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金钱交易现端倪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40更新时间:25/09/14 02:06:24

营地的十万美金,外加两块价值不菲的金砖,被我径直推到了周老板的面前。我面色凝重,低声说道:“周老板,这里是全部的资金,十万美金现金,还有价值四十多万的两块金砖。家里出了急事,急需这笔钱周转,最好能立刻到账,你看可有办法?”

周老板先是一愣,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转为一脸热情。他猛地拍着胸脯,一副小事一桩的模样,连连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地将钱和金砖又推回我面前,口中连声道:“小事一桩,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

我有些愕然,不解地问道:“周老板,这是什么意思?钱和东西都还在我这儿。”

“哎呀,我说是老大,您就太客气了。”周老板赔着笑脸,语气透着一股子亲昵,“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不就是两三百万的事儿吗?小意思,小意思。这笔钱,就当是我小弟给老大赔罪了,我出了!”

“周老板……”我刚想说什么。

“叫我小周就行!”他打断我,声音更加热情。

听着他的话,我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眼前这位周老板,年纪比我父亲也小不了几岁,论辈分,我叫他一声叔都不为过。可现在,这位年过半百的男人,一口一个“老大”地叫我,又自称“小弟”,这份热情让我有些不适应,甚至觉得有些莫名的不好意思。

“哥,要是‘小周’叫着不顺口,您就叫我‘大金牙’,或者怎么称呼都行!”见我沉默不语,周老板似乎怕我有什么想法,连忙又补充道。

我这才想起此行的主要目的,于是开口道:“大金牙,今天我请塔洛将军来,就是想拜托你帮忙的。没想到事儿没办成,反而让你破费了。我……”

不等我把话说完,周老板再次热情地打断了我:“哥,您这话可就跟我生分了。什么破费不破费的,小弟我是真心实意想跟您交个朋友。我一个人在外打拼,能有今天的这点家业,全凭着朋友之间的互相帮衬。您今天能找我帮忙,那是看得起我,小弟感激不尽。来,什么都不说了,都在酒里了,小弟我先干为敬!”

说完,他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眼前这个人精,打的是什么算盘,我心里怎会不清楚?我承认,自己在社会经验方面还是个菜鸟,哪里能玩得过周老板这种老江湖?这家伙的眼力价儿可是毒得很。

起初,他对我不甚在意,这也很正常。毕竟在贝宁,在阿尔法镇,甚至在周老板这类人眼里,我们这些从国内来的,说句难听的,不过是下等人,是他用来赚钱的工具罢了。他一向只和布雷德打交道,从未见过塔洛将军本人。今天,听闻塔洛将军亲临,这家伙的心思估计全扑在了如何巴结将军身上。

然而,当他听说布雷德提到,塔洛将军这次前来,竟然是为了我,尤其看到我与将军同坐一张沙发,连布雷德也只能恭敬地站在一旁时,这只老狐狸内心深处必定是惊涛骇浪。即使他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也肯定会产生误会,认为我在以塔洛将军为首的武装力量中拥有极高的地位,至少,比布雷德要高得多。否则,怎么会是我坐着,而他却站着?又怎么会是我坐在塔洛将军身边?

在他看来,犯了错误就要认,就要弥补。像周老板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丝一毫巩固自身利益和地位的机会。因此,在处理我急需汇款这件事上,他不仅表现得大包大揽,更是“大出血”。当然,在我看来是“大出血”,毕竟两三百万对我而言绝非小数目,而对于周老板而言,或许只是九牛一毛。

为了修补与我的关系,又喝了一杯酒的周老板,趁热打铁,状似关切地问道:“哥,小弟斗胆问一句不该问的话,您这是家里遇到什么难处了?您千万别误会,我知道这事儿不该我多嘴。小弟虽然远在海外,但在国内也还是有些许影响力的。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小弟搭把手,您尽管开口,小弟义不容辞!”

见我微微皱了皱眉头,周老板便适可而止,不再追问。这位老油条,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他在国内的妻子。

“什么神经病?”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带着不满的声音。

“你个八婆,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周老板语气不悦。

“你立刻准备三百万……”说到这里,周老板话锋一转,转向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哥,三百万够吗?会不会不够?”

“够了!够了!”我连忙回答。

“哥,您可千万别跟我客气,要是再不够,您尽管跟我说,咱们是一家人,都是自己人!”周老板再次强调。

“真的够了。”我心中稍感宽慰。

“哥,那……能再问一句,您要汇款的账号是多少?”周老板问道。

我将自己的账号告知了他。周老板随即对着电话里的妻子吩咐道:“你立刻给这个账号汇过去三百万。让你转钱就转钱,哪来那么多废话!”

挂断电话后,周老板又恢复了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赔笑道:“家里那个婆娘,就是欠管教,无法无天惯了。哥,让您看笑话了。”

虽然贝宁这边已是深夜,但由于时差关系,国内此时正是白天。因此,这笔转账可以说是非常及时且安全。国内的转账业务,基本都是实时到账,几乎没有延迟。

为了确认这笔巨款是否已如数到账,我掏出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妈,是我,小光啊。”

“妈,我刚才拜托朋友给您转了一笔钱,对,是三百万,您收到了吗?”

在与母亲通话的同时,我缓缓走向门外。周老板则愣在原地,但他那支棱着的耳朵,显然是在极力偷听我与母亲的谈话内容。

聪明人从不坐等机会送上门,而是会主动去寻找机会。周老板正是这样的人。他深知我急需用钱,虽然不清楚具体缘由,但通过偷听,他无疑希望能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以便更好地把握这次“交朋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