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鬼庙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71更新时间:25/09/14 02:06:50

传说中,人性总是充满矛盾。做了亏心事,便虔诚叩拜,祈求神明庇佑;可当欲望膨胀,连鬼神也敢嗤之以鼻。就如同那座观音庙,由纯金铸就的观音像,竟也难逃盗贼的黑手,只余半幅残破的字画,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失落。那个胆大妄为的盗贼,至今杳无踪迹。当地村民们议论纷纷,此事被视为大凶之兆,仿佛触怒了菩萨的威严。为平息众怒,他们倾尽全力,重新塑造了一尊泥塑观音。

怪事,也恰在此时悄然降临。一位上山砍柴的老者,竟离奇地暴毙在观音庙旁的澄澈水潭边。死亡的场景骇人听闻,他被自己挥砍下的枝桠穿透胸膛,鲜血如瀑,瞬间将整汪水潭染成触目惊心的殷红。自那以后,每当夜幕降临,半轮残月高悬,村民们总能隐约听到林间传来断断续续的砍伐声,那诡异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令所有人心生畏惧,再无人敢踏足那座被诅咒的庙宇。光阴荏苒,数百年的光景悄然流逝,当初那条通往山顶的路,早已被荒草与荆棘所覆盖,变得杂乱无章,不复旧时模样。偶有胆大的猎户,还能勉强攀爬上一段,但随着禁猎令的颁布,彻底断绝了人们上山的念头。如今,村里人仅仅在山脚下,零星地采集些山间的鲜美菌菇,将那座鬼魅的山,深深地埋藏在记忆的尘埃里。

我们自小便听着关于这座山的种种传说长大,那份深入骨髓的恐惧,让我们对这片林地敬而远之。当然,除了百桂岭,周围尚有几座山峦,虽不及百桂岭那般声名显赫,但也连绵起伏,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我们王家村,便坐落在这百桂岭的山脚下。从村子到那片被传闻笼罩的百角湖,还有一段不短的山路需要跋涉。

渡过朱河,我们便正式踏入了秋水地段。老杨担心我这初出茅庐的小子划不稳船,便安稳地坐在船中间那块厚实的木板上。江风拂过,河面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如同细碎的鳞片。我则坐在船舷边缘,随着水波的起伏,身体也跟着轻轻摇晃。船头竖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末端系着一盏昏黄的油灯,那灯笼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我生怕它会被猛烈地甩落,一时间心头涌起莫名的担忧。

“这灯的瓦数,似乎不太够啊。”我心想,天色已经渐渐暗沉下来,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有限的范围,万一待会儿划错了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我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盏晃动的灯。船夫,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嘿嘿一笑,操着一口略带沙哑的嗓音说道:“小家伙,你尽管放心,这条水路我来来回回走了不下千百回,比你自己的脚印都熟悉。即便没有这灯,我也绝不会迷失方向。”

我尴尬地干笑两声,不知该如何接话。

老杨倒是很擅长活跃气氛,他适时地接过了话茬:“‘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这位老乡,全凭您的本事了!我们对您可是万分信任。”

老杨一口一个“老乡”的尊称,让这位船夫感到有些不自在。

“你们就叫我方叔吧,嘿嘿。”方叔说完,不好意思地憨笑起来。

老杨这人,向来是社交场上的好手,一番客套话下来,与方叔已然熟络。

进入百角湖的区域,湖面果然比之前的河流平缓了许多。然而,由于两岸山势的阻隔以及夜色渐浓,这段水域显得尤为幽暗。与之前湍急的河流不同,我现在只觉得屁股被船板硌得生疼发麻,便悄悄地挪动了一下身体,想换个更舒适的姿势。就在我身体移动的瞬间,一道巨大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从船底猛地掠过。那影子估摸着有两米长,快得惊人。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浑身一激灵,连忙弯下腰,想要看个究竟,但湖面已恢复了平静,那黑影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体型……莫非是某种巨大的鱼类?但这鱼未免也太大了些!”

老杨见我趴在船沿,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便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瞧见什么了?”

我压低了声音,有些心有余悸地说道:“我刚刚好像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一闪而逝,你可得留神点。”

“哦?庞然大物?会不会是咱们这儿特有的那种大鲤鱼?我听说它们能长到两米长呢。”

这倒是触及了我的知识盲区。对于鱼类的品种,我确实知之甚少,只知道哪种鱼清蒸或红烧更美味。

“两米的鲤鱼,会咬人吗?它们会不会主动攻击人?万一它们掀翻了咱们的船,可怎么办?”我带着几分不安问道。

老杨沉思片刻,说道:“我倒是听说过一种鱼,叫做马头鲸,它们属于鲤形目,是肉食性的,而且异常凶猛。如果刚才那玩意儿真是条两米长的马头鲸……那情况可就不好说了。”

方叔无意间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他摆了摆手,宽慰道:“你们别担心,咱们这儿的鲤鱼,只吃水草,从不吃肉。而且我这条路,来来回回已经走了几千年了,大大小小的鱼儿我见的多了,没事的,一点儿不碍事。”

听了方叔的保证,我稍微安心了一些,心想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才好。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话音刚落,只听方叔发出一声惊呼:“哎呀!”

我心头一紧,立刻追问道:“怎么了,方叔?”

方叔脸上带着几分困惑,他皱着眉头说道:“按理说,这个时辰,咱们早该看到湖岸了。从咱们出发到现在,已经比平时晚了足足一刻钟。就算再怎么耽搁,也该看到边了呀。”说着,他拿起船上的油灯,环顾四周。原本在前方依稀可见的微弱亮光,此刻已然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船头的油灯,其照明范围终究有限,仅能照亮船体前方两三米远的距离,再远一些,便如同陷入了无底的深渊。

老杨看着这番景象,试探着说道:“您该不会是划岔了路了吧?天黑得厉害,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也很正常,再找找看。”

方叔却斩钉截铁地摆了摆手:“不可能!这条路我划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出错?而且这里的地形,只有我们这一带才有,如果走错了,我不可能不知道。”

老头子刚才还在夸口保证,这会儿就遇到了岔子,一时之间,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我见状,便上前安慰道:“方叔,别着急。我们再往前划一段。我们一直都是笔直前进的,要不这样,我们稍微调整一下方向,横着划一段,说不定能更快地找到湖岸,先靠岸再说。”

方叔听从了我的建议,将油灯递给了老杨,让他往远处探照。我们在黑暗中打灯,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灯光。而水面本身并没有可以反射光线的物体,因此,即使打着灯,视野依然极为有限。我们又努力地划了大约十五分钟,依旧没有看到湖岸的踪迹,这下子,事情是真的不对劲了。

老杨当机立断,说道:“别划了,这里肯定有问题。我们是不是被什么水下的暗流给困住了,一直在这原地打转?”

方叔的额头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用手背擦了擦,声音也开始有些颤抖:“我们……我们今天,怕是都要折在这里了。这湖娘娘……不让我们走啊。”

老杨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于这种神神叨叨的说法,他根本不信。一听这话,顿时来了气:“什么湖娘娘!我看分明就是水下有暗流在作祟,一直把咱们往岸边远处拖!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懂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