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和寺遇,何后旧事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00更新时间:25/09/14 02:06:23
一辆雅致奢华的马车停在天和寺前,宁㳐临先行掀开车帘从里面出来,随后再小心翼翼地扶着贺芸下车。小桃子和小关子随即撑开油纸伞,为他们遮挡着淅沥的雨水。天和寺坐落于云城西边一片隐秘的山林之中,环境静幽而肃穆。一个小太监得到小关子的示意,上前轻轻敲门。
“叩!叩!叩!”
“吱呀。”门应声而开,走出一个僧人。见到是宁㳐临,他双手合十,恭谨地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来天和寺有何贵干?”宁㳐临曾与南王一同来过天和寺,因此这位僧人自然还记得这位身份尊贵、地位超然的太子殿下。
宁㳐临微敛下眼眸,嗓音温和地说道:“孤协同新妇贺氏,前来求取符牌。”他身為何家嫡女的子嗣,自然有资格求取符牌。僧人迎合着,带着笑意说道:“请往里面进吧。”
他转身,将贺芸的手紧紧攥在掌心,缓声说道:“走吧。”宁㳐临暗自思忖着自己的心境,仿佛此时才将那几乎要离体的魂魄重新拽回身躯。其实,符牌更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寄托,保佑着余生相守。余生漫长,年少时的动人情缘,又能抵挡住几道坎坷?思绪一转,他垂眸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两人交叠紧握的手。算了,至少此刻,他渴望能与贺芸一同拥有这样一道符牌。
而贺芸只能迷惘地跟在他身侧,她幽丽清美的面容上流露出不解之色。什么求符牌?难道不是简简单单地过来祈福吗?这个男人,就知道故弄玄虚!
寺庙里有许多不同的殿堂,宁㳐临径直将她带去了姻缘殿。那里正中央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殿内有一位和善的老僧人。他笑着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是来求姻缘,还是求符牌?”“符牌。”宁㳐临淡声道。他端庄隽雅的面上虽无甚表情,但已然比平日里平和了许多。
身旁的贺芸眉眼之间凝着一丝不安与局促。她终究还是启唇问道:“符牌是做什么的?”老僧人听闻此言,一时之间有些愣怔。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求符牌的新妇,竟然不知道符牌的含义。“阿弥陀佛。”老僧人打了一个佛礼,他嗓音慈祥地说道:“施主,这符牌是用来保佑新婚夫妇琴瑟调和、白头相守。”
呵,琴瑟调和,白头相守。贺芸的眼中有着难以分明的隐晦,面上漾起一抹清浅的笑意。她侧过头望向宁㳐临,音色柔顺恬静地说道:“原来如此,殿下都不肯同臣妾说,难道臣妾会不愿意吗?”当然,就算不愿意,也得笑着应下。总归都是他一人说了算,这几乎成了一件不容动摇的铁律。凡事只要宁㳐临定下了章程,贺芸就必须亦步亦趋地跟着。
这确实是不公平的。可是,如今的宁㳐临是万万察觉不到的。素来只有旁人屈就于他,唯命是从,久而久之,他便也失去了体谅旁人的心思。高高在上久了,哪里还能生出向下尘埃的心思?或许唯一不同的,便是宁㳐临事后会用上几分柔软的心思来哄她。对于他而言,这更像是情人之间那些别扭而婉转的情趣。
“自是因为孤知道玥玥愿意,才觉得到天和寺再告知也无妨。”宁㳐临嗓音清和,手依旧握着贺芸的手。老僧人点燃了两把香,贺芸和宁㳐临分别接过。既然要求符牌,自然需要按照天和寺的规矩来。
二人跪在蒲团上,阖目对着慈悲又显得漠然的观世音像,恭敬地叩上了三拜。随后起身,将手中的香插在神坛上。一旁的老僧人眉目祥和地说道:“心诚则灵,二位若同心,则自会相守。”他从侧殿拿出一块系着红绳的木牌,上面画着符。他问道:“女施主姓什么?”“贺。”贺芸望着燃烧的香,她和宁㳐临又怎么可能同心呢?这几乎是一个天方夜谭般的谬论。
老僧人拿着符牌,放到了旁边的案桌上,用不褪色的朱笔写上一个“贺”字。符牌都是写上新妇的姓氏,最后也由新妇妥善保管。“女施主收好。”老僧人将符牌交给了贺芸。贺芸用手指摩挲着符牌的边缘:“本宫会妥善安置好,定不会让它有丝毫磨损。”回到碧院,她便将它压到箱底,眼不见,心不烦。宁㳐临则伸出手指,拨弄着符牌缀下的红流苏。这便是母后求而不得的东西,如今,他却好像轻而易举地便能拿到手。
何家人一生只能求得这一道符牌,而且必须亲自前来。母后手中那块符牌,实际上是属于南王的。
“皇侄!”姻缘殿的门口,陡然传来了南王焦急的声音。宁㳐临掀起薄冷的眼眸,看向殿门口神态焦灼的南王,收回手,不紧不慢地询问:“舅舅怎么找到天和寺来了?可是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殿外的雨变得越发湍急凶猛,噼里啪啦地砸在树叶上,溅起水滴。云层越压越低,天空显得沉闷而压抑,空气中都弥漫着潮湿黏腻的味道。贺芸屈身对着南王行了一个半礼,姿态端庄,嗓音恭顺:“侄媳见过舅舅。”南王天生带着一股凶戾的眸子看向贺芸,微微打量了一番。她确实非凡,仪态清雅幽和,容色如柳夭桃艳。他勾唇噙笑:“形势匆忙,见到侄媳也没备下贺礼,下次舅舅给你补上。”“多谢舅舅。”贺芸知礼地应下,也明白南王是来找宁㳐临的,便识趣地退到了一旁。贺芸悄然好奇地抬眸望去,南王的名号,即便在她当初身在李家村的时候,也是如雷贯耳。手握重兵、常年镇守边疆的唯一异姓王,同时也是何皇后的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