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县道之殇,古寺魅影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66更新时间:25/09/14 02:06:29

南山寺的路途,终究比去东华山要好走上许多。至少,那些体型庞大的车辆少了些,也罕有车辆因故堵塞而动弹不得的窘境。然而,路况并非全然顺畅,一旦遇上车速不快的同行者,便会如影随形地被拖慢节奏,实在令人难以畅快驰骋。想要超车,免不了要冒险借用对向车道,这般前行,叫人心中始终悬着一丝隐忧。

“马局长,”沈璎适时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这样的道路状况,明显已经跟不上如今的发展步伐了。今年务必将其列入规划,尽快着手改造。”她环顾四周,目光锐利,“一旦道路畅通,游客的体验感自然会提升,我们县的文旅产业才能迎来真正的腾飞。”

她话锋一转,声调陡然拔高几分:“我们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个部门必须通力协作,绝不能只顾着自己那片‘一亩三分地’。”

“而且,”沈璎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间,落在了无数普通民众的心声上,“您平时会关注网上的评论吗?许多市民都反映,县城的道路是‘修了挖,挖了又修’,年复一年,乐此不疲。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并未真正赢得老百姓的满意。”

“县交通运输局,肩负着全县道路的重任,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县城。”沈璎的语气掷地有声,“我倒觉得,县城的道路已经够好了。接下来,重点应该放在这些乡镇道路的改造上。”

“它们是连接县城与乡镇的关键枢纽,每天都有无数人在上面奔波。糟糕的路况,必然会无形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沈璎的目光锁定在马良身上,“马局长,我希望贵局能够高度重视此事,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将全县的乡镇道路,能修的就修,能扩的就扩,您看,有没有可能?”

马良闻言,额头微微冒汗,却还是急忙点头应承:“沈县长,您放心,我回去后立刻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并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我们会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尽快编制一份全县道路的三年改造提升方案。”

沈璎轻轻“嗯”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期望:“我希望,能尽快看到这份方案。”

将近一个时辰的颠簸,众人终于抵达了南山寺。这座古老的寺庙,静静地依偎在层峦叠嶂的山峦之中,仿佛被大自然温柔地拥入怀抱。由于地处偏远,鲜有游客问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独属于此地的荒凉与神秘气息。

文旅局局长宋元泽,此时已然化身为一位尽职尽责的导游。“张部长,刘总,这里便是南山寺。”他笑容满面,显然为了这次的介绍做了充分的准备,讲解起来滔滔不绝,仿佛信手拈来。

“在古代,南山一带,原是一片荒芜之地,鲜有人迹。”宋元泽的嗓音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传闻,这里曾是妖魔肆虐的恐怖之地,百姓们饱受其苦,日夜祈求上天能够降下神圣之力,驱除邪恶,还他们一个安宁祥和。”

“一日,天际骤然祥云密布,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梵音,一位慈悲为怀的高僧,正云游至此。”他的语速放缓,仿佛要将人带入那个古老的神话时代。“他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心生无限怜悯,便决定在此地建立一座寺庙,以佛法之力,庇佑这片土地,安定民心。”

宋元泽的讲述绘声绘色,仿佛亲身经历一般,颇具感染力。“那位高僧法号慧明,他遍访名山大川,采集奇石异木,又召集四方工匠,历经数年艰辛,终于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并将其命名为南山寺。”

“寺庙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便是由慧明高僧亲手雕琢而成。佛像之中,蕴含着高僧深厚的佛法修为和无尽的慈悲之心,据说能够洞察世间一切苦难,普渡众生。”

一旁的梁思枫,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岭人,并且对当地历史颇有研究的他,却也是头一回听到这段故事。他瞥了宋元泽一眼,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怀疑。世间之事,哪来那么多妖魔鬼怪?他敢断定,这故事十之八九是宋元泽临场编造的。当然,也不排除历史上真有这么一段传说,只是无人知晓罢了。这种“你无法证明它是假的,但你也无法证明它是真的”的模糊地带,或许正是文旅项目所需的“包装”。毕竟,任何一个旅游项目,都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吸引眼球。

众人拾级而上,迈入了南山寺的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庭院。庭院中央,一座古老的香炉静静矗立,袅袅升腾的香烟,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庭院四周,古木参天,浓密的枝叶间,洒落下的阳光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座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

刘畅、张阳、王莎莎纷纷拿出手机,迫不及待地开始拍照留念。刘畅更是提议道:“张阳,你们用无人机航拍一下,捕捉些远景,我去里面看看。”两架无人机应声而起,升上了天空。

沿着铺就青石板的小径,沈璎、张海强等人缓步走向大雄宝殿。这座殿堂显得格外气势恢宏,红色的墙壁与灰色的瓦片,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显庄重与宁静。殿内,一尊高达数丈的释迦牟尼佛像巍然屹立,佛像的面容慈悲而安详,双目微闭,仿佛正静静地倾听着世间万物的低语。

然而,仔细看去,这座佛像却因年久失修,表面斑驳不堪,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蛛网的存在。“沈县长,”宋元泽连忙上前一步,沈璎也随之说道:“宋局长,你们该找人重新描绘一下佛身了。”

“沈县长,我回去就安排。”宋元泽迅速回应。

佛像两侧,那些形态各异的罗汉和护法神塑像,同样是色彩脱落,许多已经难以辨认出原本的模样。然而,刘畅似乎并不介意这些,他举着手机,从各种角度仔细地拍摄着。

刘畅手持手机,试图捕捉大殿内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他站在那尊释迦牟尼佛像前,精心调整着角度,“咔嚓咔嚓”地连拍数张。还不忘变换姿势,从低角度仰视,到高角度俯瞰,力求将佛像的庄严与辉煌尽收眼底。

就在这时,团队里有人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安的神色,小声地提醒刘畅:“刘总,不是有人说,随意拍摄佛像不太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