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疑云密布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20更新时间:25/09/14 02:06:50
“终究是我年轻气盛,低估了这世间的险恶。”我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心中回荡着这句话。直至今日,我才明白,那些看似平常的对话,早已在命运的齿轮上悄然埋下了伏笔。它们如同细微的丝线,在我浑然不觉中将我牵引至一个未知的深渊。
车子平稳地行驶着,车厢内一片寂静,只剩下引擎低沉的轰鸣。黑衣男子依旧保持着上车时的姿势,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塑。直到我的住处临近,他才缓缓开口,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下次见。”
我正欲回应,口袋里的手机却突兀地震动起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赫然出现在屏幕上,简洁的几个字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预兆:“我们,会再见。”
当我猛然抬头时,车门已开,他们早已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我一个人,以及那条意味深长的短信。我深知,这便是那位神秘“爷”的手笔。直觉告诉我,此人绝非善类,但他的行事风格又不像赶尽杀绝之辈,这让我对其性质的判断更加模糊。
“我真是多嘴!”我暗自责备自己,当初就不该将老宅的地址透露出去。对方如此笃定,难道他早已洞悉我的软肋?抑或是我的家人已落入他的魔爪?
二伯的背景,我虽不甚了解,却也知道他是在道上颇有势力的人物。为了维系“原石”这条线的稳固,他手腕狠辣,常人难以企及。他身边更是时刻有两名退役特种兵贴身保护,身手矫健,忠心耿耿,寻常人轻易不敢招惹。二伯本人亦是冷酷无情,身上总是萦绕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杀气,甚至在我小时候,还曾对他感到几分畏惧。如今长大,我虽已习惯了他的一些行事方式,却仍无法效仿。
至于四叔,他的报复手段更是令人闻风丧胆。一旦惹怒了他,下场往往凄惨无比。最令人心寒的是,你往往察觉不到自己是否已触怒了他。他总是能不动声色地在你面前扮演一个“好人”,但等你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早已被他悄无声息地“埋葬”。
然而,尽管四叔对待外人手段毒辣,对我却无疑是关怀备至。他常常瞒着父母给我汇生活费,每当我惹了麻烦,第一个为我善后、擦屁股的,永远是他。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四叔的亲生骨肉,也正因如此,我才敢在他面前肆无忌惮,换做二伯,我绝不敢如此放肆。
但说到底,二伯和四叔本质上是同一种人,只是手段不同。如果说二伯是“北鹰”,凛冽直接,那四叔便是“南鹞”,笑里藏刀,阴鸷狡猾。无论是哪一种,都绝非易与之辈。
相较之下,我老爹的性格就温和太多了,为人也老实本分。我忍不住猜测,难道是那个神秘人绑架了我老爹?
越想越觉得可能,我立刻拨通了老爹的电话。电话那头,老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告知我一切安好,还让我少看些“古惑仔”之类的影片,多学学经营之道。
听着他那唐僧般的念叨,我只能敷衍几句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即便如此,我心中仍有一丝侥幸:就算老爹真的被绑架了,以他的“人缘”,恐怕不出三天就会被安然无恙地送回来。
此刻的我,深陷被动之境。我在明,敌在暗。不过,对方那条短信也算透漏了一点信息——他短期内不会再对我采取行动。但我绝不会坐以待毙,我迅速回了一条短信:“我知道你是谁,幼稚。”
这是一种反客为主的策略,尽管我并不知道他究竟是谁,但绝不能任由他轻易拿捏。
对方只回了一个简短的“呵呵。”
“去你大爷的呵呵!”我心中一阵恼火,立即联系了我在计算机系就读的大学同学,请他帮忙追踪短信的IP地址。我深知,每一个设备都有其独特的IP地址,如同信件的邮寄地址一般,一旦找到IP,便能大致锁定对方的位置,从而稍稍扳回主动权。
没过多久,同学便回复消息,表示IP地址被加密了,以他的技术水平,根本无法破解。我这才猛然想起,我哪有什么“学霸”同学,我自己才是标准的“学渣”。
折腾到将近晚上十点,我仍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披衣起身,走到院子里的躺椅上,点燃了一根烟。
老宅,一座承载着晚清遗风的建筑,青瓦白墙,飞檐拱壁。民国时期,在原有基础上又融入了不少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由于先前一直无人居住,显得格外陈旧。几年前,我老爹从一位破产商人手中购得此宅,那位商人也对老宅的历史知之甚少,同样是从他人手中转售而来。
我独爱这种饱含岁月痕迹的建筑,因此老爹翻修一番后,便将它赠予了我。在此居住,我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在。四周环绕的也多是类似的古老宅院,平日里鲜有人迹,偶有外地游客前来度假。
晚风渐起,带着一丝初秋的凉意,吹拂在脸上,让我越发清醒。四叔曾说过一句让我铭记至今的话:“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凭空发生的事情,如果有,那必定是你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吗……”我喃喃自语,一股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觉得有必要梳理一下今日发生的一系列诡异事件。
人的思绪,有时远不如纸笔来得清晰可靠。既然睡不着,我便索性找来纸笔,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
今日之事,皆如惊雷炸响,猝不及防,又显得莫名其妙。
其一,老杨送来了价值连城的玉玺。这背后之“因”,是我爷爷让他代为转送。那么,我爷爷为何要将此物赠予我?这层“因”背后的“因”,又是什么?
我将这层层递进的“因”,用笔圈起,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想要解开这个问号,唯一的办法便是去寻我爷爷。爷爷如今已回乡定居,他厌恶都市的喧嚣,更钟情于乡间的宁静,隔三差五便要回村里打理他那一亩三分地。后来,大家商量着觉得老爷子独自在城市里确实也过于寂寞,便同意他回村安享晚年。
此事倒也不难解决,明天我便动身回村,亲自问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