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人初啼惊四座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97更新时间:25/09/14 02:06:29

刚入职场,新人梁思枫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深知文联的同仁们,即便由主任翟恒亲自操刀,所出的文稿也难逃领导郭东海的“毒舌”修改。郭东海以其挑剔严苛著称,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批斗,令人心生畏惧。翟恒对此也深有体会,即便再精炼的文字,在他手里也难免会被“勾勾画画”,提出诸多意见。

“书记,我一个字也没改,小梁的文笔真的很出色。”翟恒有些忐忑地将材料递给郭东海,内心早已做好了被“折磨”的准备。他清楚,平日里文联的稿件,从标题到内容,郭东海总能鸡蛋里挑骨头,找出不少可以改进之处。

郭东海的目光随意地落在材料上,原本带着一丝敷衍的态度。然而,当他看到那个别出心裁的标题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快速地将材料浏览了一遍,旋即又逐字逐句地细读起来。行云流水般的文笔,言之有物的论述,让郭东海的脸上渐渐浮现出赞许之色。“很不错。”他缓缓吐出这三个字,语气中难掩惊喜。

翟恒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还是头一遭,梁思枫初次提交的文稿竟然一次性通过!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加班的准备,通知了妻子今晚不回家。梁思枫,这个新来的年轻人,无疑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梁思枫回到办公室,巩凡凡立刻凑了上来,八卦的心思显露无遗。“小梁,翟主任那边是不是没提什么修改意见?咱们翟主任平时可是没少被郭书记折磨,有时候生气了,还会骂人呢。”

梁思枫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轻松地回应道:“材料郭书记看了,没问题。”

“啊?”办公室里的众人闻言,皆是露出震惊的表情。

“一次过稿?真的假的?”朱文彬难以置信地看着梁思枫。他可是亲身经历过被郭东海折磨得头发大把掉,最终沦为“地中海”的悲惨遭遇,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

周芳也忍不住问道:“小梁,你没骗我们吧?”

就在此时,翟恒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今晚下了班,谁也别走。”

众人闻言,心头一紧,还以为稿子不合格,所有人都要跟着一起加班赶工。

“咱们一起给小梁接风,顺便试试小梁的酒量。”翟恒话锋一转,揭开了谜底。

原来,翟恒口中的“破坏性试验”,是他独创的一个词,专用于形容试探新人酒量,不把人灌醉誓不罢休的“残酷”仪式。

周芳年龄稍长,也敢跟翟恒开玩笑。“翟主任,你可别大喘气啊,我们还以为又要加班写材料呢,吓死我们了。”

翟恒看向梁思枫,笑着说道:“有小梁在,以后咱们办公室的材料,那都不是事儿。”他深知,要快速融入一个新集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一场酣畅淋漓的酒局。

那一晚,酒桌上气氛热烈,梁思枫也难得地放下了些许拘谨,喝了不少酒,小脸也染上了醉人的红晕。周芳看着梁思枫可爱的模样,再次说道:“小梁啊,姐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是云岭一中的老师,人美心善,找个时间你们俩见见?”

梁思枫脑海中闪过赵丹阳不久前的电话,他急忙婉拒道:“周姐,谢谢您的好意,不过已经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

“哦?见过了?”周芳好奇地问。

梁思枫摇了摇头:“还没有。”

周芳笑着说:“既然还没见,那你就多见几个,从中挑选,哪个合适就选哪个。”在体制内,拥有稳定的“铁饭碗”,往往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交配权”,而普通社畜,则只能望洋兴叹,独自承受孤独。

酒局散去,已是深夜。梁思枫回到租住的出租屋,隔壁房间的门紧闭着,他不知道里面住着什么人,只隐约闻到一股外卖的味道。洗漱完毕,他疲惫地倒在床上,很快便沉沉睡去。

周四下午,梁思枫被翟恒叫到了郭东海的办公室。郭东海脸上洋溢着笑容,显得十分高兴。“小梁啊,今天上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咱们文联的发言非常成功,新上任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璎沈部长,对咱们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

梁思枫心中暗自思忖,此次云岭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党组成员几乎全部换血,新上任的领导干部皆是空降而来,这在全国范围内也算得上是绝无仅有。坊间传闻,这一切都与赵丹阳下令封锁的消息有关,外界纷纷猜测,云岭县的扫黑除恶工作不力,才导致了领导层的集体更换。

“明天上午,沈部长将要来文联进行调研。”郭东海接着说道,语气郑重,“咱们需要抓紧准备一个关于‘讲好影响历史的云岭人故事’的落地方案。”他提出了具体要求:“方案一定要切实可行,避免空话套话。我们只有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办公室要牵头,务必抓紧。”

新任宣传部部长上任伊始,将调研第一站定在文联,这确实非常罕见。因此,郭东海对此事极为重视,不仅要求万无一失,更希望能够脱颖而出。

一下午的时间,梁思枫除了短暂地去了一趟洗手间,便一直埋首于办公室,奋笔疾书,撰写方案。幸运的是,他平日里对历史人物有所涉猎,写起来得心应手。下午五点,经过三轮修改,方案初稿完成,他带着整整八页纸、近五千字的文稿,走进了郭东海的办公室。

“翟主任看过了吗?”郭东海问道。

“翟主任今天下午有事出去了,还没来得及看。”梁思枫有些忐忑地回答。

郭东海没有多言,目光随即落在了那厚厚的方案上。梁思枫站在一旁,心跳如鼓,他不知道郭东海是否会满意,更害怕他会挑出许多修改意见。在文字创作这件事上,梁思枫的自尊心极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太多指责。

良久,郭东海终于读完了方案,他抬起头,眼中带着赞赏之色。“小梁,看来你对咱们云岭的历史非常了解。说实话,即便我做了这么多年文联工作,你方案里提到的几位人物,有好几个我都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