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深宅藏匿风波起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58更新时间:25/09/14 02:06:13
夜色如浓墨般泼洒,兴平市某处宅邸内,寂静中弥漫着一丝不寻常的紧张。搜寻的人影穿梭于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门窗,却一无所获。门窗完好无损,丝毫没有被强行闯入的痕迹,仿佛屋内的一切都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各位,不必再徒劳了。”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正是杨飞。他目光炯炯,似乎早已洞悉一切,“目标人物,就在这房间之内。”
徐东闻言,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就在房间里?这不可能!我们已经搜遍了每一个角落!”他急切地辩驳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杨飞没有理会徐东的惊诧,而是提高了嗓门,对着空气喊道:“姚光文,出来吧!我知道你就在这里。你现在除了与我合作,别无他路。太多双眼睛盯着你,想让你身败名裂,甚至生不如死。你逃不出兴平市,就算藏身此处,他们也不会放过你。唯有与我联手,你才有一线生机。”他顿了顿,语带劝诱:“将一切交代清楚,我可以为你争取戴罪立功的机会。”
被困于夹层的姚光文,身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杨飞的话语,他充耳不闻,心中对杨飞的信任荡然无存。就在督察组抵达兴平市之前,他曾与李文浩有过一次密谈。李文浩曾透露,督察组此行的目的,不过是为攫取政绩,而督察组内部,亦有他的人脉。
此时,杨飞的活跃表现,在姚光文看来,不过是为自己争取表现机会的手段。他怀疑杨飞本身就是李文浩的人,甚至可能也想借此机会除掉自己。即便杨飞无意加害,一旦落入他们手中,自己也将面临牢狱之灾,后半生将在铁窗内度过。因此,在此危急关头,他依旧心存一丝渺茫的侥幸,选择沉默以对。
见房间内依旧纹丝不动,杨飞转向身后的搜寻人员,果断下令:“去,喊人过来,将所有的壁柜全部拆除。”
这道命令如晴天霹雳,让藏匿于夹层中的姚光文心头一震,惊出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想到,杨飞竟能如此确信自己的藏身之处。
还未等他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杨飞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如果拆除壁柜后仍不见人,那就将两个房间之间的墙壁全部打掉。”
“我去!我的亲娘嘞……”姚光文闻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冷汗如瀑布般滑落。
此时已近晚上八点。昨夜发生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惊动了市委,市委常委们被紧急召集,连夜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与此同时,省委高层也已将此事纳入议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陈伟光的死,竟与阜源县当地警方的冲突脱不开干系。起因在于,督察组要求阜源县警方配合,拦截陈伟光的车辆。然而,事后的结果却是,陈伟光当日只是路过阜源县,前往基层调研,而周威等人却一口咬定,是阜源县当地警员恶意阻拦,甚至可能包庇犯罪分子。
兴平市委常委们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在会议上几乎没有讨论的空间。常委们一致认为,督察组在办案过程中存在冒进和失当之处,直接导致了一名市局副局长意外身亡。他们决定向省委请示,要求对督察组全体成员进行整顿,并将其撤离兴平市,以避免因陈伟光的死,引发与兴平市干部队伍之间的进一步对立和冲突。
陈伟光作为兴平市的副局长,竟因督察组的问题而丧命,这使得督察组在兴平市的后续调查工作,将难以获得当地警方的任何支持。无论从情理、公理还是私情出发,当地警方都不会再配合他们。
在缺乏当地警力支援的情况下,督察组的查案工作将举步维艰。试想,警力不足,如何进行深入调查?更不用说抓捕行动,如果连杨飞要抓捕的人都无法依靠公安局的力量,那还如何继续?
此前,公安局内部有人暗中捣鬼,而发生此事之后,这种阻挠便可以直接摆到台面上,甚至公开对抗、拒不执行。在这样的境况下,案件的调查如何进行下去?
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即便是沈卫民和林晓筠,也无法为督察组说一句话。他们虽然未直接参与案件的调查行动,但深知此次事件的严重性,督察组已到了不得不撤离的地步。甚至连尚未寻获的姚光文,也不再需要他们费心去搜捕了。
自从杨飞与林汐月走近之后,林晓筠与杨飞在工作之外的私下联系便逐渐减少。然而,此刻她却为杨飞捏了一把汗。案子查到这个地步,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杨飞穷追不舍,半途而废,杨飞之前在兴平市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更可能因此惹得一身麻烦。若此事件处理不当,他甚至可能无法在兴平市继续任职。因此,林晓筠对他颇为担忧。
与此同时,省委那边也对此事进行了讨论,情况显得颇为不容乐观。然而,宋正民却有着自己的盘算,他在常委会上试图进行劝导,但客观而言,督察组在此次事件中确实站不住脚。他只能尽量拖延时间,毕竟整个案件疑点重重,尽管如此,想要扭转局面也异常困难。
石俊松此刻心中稍感宽慰,他迫切希望能够就此打道回府,停止一切调查。随后,他急忙拨通了杨飞的电话。
“杨飞,你现在在哪里?”石俊松焦急地问道。
“常委会已经结束了吗?”杨飞反问道。
“还没有!”石俊松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杨飞,这件事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我们可能得回去了。你先做好准备吧。”
杨飞轻笑一声,问道:“石组长,你这么快就要放弃了吗?”
石俊松连忙解释道:“不是我要放弃,而是情况已经到了不得不放弃的地步。一位副局长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兴平市方面无法交代,省里那边也难以应对。你赶紧想好你的报告怎么写,准备回省里述职吧。这件案子你了解得最清楚,务必写仔细些,争取将事情的责任都推到陈伟光他们那边。能赖就赖,想办法找到陈伟光与姚光文有密切来往的证据,或者他违法乱纪的证据。这样一来,报告才更有说服力,你明白吗?”
石俊松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不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追究,但不能因此就被别人泼脏水。”
杨飞听出了石俊松语气中的急切,但他本人却显得异常淡定,说道:“放心吧,石厅长。陈伟光确实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而且,我们并不会有事。请等待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