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故地重逢巧遇故人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23更新时间:25/09/14 02:06:23
她脸上带着十分平静的神情,心里却早已欣喜若狂。五千两!再加上之前的一千两,她手中竟已有足足六千两银子!这笔钱足够她后半辈子过上闲散富贵的日子了。她打算去买下一处小庄园,再雇几个仆役,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度过余生。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张侍卫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开口劝道:“太子殿下对贺姑娘是不同的,姑娘要不再考虑一下?”他指了指她头上的白绢花,“现下太子殿下尚未册立太子妃,后院也相对简单,没有多少位妃嫔。您若能进去,依仗着太子殿下的情分,定能谋得一个好位分。”
贺芸温婉地摇了摇头,抬手轻轻抚摸着那朵白绢花:“不了,我是个福薄之人,只想守着曾经的那个人。”她心中暗想,劝人去做妾室,简直是天打雷劈!再说了,以她这脑袋,若真入了太子的东宫,恐怕活不过几个晚上。单是这刺史府的后宅就已如此恐怖,想来那东宫更是龙潭虎穴无异。
张侍卫看了看那朵白绢花,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拱了拱手:“那就祝姑娘一路顺风,平平安安。”贺芸浅笑着点了点头:“会的,多谢张侍卫。”
贺芸回到了之前的车马行,她可不想再多花冤枉钱,而且还要把之前那八十三两银子给要回来。车马行老板的脸顿时黑了。马车悠悠地向闽县方向行驶。张侍卫曾告诉她,闽县的杀手已经被清理干净,甚至连县令都已更换,如今那里十分安全。她总得回去一趟,还得重新补办户籍文书。这玩意儿就像是现代的身份证一样,长久缺不得。补办完户籍后,她就打算另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安家落户。
这边贺芸的心情十分舒畅愉快,宁㳐临那边却是截然相反的压抑沉闷。张侍卫瞧出了是贺姑娘离去的原因,但到底不敢多嘴,生怕惹祸上身。
书房内,宁㳐临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扔在地上,语调冷沉地问道:“冯观,这就是你呈上来的账目?”冯刺史擦了把冷汗,小心翼翼地将奏折捡了起来,哆哆嗦嗦的,丝毫没有一个三品大官的模样:“回太子殿下,下官这就去改!”怎么就只隔了一天,太子殿下的心情就变得如此阴翳?他可是看着昨日太子殿下的心情尚好,才敢呈上这份账目的。冯刺史吃了好大一个挂落才出了书房。
到了晚上,冯刺史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夫人。“……夫人,本官今天可是被骂惨了。”冯夫人笑着,眼角的皱纹都浮了出来。她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太子殿下这是思念过度了。”“太子殿下,思念过度!”冯刺史惊愕地开口。太子殿下生来便是那高不可攀的皇天贵胄,‘思念过度’这个词安在太子身上,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再者,就算退一万步讲,太子殿下看上了哪个姑娘,哪有得不到的道理?利诱不成,便用威逼,谁还能硬得过皇权?太子又不是个怜香惜玉的良善之人,按理说不该放过才是?他猛地挺直身子,却不小心撞上了床头,疼得他龇牙咧嘴。冯夫人赶忙过去扶他:“就是那个贺姑娘,她今早上走了。”
“贺姑娘……”冯刺史一边揉着脑袋,一边痛苦地吸着气,“听说那不是一个嫁过人的寡妇吗?她才因着对太子殿下的救命之恩才住到府上来的。”冯刺史近日里忙得昏了头,一大堆烂摊子等着他处理,哪里还顾得上府上多了什么姑娘。“是个寡妇不假……”冯夫人语气微妙地停顿了片刻,“可是她长成了那副模样,谁还顾得上她是不是个寡妇。”
……
贵人自有贵人的道理。贺芸买了一辆上好的马车,又租了经验丰富的老练车夫。仅仅七天时间,她就回到了闽县。所谓“所念之事隔远乡”,贺芸切实地感受到了思乡之情。她在这个闽县也算呆了三年。收拾好心情,贺芸赶往衙门,户籍文书最为要紧。
贺芸抵达衙门口时,一顶轿子恰好停在那里。丫鬟扶着一位金钗罗裙的秀丽妇人下了马车。她穿着藕粉色的锦缎绸裙,梳着堕马髻,在这个小县城里已是格外气派规整了。门口的衙役见到那位妇人,面露尊敬:“见过白夫人。”新来的闽县县令就姓白。那妇人的脸,贺芸看了两年,十分熟悉,正是李小淑。李小淑也明显瞧见了贺芸,她微微颔首:“许久不见了,贺老板,可愿与我一叙?”贺芸点了点头,看见熟人,她也是心喜的。
县令府里,李小淑摆了一桌酒菜。李小淑和贺芸闲扯了几句客套话,得知贺芸是要补办户籍文书后,浅笑着说:“贺老板放心,等我家官人回来,几句话就能给你办妥善。”短短不到两个半月,李小淑就彻底变了一个模样,那官太太的架势被她拿捏得十足。
“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李小淑面露难色,她执起贺芸的一只手:“我想向贺姑娘买下那间老院子。”贺芸微眯了下她秀美的柳叶眼,神情如常,语气平淡:“白夫人,那院子已经被烧毁了。”官民有别,贺芸不可能像以往那样直呼她为李小淑了。她接受良好,而且熟人好办事,现在户籍文书的事情不就有了着落吗?要善于利用人际关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