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富少善款,跪行博癌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72更新时间:25/09/14 02:06:24

“大兄弟,这……这怎么能让你来承担?”那位大姐听了我的话,急得眼圈都红了。

我摆摆手,温和地说道:“都是为了安安,您就别在意这些了。听我说完,接下来我要说的事情,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我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了天涯论坛,找到了大姐之前发布的求助帖。浏览量低得可怜,零星的几个评论也只是键盘侠的口水仗,别说实际帮助,连一句暖心的话都没有。

“您之前说过,有人建议您在网上发帖求助,对吧?”我转头问道,大姐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茫然。

“是哪个论坛?”

“天涯。”

天涯……我脑海中闪过这个名字。那可是个鱼龙混杂之地,卧虎藏龙,版块无数,从金融到历史,从古今杂谈到家长里短,无所不包。选择这里求助,方向上倒是不错。

然而,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想要引起关注,获得援手,绝非易事。网络真假难辨,谁能保证求助者背后没有猫腻?谁又能确定,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好心人”不是披着羊皮的狼?普通网民并非傻子,他们见多了真假难辨的信息,自然多了一份审慎。

更何况,网络上叫嚣着“捐款”,慷慨激昂的人比比皆是,真正愿意伸出援手,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寥寥无几。太多人享受着看戏的乐趣,将他人的痛苦当作谈资,从中攫取廉价的快乐。

而国内人口基数如此庞大,命途多舛之人比比皆是。尽管总有幸运儿能够脱颖而出,得到上天的眷顾,但更多的人,他们的呼喊,最终都石沉大海,求助无门。

慈善救助机构又何尝不是如此?天底下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太多,而最终能够获得援助的,永远只是极少数被选中的典型。并非好人稀少,也不是无人愿帮,而是“帮不过来”的现实太过残酷。一个人想要获得大众的帮助,往往需要足够的“热度”,需要被公众熟知,而这,恰恰成为了无数求助者与援助者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我迅速注册了一个匿名账号,为即将上演的大戏做足准备。既然要“以身入局”,这个账号也不能是白纸一张。我给自己起了个响亮的网名——“哥家里有矿”。又在个性签名处大肆渲染:“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说实话,连我自己看到这签名,都忍不住想给自己一拳,太欠揍了!

不过,为了后续能够顺利引来媒体的注意,我还在签名处留下了新办手机卡的号码。全程,大姐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敢打扰。我给她带来的,或许是别人眼中不切实际的希望,但对她而言,这无疑是救命的稻草。

“大姐,”我放下手机,郑重其事地对她说,“接下来,我会用这个账号,在您的求助帖下面留言。我将扮演一个富二代,给您留言说,我愿意拿出两万块钱来帮助您,但前提是,您得按照我说的,从这里一直跪行到体育中心。”

我顿了顿,看着大姐脸上难以置信的表情:“我知道,您可能一时无法理解我的做法。我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制造舆论,让安安得白血病的事情,被大众所熟知。在您跪行到体育中心的整个过程中,我会联系报社、电视台,然后‘自爆’,说这一切不过是和您开的一个玩笑,我就是喜欢逗穷人寻开心。我想,利用大众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肯定会有新闻从业者关注这件事。”

“然后,”我继续说道,“如果有人采访您,您就如实告诉他们,安安得了白血病,说清楚您家的具体情况,一定要提到您在网上发帖求助,并且提我愿意出两万块钱,让您跪行到体育中心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

“再往后,事情的发展,就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了。我寄希望于通过媒体的力量,让此事彻底发酵,利用人传人的效应,将安安需要救助的事情推到风口浪尖之上。只要大家知道了这件事,安安的治疗费用,应该就能得到解决了。”

我将脑海中构思的每一个细节都详细地告诉了她。我不知道大姐是否完全听懂了,但我还是问道:“大姐,您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随时可以问我。”

大姐沉默片刻,消化着我庞大的信息量,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就是说,您会在我之前的帖子下面留言,我按照您说的去跪行,然后有人采访我,我就把这些事都说出来,对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点了点头。

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我决定扮演一次“记者”,帮助大姐进行实地演练。我掏出手机,权当话筒,对准了她。大姐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并非科班出身,所以我们的第一次“采访”并不顺利,她有些生涩的言行举止,让我颇感失望。

“来,再来一次。这次您一定要想象自己是一位被采访的母亲,安安是您的全部希望。”我耐心地鼓励她。

尽管我尽力要求,但连续演练了整整五遍,大姐的表现依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并非我过于固执,而是我实在没有其他选择。这次机会,必须一击即中,一旦失败,别说救安安,可能我将再也找不到任何办法。

整个下午,我都在陪着她一遍又一遍地彩排,一次又一次地调整她的说辞和表情,只为了那一个渺茫的机会,能够让安安的生命之火,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