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军阀崛起,我成人生赢家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49更新时间:25/09/14 02:06:24
“什么时候能等到那个时候?”塔洛将军的问题,如同沉重巨石,瞬间将我压垮。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对于那个遥不可及的期望,我甚至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会到来。
又是一年年关将近,母亲的电话如期而至,询问我何时归家。贝宁的局势依旧胶着,特别是近日传来的风声——正规军得到了“鹰酱”军火的强力支援,正厉兵秣马,准备对我们发起反攻。这种潜在的危机让我无法安心离开。因此,面对母亲的询问,我只能以“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为由,委婉推脱。母亲虽有失落,但并未多言,只是嘱咐我务必照顾好自己。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三月五号。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天。仿佛是黎明前的黑暗终于散去,一线曙光终于照耀在我们这边。先是“毛熊国”派遣特使前来,紧接着,我们“华夏”也派出了代表团。令我感到颇为意外的是,那位在电视上见过的“鹰酱”代表,在见到我之后,竟然毫无意外之色,仿佛我早已是他的故人。
在非洲的丛林中,捡到一套“野生装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坦白说,那种感觉难以言喻,既兴奋又带着一丝莫名的惊喜,甚至还有一份详尽的使用说明书。在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下,我们与南部正规军的战火,终于正式被点燃。这一打,便是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一年多时间。
我叫刘子光。因为一次非洲的出差,我意外地卷入了当地的权力漩涡,并最终让一个军阀势力走向了灭顶之灾。最初,我只是偶然误闯某个军阀的营地,却因缘际会,竟得到了军阀的赏识,一步步攀升,成为了他集团的二把手。在这两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我指挥了大小七百余次夜间战役,为军阀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令人称道的是,我从未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白天,我努力在公司里扮演一名尽职尽责的员工,从未迟到早退;夜晚,我则投身于军阀之间的残酷混战。在这期间,军阀曾给予我无数丰厚的奖励……
“哪来的?”我带着难以置信的目光,望向递给我一份网络段子的胖子。
“内网爆出来的,现在都传疯了!你光哥现在可是名扬四海啊!”胖子一脸夸张地说道。
我着实不明白,究竟是谁将我的这段经历公之于众。如今,虽然这事还未登上国内最热门的头条,也未曾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或许是国内方面有意压制了消息的传播——但网络上的议论已经如火如荼。网上的评价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华夏大地不养闲人,看看,咱华夏果然出了人才!”,也有人嗤之以鼻,“吹牛吧,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后者的声音显然占据了多数。
这场突如其来的网络热议,让我既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不知这究竟是福还是祸。我隐隐感觉到,将此事捅到网上去的人,定然是对我非常了解的。否则,怎会知道得如此详尽?究竟是昔日故人所为,还是正规军那边有意为之,我实在无法揣测。
七月九号。这个日期,我牢牢刻在了脑海深处。我们与正规军的最终决战,终于打响。只要能够拿下韦梅省,我们便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创业成功”。然而,偏安一隅的正规军,此刻却爆发出了最后的反击力量,尤其是在波多诺夫地区,我们与他们展开了数次你来我往的激烈交锋。他们无法将我们击退,我们也无法将他们彻底赶走。占领的地盘,在双方的拉锯战中,数次易手,双方的伤亡都极为惨重。
胜利似乎只差一步之遥,但往往就是这临门一脚,可能就会导致满盘皆输。我回想起当初“泡菜国”的情况,他们一度被打得只剩下沿海几个地区,却因为“鹰酱”的介入,竟然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为了阻止“鹰酱”亲自下场而引发不可控的局面,我们必须巩固目前的胜利成果。
“压上去!将全军压上去!”我下达了命令。这一战,我已无甚高明的计谋,也没有什么绝妙的策略,只能纯粹地比拼双方的伤亡极限,看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不计伤亡的猛烈进攻,正规军——不,现在在我们口中,他们早已被贬称为“伪军”——在他们的傀儡首领逃跑之后,群龙无首,终于挂起了白旗。
……
三个月后。
蘑菇屯。
“小光他妈,小光他妈!”
“怎么了,他三婶?”
“小光他妈,你快看这电视里,那个贝宁第三共和国的代表,是不是你家小光啊?”
“哎呦,小光上电视了?真是我们家小光!”
村里有相熟的长辈,拿着手机,兴冲冲地跑到我家,找到正在忙碌的父母。
“我们家小光在国外打工,怎么就成了什么国家的代表了?三哥,六叔……你们可别开玩笑了。”起初,父亲并不相信。
“他爸,你说……这好像真是我们家小光!”母亲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眼中也充满了惊奇。
此刻,蘑菇屯早已因为这件事情炸开了锅。实际上,不光是蘑菇屯,就连网络上的讨论也已是热火朝天。贝宁那边的局势,早已被国内的军事发烧友们津津乐道,他们讨论着“又有人创业成功了”,讨论着“这个创业成功的集团,是在小树林里捡到了野生装备”。但真正引发他们狂热讨论的,却是我这个人。
今天,电视新闻报道了此事。如今的塔洛将军,已正式晋升为塔洛总统。而塔洛总统的特使,今日访问华夏,这个消息,毫无意外地登上了各大新闻的头条。说起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新闻的关注度早已大不如前,鲜少有人真正关心。但因为我——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面孔的出现,这一天的新闻关注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飞机舱门缓缓打开。我站在一众黑人随行人员的最前面,挥手向外致意。说实话,第一次适应这样的身份,我毫无经验,整个人既激动又忐忑。在走下舷梯的时候,我甚至因为紧张而差点站不稳,还好在中途稳住了身形,没有闹出笑话。毕竟,我现在代表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个人。当路过一众媒体记者身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