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书香飘万家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79更新时间:25/09/14 02:06:45

三个月光阴荏苒,大兴图书馆巍然屹立于京城之中,以其三层恢弘气势,正式向世人敞开怀抱。每一层都配备了专业的引导人员,为慕名而来的求知者指引方向。

图书馆的一层,汇聚了万千普通百姓能够理解和接纳的书籍。从农耕稼穑的技巧,到孩童启蒙的知识;从织布的经纬,到绣花的针法,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即便是浩瀚的宇宙奥秘,或是广袤的大地山川,在这里都能寻得踪迹。

这些藏书的丰富程度,虽在起步阶段,却已显现出勃勃生机。这得益于苏芊芊与苏秋绵夫妇的呕心沥血。他们倾注了大量心力,广邀各行各业的专家贤达,将他们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编纂成书,再由书局精心印刷。

尤其令工部的大师们感动至深的是,他们原本以为,精湛的技艺只能世代相传,且子孙后代能否步入仕途,亦是未知之数。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将毕生的技艺付诸笔端,化为铅字,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宝贵的知识得以被印刷出版,惠及万民。

即便他们的专长仅限于某一门技艺,京城书局也竖起了一块醒目的招牌:广纳贤才,收录书稿。只要你身怀绝技,并且能够将其整理成书,甚至亲自演示,便会有人协助你完善书稿,并冠以你的名号。

这一举措,不仅仅是京城书局的德政,更是辐射至各府各州,如同遍地开花的希望。更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统计和整理那些能够将自身所长付诸文字的人。对于那些怀有绝技却不善于书写的匠人,亦会有人主动上门,协助他们完成著作。

一旦书稿完成,便会经过多级严格的考证,一旦确认其价值非凡,足以载入史册,这门技艺便会被庄重地收录于大兴书库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霎时间,全民兴起读书的热潮,全民竞相献艺的浪潮席卷开来。因为,一旦被选中的技艺,将会获得丰厚的赏银,这无疑是对匠人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王家的倒台,为京城带来了新的气象。这番全民读书、全民献艺的兴盛景象,正是当今皇上所期盼的。

然而,最令人始料未及的,却是陆飞雁的惊人抉择。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苏芊芊精心制作的精装书所吸引时,那个表面上似乎已然认命的陆飞雁,却在暗中酝酿着自己的惊天计划。

大梁国的公孙璎,以及北胡国的拔拓宽皇子,两人都已到了该启程回国的时候。虽然南蛮的使者尚无离意,但皇上仍旧在宫中设下盛大的饯行宴,为公孙璎和拔拓宽皇子送行。

宴席上,陆沉与陆飞雁兄妹二人,也作为南蛮的陪同人员一同出席。

可谁也未曾料到,就在宴会结束后的深夜,拔拓宽皇子的院落里,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原因竟是陆飞雁,那个本应在宴席上乖巧示人的女子,竟出现在了拔拓宽皇子的寝榻之上。

恰逢拔拓宽皇子今日心情甚好,多饮了几杯,被侍女搀扶回房后,便传来一阵阵令人遐想联翩的声音,甚至让门外的侍卫们都觉得不好意思靠近。反正皇子即将离境,临走前与侍女共度一夜,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然而,当夜半时分,皇子醒来想要喝水之时,却愕然发现,那个依偎在他怀中的人,竟然是陆飞雁!

陆飞雁身上青紫交加的痕迹,更是直接揭示了方才两人之间发生了何等激烈的情事。

一阵混乱过后,陆飞雁伴随着哭泣,缩回了被窝之中,而拔拓宽皇子,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摊上事”了。

陆沉此刻的心情,恨不得将陆飞雁生吞活剥,然而,当他得知事情的原委时,已然无法挽回。此时,整个驿站上下,无人不知晓此事。

迫于无奈,陆飞雁只能选择嫁给拔拓宽皇子。

然而,陆沉原本盘算着借拔拓宽皇子的势力,以助他达成目的,但两国之间尚隔着数个国家,这层助力,终究遥不可及。

早在饯行宴之上,陆飞雁便已开始秘密筹划。在她的贴身侍女的协助下,她们首先弄到了驿站侍女的衣物。在离开宫廷后,她抢先一步回到了驿站,换上了那些侍女的服饰。

再加上夜色已深,纵使点亮了灯笼,众人看去也无法分辨出真实面容。

陆飞雁更有意地遮掩了自己的身份,旁人更无从查证她是否真的是一名普通的侍女。

只是,当第二天,闵尚书听到这一消息时,竟直接被气得倒了过去。

闵家的“竹篮打水”,此刻看来,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空忙。

闵尚书原本指望,凭借公主的婚事,能够保全家族的性命,谁知如今,公主另嫁他人,就连自家的儿媳,也与儿子和离。

往日里还能依靠亲家搭把手,如今却是不但得罪了人,事情也未能善了。

另一边,皇上已将其他事务一一理顺,正准备对朝中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

闵尚书只好告假,但朝堂的运作,又岂会因为他一人的缺席而停滞不前。

他不在,今日的朝会,却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官员悉数到齐,站定朝班,只听王公公高声唱道:

“各位大人,有本请奏。”

按照惯例,此时还应有“无本退朝”的环节,但王公公却未曾宣读,这意味着,即便是诸位大臣都没有奏请之事,皇上亦有要事宣布。

朝堂之上的精明之人,纷纷躬身行礼,异口同声地呼喊道:

“恭请圣意!”

皇上并未多言,只是轻轻转向王公公,点了点头。王公公会意,随即拿起案头的一道圣旨,开始宣读。

今日的圣旨内容格外冗长。首先,对新皇登基以来,朝廷的功过得失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随后,便开始宣布一系列人事变动。

这场人事变动涉及范围极广,针对每位官员的调动,都详细列出了明确的理由。第一个被点名的,便是那位闵尚书。

他被剥夺了所有官职,所列罪名更是触目惊心,从贪污赏罚银两,到草菅人命,再到强占百姓田地,每一项都证据确凿,无可辩驳。

接替他职位的,是林清明林大人,并且,林大人还将暂时兼任丰大理寺卿一职。

随后,刑部左侍郎汪书林也被当场革职,而刑部右侍郎黄刚,则被降了两级,沦为刑部的一名普通主事。

当初那些忠心耿耿追随王家的旧臣,此刻终于迎来了他们应有的审判。

降级的降级,罢官的罢官,一连串的宣布过后,紧接着便是新官员的任命。

殿外,早已有一批早已等候多时的人员,他们或是通过此次大考脱颖而出,或是被皇上召回京城任职的各级官员。

随着圣旨的宣读,他们的名字被一一念出,每念到一个名字,殿门外的小太监便如同唱号一般,将这些人引导进入大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