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官场新局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67更新时间:25/09/14 02:06:13

病房里,本该弥漫着消毒水与药的混合气息,却被一股微妙的政治氨气所取代。杨飞,这位刚刚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年轻干部,正坐在病床上,略显苍白的面容上却难掩眸中的思索。宋正民书记和袁洪军部长,两位省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带着关切的笑容缓步走进,为这间简陋的病房增添了几分肃穆。

“杨飞同志,听说你身体大好了?真是可喜可贺。”宋正民的嗓音温和,带着长者般的慈爱。

袁洪军则更显直接,哈哈大笑:“杨飞同志,你可是我们省里的宝贝啊!我和宋书记都指望着你早日康复,好回来继续挑起重担呢!”他的话语中不乏鼓励,但也暗含着对杨飞能力的高度认可。

杨飞连忙招呼两人坐下,谦逊地回应:“谢谢宋书记关心,已经好多了,估计再有几天就能出院了。您二位,快请坐。”

在杨飞的示意下,两位领导在他床边落座。原本在病房内的林汐月,知晓两位大领导的到来必有要事相商,识趣地悄然退了出去。她深知,既然已经决定全力支持杨飞,那么此刻的自主空间,便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客套寒暄几句后,杨飞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宋书记,袁部长,出院之后,我将被调任到哪里任职?还请二位明示。”他内心深处,兴平市的案子依然萦绕不去,此刻的职务安排,无疑将直接影响到他接下来的行动。

袁洪军看了宋正民一眼,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我和宋书记商量过了,等你身体彻底康复,就直接调你来省里任职。要么来我组织部,担任个要职,要么去文物局挂个副厅的职位,你觉得如何?”

此话一出,杨飞的心头不禁一沉。他本以为在病榻之上,自己还在为兴平市的案子殚精竭虑,可转眼间,宋正民和袁洪军已经为他铺好了省城的道路。这究竟是一种保护,还是一种暗示——案子到此为止,不必再追究了?

他心中暗自揣度,宋正民即将离任,无论是前往京城还是荣休,此时若将兴平市的案子闹大,很可能会对他的仕途产生不可预知的阻碍。而他,杨飞,又何尝不是宋正民离开前,为自己铺路时,不得不考虑的棋子?

两位领导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相视一笑。宋正民主动打破了沉默:“杨飞,是不是觉得有些不甘心?”

杨飞苦笑一声,坦诚道:“我会服从组织安排的。只是……兴平市的案子,一次又一次地被压了下来。您在的时候,尚且还有心去深挖,可等您一走,又有谁能站出来,继续承担这份责任呢?”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案子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关键人物都已被控制。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

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正是源于此。本以为宋正民的支持能让案子继续推进,可随着宋正民即将离开,新一轮的省委领导层更迭,必然会将“稳定”置于首位,那么,继续追查此案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了。

宋正民的离开,意味着新的权力格局的形成。一个位置,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谁能上位,谁又会被淘汰,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此刻的省城,维稳求全,确实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杨飞也意识到,自己或许仅仅是从兴平市一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而宋正民与袁洪军,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远的考量,省城那些更高层级的领导们的心思,他并不完全清楚。

宋正民看着杨飞微蹙的眉头,温和地问道:“看来,你对此很不满意啊。”

“也不能说是‘不满意’。”杨飞斟酌着词句,“只能说,领导有领导的考量。只是,那‘强龙集团’一日不除,兴平市的天空就永远笼罩着阴霾,苦的终究是那些最普通的百姓。而且,兴平市的天空,乌云实在太多了,多年来,是时候还给老百姓一个朗朗晴空了。如果我们不做,还能指望谁去做呢?”

他的话语中,既有对百姓的关切,也暗含着对“强龙集团”的憎恶,更有一种作为一名正直官员,想要拨乱反正的决心。

宋正民和袁洪军再次相视一笑。宋正民更是笑意更浓:“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是在为自己卸任后的安稳考虑?”

杨飞没有回避,他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袁洪军这时却眉头微锁,语气略带责备地说道:“杨飞同志,如果宋书记真有此意,为何当初要派石俊松和你一同前往兴平市查案?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预见到未来情况会更加棘手,希望你们能在兴平市有所作为。否则,以他和顾副省长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又有谁能站出来反对?”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厉:“只是,我们都没有料到,兴平市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难道你没有发现吗?他们连你都可以下毒手,这背后究竟牵扯了多少人?又联系了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更何况,”袁洪军的目光如刀,直刺杨飞,“你和石俊松做事过于虎头蛇尾。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竟然拦截阜元县当地警方,还导致了一名副局长因此车祸身亡。这件事,你该如何向组织交代?”

杨飞心中一凛,他本能地反驳道:“袁部长,陈伟光绝对有问题!否则,他当时为何会如此极力地抗拒?如果不是心虚,他为何要驾车逃离?”

“哦?‘实际上呢?’”袁洪军步步紧逼,语气中的讽刺意味愈发浓厚,“实际上,车上根本就没有姚光文。你说陈伟光有问题,证据何在?仅仅是凭空猜测?”

“姚光文一定知道事情的真相!”杨飞依旧不肯松口。

“‘事实上,’袁洪军冷哼一声,‘姚光文从被捕之后,一句有用的信息都没有透露。’”

“做事没有章法,全凭想象,从头到尾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认为,你还有能力继续胜任?石俊松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刑侦出身的厅长,在这整件案子中,起到的作用几乎为零。你可知道,宋书记为了你们的事情,承担了多大的压力?你还觉得自己委屈?你有什么资格感到委屈?你对得起宋书记对你们的信任吗?”

袁洪军的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击在杨飞的心头。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办案能力还算不错,只是从未真正踏上这条道路。然而,当他真正投入其中,才发现自己在这复杂的官场博弈中,显得如此稚嫩和力不从心。他的脑海中闪现过无数奇思妙想,但却缺乏一套系统性的、合乎规矩的办事流程。那种“灵光一闪”的冲动,在真正的权力运作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