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旧忆如潮的夜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87更新时间:25/09/14 02:06:16

庄羽斜倚在床头,枕头软软地垫在身后。她习惯性地伸手去够床头柜上的那本《外国小说选》。这本书,自从三十年前来到牛疙瘩庄,就一直陪伴在她床头,书页已然泛黄,仿佛承载了她人生的每一段篇章,每一处细节都如昨日重现。

三十多年前,初中刚毕业的庄羽,怀揣着一股澎湃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那时,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振奋人心的口号,作为班级的骨干,她更是义无反顾地成为了第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化名为“庄卫华”,立誓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淬炼自己。

时光荏苒,三十多个春秋悄然流逝。回首这段知青岁月,当初的一些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洪流已渐渐模糊。然而,那个春节的“情定终身”,却如同烙印般,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痕迹。那个春节,大部分知青都回城过年去了,而庄羽,因为父亲远在外地,举目无亲,无处可归。男友鲁志东,不忍她一人孤苦伶仃,便留下来陪伴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那个年,是甜蜜的,也是铭心的。春节过后,庄羽父母的待遇问题得到了恢复,紧接着,一张招工表格送到了她的手中,将她从长达五年的农村生活拉回了城市,成为了一名工厂的工人。临别之际,鲁志东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外国小说选》送给了她,两人深情相约,此生永不分离,共同期待着鲁志东早日返城。

回到城里后,庄羽忙于安顿工作和处理各种琐事,未能及时给鲁志东写信。待一切安顿妥当,她满心欢喜地写信告知,然而,信却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收到鲁志东的任何回音。焦急万分的她,又给知青点写信询问,收到的回信却说,自从她离开后,知青们便一批批地返城了,鲁志东也回去了,至今未归。

庄羽隐约记得,鲁志东的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在插队这几年,他鲜少提及家中的事情,也很少回去。庄羽按照他曾给她的地址,立即给他家里写了一封信。不久,他家回信告知,鲁志东一直未曾回家。信中提到,他父亲早年因病去世,家中仅剩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和一个妹妹。写信的是他的妹妹。接踵而至的是庄羽疯狂的寻找。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鲁志东依然音讯全无。初恋的情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失在了人海中。

从此,庄羽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变得沉默寡言,精神萎靡。父母见女儿如此消沉,不忍心看着她继续沉沦,便费尽周折,托人找关系将庄羽调到一所学校任教。他们希望,与孩子们在一起,能够稍稍减轻她内心的痛苦。在此期间,她从未放弃寻找鲁志东,甚至利用假期回到知青点,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然而,此时的知青们大多已经返城,只有少数几人还在等待机会。他们对庄羽的询问,总是闪烁其词,含糊其辞地说他没回来。

从知青点回来后,庄羽下定决心,要将那段时光,那些伤心的事情,彻底埋葬。她改回了自己的名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再提及感情之事。

她不再相信爱情,更不相信任何一个男人。她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工作上,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以此来麻痹内心的痛苦。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窗外下着凄凄沥沥的小雨,四周一片阴森之时,她便无法控制地想起他。孤独感如同潮水般袭来,思念到极致时,她胸口一阵紧缩,伴随着一阵阵刺痛,她会用被子蒙住头,死死堵住耳朵,咬住被子,歇斯底里地嘶喊:“你到底在哪里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天爷,快告诉我吧!”

那本《外国小说选》成了她最后的慰藉,成了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每一次摩挲着这本书,都仿佛能感受到他温暖的脸庞,重温那些日夜相伴的时光,仿佛还能触摸到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情。

光阴似箭,转眼间已是许多年过去。庄羽依然独自一人。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她已经被调到了局机关工作。在27岁那年,经人介绍,她嫁给了一位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婚后第二年,她们迎来了女儿,取名噜噜。此后的日子,平淡如水,再无太多波澜。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丈夫开始对庄羽诸多不满,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古怪。他责怪庄羽将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工作上,忽略了家庭,忽略了他。他开始酗酒,每次醉酒后,便喋喋不休地指责她:“你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就你最能干,别看不起我。”诸如此类不堪入耳的话语,不绝于耳。

庄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她试图用宽容和谅解去包容他。她总想着,也许是自己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无意中触碰到了他的敏感点。她尽量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在家中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将洗好的饭碗递到丈夫手中,拾起他随手乱扔的衣服洗净。然而,丈夫却变得越来越不讲道理,甚至变本加厉地折磨她。最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会变态地将她捆绑在床上,用手一点一点地掐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肤,并发出刺耳的怪笑。

在女儿十岁那年,庄羽终于选择了平静地结束了这段婚姻,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工作、生活。

“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明知道爱情像流水……”

不远处,对面歌厅里突然传来的歌声,将庄羽从纷乱的回忆中拉了回来。她抬起头,看了看时钟,已是凌晨一点。想到明天还要开会,她起身整理了一下床铺,准备休息。她走到窗边,撩起蓝色的丝绒窗帘向外望了望,心中疑惑:这么晚了,歌厅怎么还在喧闹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