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鬼玺惊现鬼母塔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91更新时间:25/09/14 02:06:50
“嗨,这宝贝搁北京,都能买下一整座四合院了!”老杨坐在那儿,早已经陶醉在金钱的幻想里,“想当年,咱俩这关系,你随便封我个大将军,再纳上七八房美娇娘,那日子才叫舒坦!”
我看着他那副没出息的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你真以为身边亲信能长久?就算想当,也只能是太监总管,那位置才安全。皇帝最信任谁?那还得是宫里的宦官,毕竟,皇权更愿意对太监放下戒心。本王定会留你这条小命。”
老杨闻言,呸了一声,脸上满是“不屑”:“呸!这封建王朝就是个害人精!革了你老祖宗的命,咱无产阶级的选择,那绝对是英明的!”
我不再与他斗嘴,毕竟正事要紧。起身,小心翼翼地擦干手上的汗水,戴上手套,这才重新拿起那枚玉玺。这玩意儿入手沉甸甸的,约莫半个巴掌大小,通体漆黑,但在手电筒的光线下,却隐隐透着一股幽绿,原来是上好的黑青玉。
玉玺的顶端,雕刻着一个模样怪异的生物:虎身龙足,蟒眉蛟目,长着一张人脸,嘴里却衔着一个垂死挣扎的小鬼。我心中一惊,这分明是传说中的“鬼母”!再看玉玺的其余四面,皆是形态各异、面目狰狞的鬼怪,它们栩栩如生,仿佛被活生生地封印在了玉玺之中。这,莫非就是“鬼母食子”的场景?
我将玉玺翻转过来,底部的雕刻更让我心惊。那是一面魂幡,魂幡上工整地刻着八个小字。这字既像古老的文字,又像是神秘的符篆,我一时竟辨认不出。我暗自懊恼,当初为何没有听四叔的话,多读点书。
“这是什么字?”我将玉玺底部翻给老杨看。
老杨凑上前,仔细瞧了瞧,也是一脸迷茫,摇摇头:“我不认识。不过这造型,怎么看都不像是阳间该有的玩意儿。一股子阴森鬼气,直往人骨头缝里钻!”说着,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紧接着,他又来了精神:“不过,一想到这东西的价值,我就浑身是血往上涌!什么鬼不鬼的,我根本不在乎!要是拥有这宝贝,哪怕贞子抱着我睡觉,我都心甘情愿!”
不知是哪句话传到了钱明的耳朵里,他抬起头,嘿嘿一笑:“杨哥,我觉得我老板跟你想法一样。别说不是阳间东西,就算是阎王爷用的,他也要留着。毕竟,他都好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不然怎么付房租!”
老杨闻言,转头看向钱明,挑了挑眉:“哟,你挺了解你老板啊。”
钱明咧了咧嘴,挠了挠头:“我不是了解我老板,我是了解我的工资!这都仨月没发了,我不得主动了解了解情况嘛。”
我连忙打断他:“哎哎哎,家丑不可外扬!等这单生意成了,工资双倍给你补上!”
老杨倒是对此见怪不怪:“你家老板没钱,这我早知道了。这就像是财神爷送饭,他都没碗接着。说白了,就是吃屎都赶不上趟儿!”
我啐了他一口,没好气地反驳:“去你的!”
老杨接过我手里的手电筒,学着我的样子,仔细端详起玉玺来。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突然惊咦一声:“咦?你看这小鬼的眼睛,好像有点不对劲,里面好像有东西!”
老杨的眼力一直很好,小时候在村里,他能在村头就看到村尾树上几只麻雀,这本事我一直很羡慕。
“什么东西?”我赶紧追问。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眯起一只眼睛,另一只眼则紧紧贴在玉玺上,专注地看向那只被鬼母叼着、双目圆睁、满脸惊恐的小鬼的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他仍旧在那儿仔细观察,看得我心里直痒痒。
“里面到底有什么?”我忍不住再次问道。
这时,老杨才缓缓抬起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玉玺,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你……等等,我再看会儿。”他又专注地看了大约一分钟,然后惊呼道:“真他妈的鬼斧神工啊!里面竟然……竟然有座塔!”
“什么意思?什么塔?”我有些发懵,脑海中莫名闪过“宝塔镇河妖”的句子,不知道他所说的塔,是否与我想象中的一样。
他将玉玺递给我,示意我也看看。我学着他的样子,将手电筒的光线聚焦到那小鬼的眼睛上。然而,我看到的只有一片漆黑,什么也瞧不见。
我疑惑地看向老杨。
老杨见状,没好气地骂道:“你是不是傻?你不打灯,你看得见个鬼?”
我这才恍然大悟,赶紧打开手电筒,将光线对准小鬼的眼睛。就在光线射入的瞬间,我看到了令我无比震惊的一幕:灯光穿过小鬼那犹如高纯度石英打磨而成的眼睛,经过层层折射,竟照亮了玉玺内部那座巍峨的塔楼的整个空间!而除了塔楼之外的区域,依旧被浓稠的黑暗笼罩。光线仿佛舞台上的聚光灯,精准地打在了塔楼之上,使得原本狭小幽闭的空间瞬间变得空灵起来,给人一种置身于巨大空间的错觉。
这座楼阁式的塔,是典型的汉民族建筑风格。整个外观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小鬼的眼睛,就像是天然的放大镜,可以将塔楼的每一个精细之处都完美展现。整座塔楼,就像一个立体的模型,被巧妙地“嵌入”了玉玺的“腹地”。但我深知,这并非简单的模型拼凑,而是直接在玉玺内部雕刻而成。其精细程度,已非“精细”二字可以形容,称得上是真正的鬼斧神工!
放眼望去,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窄,每一层的外檐都设计成了回廊式的楼阁。塔的正面,每层阁楼上都悬挂有横匾,可惜屋檐的遮挡,我无法看清匾额上所刻内容,想来也应是歌颂功德、名人题字抒情,或是为这塔楼命名的铭文。
几处飞扬的飞角处,都雕刻着灵动的朱雀,它们口衔宝珠,下系风铃。各层窗户的位置也十分对称,并饰有精美的雕花。我不由自主地数了起来,这座塔竟有十八层之高!随着我手中手电筒的移动,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真的听到了微风吹过风铃发出的悦耳声响。
就在这时,我似乎看到塔身上盘旋着一条类似黑色蜈蚣般的东西,一眨眼便消失不见了。也许是看得太久,眼花了。
“怎么样,牛逼吧!”老杨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啧啧称奇,由衷赞叹道:“确实牛逼,这东西,看着就不像是人能做得出来的。”
老杨眯着眼睛,摩挲着下巴,目光依旧凝视着那枚玉玺,似乎在思索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