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色招魂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85更新时间:25/09/14 02:06:43

“魂不在了,被鸠占鹊巢了。”牛大山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陈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连我也很惊讶。我从小到大跟着爷爷到处跑,这是头一回遇到有人把别人的魂挤走,自己住进去的。”牛聪也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震惊。

“最多就是遇到附身的,这种情况我倒是见过。”牛聪补充道。

陈书心里依旧纠结,如果四爷爷的魂魄真的不在了,那昨天晚上,他在树林里呼喊四爷爷时,他为什么还会听自己的话,愿意跟着回来呢?陈书还在思索这个问题,忽然,房门被打开了,屋里的人走了出来。陈书瞥了一眼,发现外婆和牛大山、牛聪三人的脸色都显得非常凝重。“小聪,书儿,你们两个准备一下,今天晚上跟我去一趟,去找到陈四的那个树林。”牛大山说完,便让牛聪开车送自己回家,说要回去准备一些东西。

寨子里的人围上来,纷纷询问陈三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陈三不厌其烦地呵斥道:“赶紧做自己的事情去,你们一个个的这么清闲吗?”女人和小辈们都有些惧怕陈三,毕竟他是陈家一脉的族长,又是新桥寨的组长。“三哥,四哥到底出了什么事?他不会是被鬼害死了吧?”一位年约五十岁的老人忍不住问道。

“不要再问了,先生不让说。过了今天晚上,小四就会好的,赶紧去忙自己的事情,地里没活干了吗?还在这里闲着。”剩下的村民见问不出什么,便灰溜溜地散去了。

“书儿,你和你外婆先回我家吃饭,吃完饭好好睡个午觉,晚上再和你牛爷爷他们一起出去一趟。”陈三带着罗春和陈书回到了自己家,陈三的媳妇早已将饭菜准备妥当。或许是三爷爷提前打过招呼,午餐异常丰盛:一碗玉米炖排骨,炒豆芽炒肉,青椒土豆丝,蒜苗炒腊肉,最后还有一碗酸菜汤。

“三爷爷,我四爷爷到底是怎么了?”饭桌上,陈书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陈三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四爷爷小时候很可怜,出生的时候身体特别弱,我父母以为养不活,就将他丢弃在山上了,幸好后来被你太爷爷捡了回去。”这些事情陈书都听外婆提起过,他继续认真地听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山上待了那几个小时,你四爷爷从小就经常遇到鬼,哪怕现在老了,也还是会经常看见。他跟我说过,他经常做同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大房子,里面有一对夫妻对他非常好,还经常给他做菜吃,但是那对夫妻他根本就不认识。后来,他在梦里问那对夫妻是哪里的人,女的告诉他,他们夫妻俩一直在山上生活。你四爷爷出生的时候被丢在山上,当时他们看见了,觉得可怜,就照顾了他,本来是想把他带回家养的,但后来有人来把他带走了。”陈四在梦里听完这些话,更加感到困惑。后来他去请教牛大山解梦,才明白那对夫妻竟然是一对鬼夫妻。原来,陈四被丢在山上的那几个小时,这对鬼夫妻一直在一旁守护着。也正是因为这份“渊源”,这对鬼夫妻便将陈四当成了自己的养子,因此陈四的体质才如此容易招惹到“那些东西”。陈书听完,觉得这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了。

晚上八点,陈书和牛聪父子二人来到了罗盘村包家寨,停在了当初陈书看见陈四背影的那条路旁。“爷爷,我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看见我四爷爷的。”陈书指着路旁的一片树林说道。

牛大山走到陈书所指的位置,朝着远方望了望。牛大山今年正好六十岁,但他的精神气异常充沛,身形瘦削,肩宽背直,完全不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反而像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壮年男子。陈书看见牛大山从一个黑色的帆布包里拿出一个罗盘,然后又让牛聪拿了一个篮子,里面装了蜡烛、纸钱、香,以及三个苹果和三个火龙果,还有一碗白米饭,上面覆盖着几片肥瘦相间的猪肉片。

三人朝着树林子里走去,大约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了那天找到陈四的地方。牛大山看着不远处的一棵树,示意牛聪将贡品摆好,然后点上了香,开始烧纸钱。牛大山开始吟唱,陈书听出他唱的是汉语,虽然自己不能完全听懂,但也能猜个大概。大致内容是:“那边的人来接你们,你们不肯走,我晓得你们受了委屈,想找人告状,但是陈四处理不了你们的事情。你们想找陈书,我现在就带他过来了,今天晚上你们好好跟他诉苦,诉完苦,就好好吃饭,吃完饭就让陈四回家,你们也好好的去那边生活。”牛大山就这样唱了足足半个小时,然后才停下。

四周顿时变得一片寂静。时值十二月中旬,山里的夜晚寒冷彻骨,牛大山不允许牛聪生火取暖。又过了大约十分钟,陈书看见那棵树后面走出了一个人,正是陈四。陈书刚要开口呼喊,牛大山抬手示意他不能出声。陈书看见四爷爷面无表情地慢慢走过来,来到牛大山身边。陈书瞥了一眼牛聪,他仿佛什么也没看见,只是专心致志地烧着纸钱。

随后,陈书转头继续朝着陈四走出来的方向望去,忽然,他看见了两个血肉模糊的女人站在那里,而且她们正朝着自己招手。陈书的身体瞬间变得紧绷起来,他刚想转头去看牛爷爷,却突然被人推了一把,踉跄着朝那两个女人走了几步。接下来的事情,陈书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梦境之中。两个女人伸出手,一人牵着他一只手,朝着前方走去。明明还有一段距离,但不知道她们是如何突然出现在陈书的左右两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