或死亡的消息,或许,他们的尸体早已被那鬼镇吞噬,拖入了无尽的黑暗。”

“那件事之后,我的胆子彻底变小了。我只敢白天出行,晚上绝不出船,更不敢再靠近那片水域。为此,还被村里人嘲笑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那段噩梦般的经历,会随着时间彻底被遗忘,谁曾想……” 方叔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用枯瘦的手掩住面庞,痛苦地呜咽起来。我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默默递上一杯酒。

酒过三巡,夜色渐深,大家各自回房歇息。我倒头便睡,意识却陷入一片混沌。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阴森的河面。我低头俯瞰,水面之下,竟是清晰可见的街道,如同一个沉睡的古镇。就在这时,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我眼前,那身影,竟让我感到一丝莫名的熟悉。

他缓缓地从一座院落中走出,手中提着一个木匣。那木匣,我再熟悉不过,正是装载着玉玺的那个盒子!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直直地投向我,仿佛感知到了我的存在。我心头一紧,一股做贼心虚的感觉油然而生,下意识地后退。但就在那电光火石之间,我清晰地看到了他的脸——竟然是那个神秘的黑衣男子!

猛地惊醒,冷汗浸湿了我的衣背。窗外已是日上三竿,老杨和方叔正在院子里研究着几只肥硕的鸭子。见我走近,老杨笑着说:“看你睡得跟死猪一样,就没叫醒你。”

我与方叔道别后,便启程前往王家村。一路上,昨晚的梦境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那真的是一个梦吗?那个黑衣男子的身份,他的背景,他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心中充满了疑问,却也知道,或许,我与他已再无交集。

路上,我与老杨就昨晚的经历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那水下古镇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被时间的长河所掩埋的真实存在。要证实这一点,我们还需要查阅更多资料,翻阅古老的地图,进行一番细致的对比。至于那些外地人的异常举动,虽然可疑,但既然与玉玺之事无关,我们也不愿过多纠缠,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家村,顾名思义,村中绝大多数村民都姓王。

“王”姓,源远流长,据说出自周文王之后。至晋朝,王氏家族势力渐盛,枝繁叶茂。尽管王姓的起源复杂,但以周文王一脉最为声名显赫。此地的王姓族人,在墓碑上镌刻“太原郡”,表明了其祖先的发祥之地。这暗示着,这里的王姓族人,多半是后世迁徙而来,或是作为附属定居于此。

刚踏入村口,一只体型壮硕的大黑狗便如一阵旋风般冲了过来,摇着尾巴,亲热地扑向我。

“啧,这狗挺仗义的,”老杨咂了咂嘴,“这么久还记得你,要不你跟它拜个把子,以后你们就是哥们了。”

这事还得追溯到三年前。我曾在一场狗群围攻中,救下了这只落单的大黑。自那以后,它便认了我这个“狗友”。

“村口三结义?”我戏谑道,“那你委屈点,让它叫你声大哥。”

大黑似乎听懂了人话,颇为配合地“汪”了一声。

“呸!”老杨啐了一口,“瞎认啥呢!他才是你大哥。”

我打趣道:“总比大黑叫你三弟强。”

大黑依旧在前带路,穿过一棵古老的松柏,绕过一个碧波荡漾的水塘,拐进一条狭窄的小路,便抵达了后山。

我爷爷就住在这后山的简陋瓦房里。这里是他当年和我奶奶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我父亲他们成长的摇篮。爷爷说,他不习惯住大房子,偏爱这种脚踏实地、充满烟火气的感觉。今年,我还特意让四叔给他翻新了一下。爷爷的住处门口有一片空地,空地周围被开垦成了菜园。当我抵达时,爷爷正扛着粪瓢,给蔬菜浇水。

“爷爷!”我一声喊道。

爷爷看到我,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高举着粪瓢,热情地迎了上来:“孙子哎,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爷爷?”

他的目光随后落在了与我一同前来的老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