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迷案再起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43更新时间:25/09/14 02:06:16

“说!到底是谁让你这么做的?”审讯室内的气氛紧张得几乎凝固,冰冷的灯光映照着面前这个瑟瑟发抖的男人。

男人抬起浑浊的眼眸,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是一个朋友……他说他有个仇家,想让我替他‘教训’一下。”

“你的朋友是谁?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问话的警官步步紧逼,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敲打着男人的心理防线。

男人支支吾吾,眼神闪烁,显然是心存侥幸。“这……这个……”

“还在嘴硬?别以为能抵赖得了。”警官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终于,男人泄了气,低声说道:“我说,我说……是我的一个赌友。他说那个叫洛二的欠了他钱,一直不还,就让我找人把他‘解决’掉。”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我……我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知道他在华盛公司,是销售部的副部长。”男人补充道,他心里清楚,蛇头那边的人早就打点好了,即使他说了,也查不到什么。

“说详细点。”警官示意他继续。

“我实在不清楚别的了。”男人垂下了头,似乎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

警方根据这番口供,经过细致的核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蛇尾”身上。

一场抓捕行动随即展开。警力被分成了两路:一路人马直扑蛇尾工作的华盛公司,试图在那里将他擒获;另一路则前往他家中搜捕。

然而,华盛公司方面拿出了一份辞职信,声称蛇尾早已在前段时间辞职,去向不明。至于他的家中,更是人去楼空,没有任何踪迹。警察又转而前往蛇尾父母的住所,但两位年迈的父母均表示对此子之事从不过问,并形容他“凶狠霸道”。

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蛇尾的亲戚中有一位在市里担任领导职务。他们立刻联系了这位领导,汇报了案情,并请求协助搜寻。这位领导闻讯后不敢怠慢,积极配合,动用关系多方打探,却始终一无所获。在仔细思索后,他提供了一份亲戚的名单,建议警方尝试联系他们,或许能找到些许线索。

这位领导平日里对蛇尾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是个游手好闲、令人头疼的混混,若非看在蛇尾父母的面子上,他甚至不愿与之有太多交集。如今听说他涉嫌命案,领导的态度十分明确:绝不袒护,任何人犯法都必须承担法律的后果。

顺着领导提供的名单,警方逐一拜访了那些亲戚。然而,大家都表示不知蛇尾的下落,并且纷纷表示蛇尾此人平日里傲慢无礼,凶狠异常,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又怎会与他深交。

最后,警方找到了一位稍显肥胖的女教师。

“你认识这个人吗?”警察将蛇尾的照片递了过去。

女教师看了看照片,惊讶地说道:“认识啊,这是我表哥……他怎么了?”

“他涉嫌杀人。”

“啊!”女教师发出一声惊呼,随即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不会吧?”

“你真的不知道他现在去向哪里了?”警官追问。

“真的不知道,很久没见他了。”女教师摇了摇头。

“确定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表哥这个人很傲气,平时很少搭理我们这些晚辈。”

“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

女教师胖胖的脸颊微微鼓起,努力回忆着。“好像是很久以前了,就那一次见面,还给我带来不少麻烦。”

“他找你有什么事?”

“他说要帮我们学校联系赞助,用于学生体检。可后来他又说不赞助了,结果搞得学校不得不让家长自己掏钱。”

“为什么又不赞助了呢?”

“我也不知道,他也没解释原因,只是说是什么‘商业机密’。他还把我们班的学生花名册要走了,后来我还是拿回来了。”

“要花名册做什么?”

“他说体检需要录入信息。”

“赞助体检,不是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看具体名单?”警官敏锐地抓住了疑点。

“当时我也觉得纳闷。但他说是公司的程序,我就给他了。”

“那份花名册,能给我们看看吗?”

“可以啊,在学校,我回去取。”

警车搭载着女教师返回学校取回了那份花名册。警察翻看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这时,张全芝得知杀人犯已经被抓获,并且幕后指使者与华盛公司有关,便开始猜测此案是否与贩毒活动有所关联。他来到警局,正好遇到警官正在与女教师谈话。瞥见警官手中的花名册,张全芝随手接过来仔细查看。看着看着,他的眼神骤然一凝——江一凡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名单上!他立刻将正在谈话的警官叫到一旁,低声耳语了几句。警官随即返回,继续与女教师交谈。

张全芝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江一凡为何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也明白了为何会发生绑架江一凡的事件。这背后,显然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

女教师离开后,警方从她那里了解了一些关于“蛇尾”的情况,对这个看似鲁莽冲动的男人为何要杀害洛二,感到更加疑惑。

张全芝建议,不如前往蛇尾的住处搜查一番,或许能找到些许有价值的线索。

警方按照地址来到蛇尾的住所。这是一处颇为宽敞的宅院。尽管蛇尾本人被描绘成一个粗鲁无知的角色,但他布置的居所却显得异常奢华,颇具艺术气息。墙壁上悬挂着几幅名贵的画作,客厅里摆放着一些像是古董瓷器的瓶瓶罐罐。

在一侧,还有一个一人多高的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的书籍,从世界名著到通俗连环画应有尽有。然而,这些书似乎从未被人翻动过,上面积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从这一点来看,或许正如张全芝所言,越是缺乏底蕴的人,越是渴望用外在的装饰来掩饰内心的空虚,试图装点出一副“有文化”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