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太子献刀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05更新时间:25/09/14 02:06:38

“此刀,你可知它还有另一层神妙之处?”虞族目光流转,反唇相讥,脑中灵光一闪,抛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诱饵。

朱书凯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惊奇,随即又被贪婪取代,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追问:“何种神妙?”

“此刀,可吞噬‘客’之气运,加速其衰亡!”虞族一字一句,吐字清晰,每个字都像是敲在朱书凯心坎上的鼓点。

“‘客’,又是何意?”朱书凯显然被勾起了兴趣,追根究底。

虞族看着朱书凯那张被欲望扭曲得有些狰狞的脸,心中一片冰冷,她缓缓解释道:“你为‘主’,那么,献刀予你之人,便是那‘客’。若你将此刀赠予他人,此刀便会悄无声息地吸食其生机,直至将其彻底吞噬。”

“当真有此奇效?”朱书凯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荣登大宝的景象。

虞族看着他那副愚蠢而恶毒的模样,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眼神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千真万确。殿下,此刀内蕴惊人气魄,若要使其发挥最大‘效力’,你须得有一颗‘诚心’,方能将此宝物献于父皇。”

“诚心献宝?”朱书凯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中间的玄机。

“正是。”虞族一本正经地继续胡编乱造,眼神却显得无比真诚,仿佛她所说的都是天底下最真实的事理,“你需以‘至阳之火’先行引动刀中沉睡的灵气,再辅以‘至阴之咒’,方能令其效力倍增,直抵龙体,穿透龙魂!”

“而且,”虞族故意拉长了语调,让这番话更具神秘色彩,“引动之时,务必由血脉至亲,也就是殿下您,亲自在御前,在陛下清醒之时,以‘诚心’献刀,并高声念诵‘引煞咒诀’。如此,才能让这柄宝刀与陛下的龙气产生最为玄妙的共鸣,事半功倍,皇恩浩荡!”

“父皇清醒之时献刀?还要念咒?”朱书凯听了,心中不免有些打鼓,他看向虞族,眉宇间带着一丝顾虑,“万一父皇不高兴……”

“富贵险中求,殿下!”虞族不动声色地打断了他的犹豫,语气斩钉截铁,“您诚心献宝,若他还心生不悦,那便是他老糊涂,没福气!”

“那……我趁他熟睡时,悄悄藏于龙床之下,岂非也是一样?”朱书凯依旧有些犹豫,总觉得这样的风险太大。

“无用,殿下。”虞族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若在陛下昏睡时献刀,那刀中灵气便会失控反噬,不仅效力大打折扣,更会伤及殿下自身气运,甚至有祸及东宫之虞!”

“祸及东宫!”这四个字,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朱书凯的心上。他最在意的,便是自己太子之位,以及那虚无缥缈的未来皇位。

“那……那咒诀究竟是什么?”朱书凯终于被虞族的话语所震慑,连忙迫切地问道。

虞族凑到朱书凯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够听见的声音,快速地说了几句极其拗口,听起来神秘莫测,实则完全是她信口胡诌的“咒语”。

“你……你说慢些,我记不住。”朱书凯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是觉得这咒语太过玄奥。

“殿下不必心急,容我再细细解释一番。”虞族故作镇定,其实她自己也记不清刚才说了什么,只能重新绞尽脑汁,编造出一个更加荒诞离奇的“咒语”。

朱书凯听完,仿佛获得了至宝一般,两眼放光,连连点头,似乎已经将那晦涩难懂的咒语牢牢记在了心中。

“殿下,可记住了?切记,献刀之时,心要诚,声要大!务必让陛下感受到您的‘孝心’,以及这宝刀的‘神异’!”虞族在最后的关头,再次“郑重”地叮嘱道。

“记住了!记住了!多谢竹贤弟的指点!”朱书凯激动得脸颊通红,赶紧将宝刀重新严实地裹好,揣入怀中,仿佛捧着的是无价之宝。

虞族看着朱书凯心满意足地离去,起身客气地说道:“恭送殿下!”

“蠢货!”待朱书凯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虞族心中无声地嗤笑。她低头看向自己被朱书凯攥出的通红的手腕,这点微不足道的疼痛,与她“看”到的那些人间惨剧相比,实在不值一提。“去享受你那‘至孝’的后果吧,你那般虐杀冤魂,他们在黄泉路上等着你呢。”她望向皇宫的方向,目光深邃,带着一丝冷漠,“至于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该换个人坐了。”

她轻轻揉了揉手腕,转身朝着西寺的方向走去。那些需要她救治的死士们,他们的命,比朱书凯这等卑鄙小人,要金贵得多。

刚走出司务厅,迎面便撞见了裴鹄。他一脸的疲惫,眼底布满了血丝,显然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刚才太子来找你了?何事?”裴鹄担忧地上下打量着虞族,生怕她被人为难,“可有发生什么事?”

“没有,一切都好。”虞族心疼地看着裴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他这太子,恐怕是当不了几日了。你快回讼棘堂歇息一会儿吧,老是这样熬着,身体怎么受得了?”

“多谢夫人体恤。”裴鹄深深地看了虞族一眼,抿了抿唇,凑近她的耳边,压低声音道,“放心,累不坏。”

虞族自然明白他口中的“累不坏”是指什么,她嗔怪地瞥了他一眼。

“我已让柳文豪吩咐膳堂做了药汤,等会儿便送去西寺的别牢。”撤回身时,裴鹄重新恢复了那种矜贵清冷的模样,他叮嘱道,“你小心些,骨笛可千万不要离身。”

“好。”虞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转身,毅然走向西寺。



皇宫,养心殿。

崇灵帝斜倚在龙榻之上,闭目养神,嘴唇已经泛起了一抹不祥的青紫色。龙案之上,赫然放着一个刚刚被喝空的玉杯。他沉浸在自己长生不老的白日梦中,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是强弩之末,身中剧毒。

就在此时,殿门被“砰”地一声猛地推开。太子朱书凯捧着一个用明黄锦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疾步冲了进来,径直扑到龙榻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父皇万福金安!儿臣前来献宝!”朱书凯趴伏在殿前,声音洪亮,充满了莫名的亢奋。

崇灵帝缓缓抬起浑浊的眼眸,看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何宝?”

“此乃前朝镇国宝刀‘饮血’!”朱书凯猛地掀开锦缎,露出了里面一把貌不惊人的破旧长刀。他双手高高捧起,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虔诚”,“此刀有灵,能驱邪祟,镇病气!儿臣寻访高人,得授无上秘法!定能以此刀为引,保父皇福寿绵长!”

他一边说着,一边按照虞族的“指点”,小心翼翼地拔刀出鞘。随即,他站起身来,煞有介事地挥舞着长刀,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念诵那古怪的咒语。

“嘛哩嘛哩轰轰轰……天灵灵,地灵灵,宝刀显神通!太上大道君,急急如律令,速速归天……呃不!速速归位!”

也不知是因为他太过心急,还是因为口不应心,竟然将“归位”二字说成了“归天”。这简直比诅咒还要赤裸裸。殿内所有宫人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恐地低下头,恨不得将耳朵捂住。

而崇灵帝,那双原本浑浊的眼睛,在此刻,猛地爆射出骇人的精光,如同被激怒的雄狮,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却又时常让他失望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