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学堂事关重大,恩怨仇敌暗流涌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09更新时间:25/09/14 02:06:45
龙辰煜如今深切体会到为君之苦,身为帝王,身边必须得有两类人马。一类是站在朝堂上,用以充当门面的老臣们,他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殊不知暗地里却是亲家、朋友,关系热络。另一类,则是自己真正可以倚重、付诸实施的实干派,由他们来执行皇帝的决定。然而,朝堂之上的一些重要事务,仍需依靠这些老臣们争论一番,才能最终拍板。因此,皇帝看着他们争论,他所要的不过是结果,而他们所图的,不过是在皇帝面前的表现罢了。
北茗华一到朝堂,那些争吵的声音便戛然而止。皆因争论不过他。北茗华能做到不带脏字便将人的祖坟都给说得冒烟,让他们不得不闭嘴。既然吵不过,自然不必再争。然而,一旦他们沉默,北茗华需要说的事情便多了起来。他本就是皇帝的“传声筒”,曾应允皇帝十年辅佐之期,起初他只想着十年足以让他报仇雪恨。如今,他更渴望能早日完成心愿,带着苏芊芊远离这纷纷扰扰之地。他并非贪恋权势之人。
因此,肃清朝堂的动作必须加快,并且要在肃清之后,重新提拔任用新人。而要引入新鲜血液,就得依靠科举考试。像北茗华这样被皇帝直接提拔上来的人,终究是极少数。就连朝中几位太傅,对北茗华的学识也多是佩服不已。今日上朝,北茗华便着重提出了一件事:秋闱事宜。
近期,右相一派的人都在密切关注着赏罚银两之事,凡是与此事沾边之人,都在想方设法撇清自己。因此,在朝会上,北茗华提出今年的秋闱该提上日程了。过往北茗华提出的每一项提议,都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但今日却无人再有异议。不只是皇帝渴望新鲜血液,就连北茗华阵营的人,也更希望借此机会提拔一些自己人,并培养自己的后代力量。今年的秋闱算是大考,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大考。因此,各方对这个提议都表示满意。然而,主考官的人选,却成了需要仔细商议的事情。
顿时,朝堂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都为争夺这个主考官之位,并且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个位置落入左相北茗华之手。但所有人都明白,要从别人手中抢走一件事,就必须给予对方一些好处。于是,北茗华又抛出了另一件事:提议建立一所专门培养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堂。例如,学习医术的,学习建造房屋的,学习修建桥梁的。
右相一派听到此事,纷纷觉得这算是什么学堂?他们认为,学医本就是家传,建造房屋、桥梁这些,不过是工匠的活计,何须专门在学堂里学习?他们甚至觉得,连算术课都显得多余,谁不会“一加一等于二”?这在朝堂上又有什么用?这些不过是些“奇淫技巧”,值得去学习吗?他们认为,左相不过是太过年轻,哪家的孩子会愿意送去学这些,而不去正规学堂学习,争取考取童生、秀才,乃至状元?右相等人暗自窃喜。
此时,苏璇站了出来,对皇帝奏道:“回禀皇上,老臣认为左相的提议甚是可行。只是老臣才疏学浅,对于这些技艺之事,远不如左相了解透彻。此事,就由左相大人亲自督办吧。”“臣附议。”与苏璇乃是姻亲关系的闵尚书立刻附和,他已然领会了苏璇的意思。其他跟随他们的人,也纷纷站出来:“臣附议。”“臣附议。”……皇帝龙辰煜抽了抽嘴角。自从北茗华登上朝堂以来,整个朝堂再未有过如此和谐的局面,所有人都统一支持左相的提议。皇帝顺势而为,开口说道:“爱卿,你这提议甚好,没想到竟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那么,这件事便交由你来督办,可好?”
北茗华一脸苦笑,抬了抬自己仍旧缠着右臂,说道:“好是好,只是臣如今行动颇为不便,因此,想向皇上讨要几位帮手。”在场的众臣都看出来,左相确实行动不便。“你想请哪几位相助?”北茗华开口道:“户部左侍郎萧玉林,工部左侍郎梁成卿,吏部右侍郎何传忠,刑部右侍郎黄刚,翰林学士陈清远,以及太医院赵院正。”众臣闻言,纷纷哗然:“这……这几乎将各部的重要官员都召集了啊!”
北茗华点名提拔的这几位官员,在朝堂中多数都像林大人一样,保持着相对中立的态度。而且,除了赵院正之外,其余几位都是通过寒门子弟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当然,他们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也是历经了不小的艰难,至少也都是从三品以上的官员。皇帝不等其他人提出反对意见,便直接说道:“刚才左相提及的这几位,接下来左相若有事相找,你们便需全力配合。”这些话语落在右相等一众大人的耳中,他们则不屑一顾。他们不认为朝廷花费巨大力气去建立这样一个“无用”的学堂会有任何意义。既然不能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便任由左相去折腾这种无意义的事情吧,反正等秋闱过后,他们再来帮助北茗华收拾残局,到时候狠狠地打他的脸。皇帝也乐得清闲,只要皇帝的重心不放在秋闱上,他们便还能有一些作为。
右相苏老相爷冲着对面后排的一位官员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刻站出来说道:“皇上,左相这边负责建造学堂的事宜,可秋闱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啊。这主考官的人选……?”此人一番话,先是点明了左相事务繁重,无法兼顾,那么主考官便不能由左相担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