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官场暗潮汹涌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59更新时间:25/09/14 02:06:13

安水乡党委书记李建平,这位由丁县长亲自点名推荐的干部,其在担任乡长期间究竟有过何等耀眼的建树?提拔的理由,是否只是一句牵强附会的说辞?这其中的蹊跷,无疑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一桩待考之事。

“可见,我们安兴县的干部群体,并非铁板一块,山头主义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林晓筠微微扬起眉梢,目光锐利地扫向丁正阳,周遭的气氛瞬间凝滞。

秦岚,作为一名女性同志,其心思向来比寻常人更为细腻。她不相信林晓筠提及杨飞,仅仅是为了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既然林书记对杨飞如此关注,那必定是胸有成竹。不论两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微妙的联系,林晓筠显然是看好杨飞的。因此,秦岚适时地加入谈话,也是在向林晓筠传递自己的意向,为她提供支持。

丁正阳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减,却也立刻反驳道:“秦岚同志,请勿随意给人扣帽子。何来那么多山头林立、团伙盘踞?难道安兴县变成了土匪窝不成?”他停顿片刻,语气更加严肃,“再者,秦岚同志,发言当谨言慎行,负责任。你所说的李建平同志,实则我本人并不十分熟悉。当初之所以推荐,纯粹是因为安水乡的发展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的本意,只是建议更换一位能干的领导者,让有能力的人上来尝试一下,仅此而已。”

秦岚毫不退让,直接回击:“建树?倒是没见着多少。但打压下属,将他人的功劳据为己有的本事,却着实不小。由此可见,此人心胸何其狭隘!组织部的考察工作,究竟有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是否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办事?”

秦岚这番话,极具攻击性,组织部的陶玉平脸上泛起一丝难以掩饰的尴尬,心中更是忍不住暗骂。‘你们党政一把手之间的较量,关我组织部什么事?丁县长好不容易想提拔个干部,而且不过是个乡镇的小人物,这么点微不足道的要求,我陶玉平敢说一个‘不’字吗?’

陶玉平心中叫苦不迭,刚被点名批评,转眼又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他深知,随着林晓筠的强势上任,安兴县内部的政治格局,已然暗流涌动,一场风暴,恐怕在所难免。

“你看,正阳同志,”林晓筠适时地开口,语气温和却不失力度,“尽管我们不承认存在山头主义,但你的做法,确实显得有失偏颇,难以真正服众啊。”

丁正阳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意,这次他没有再进行反驳。同时,他也逐渐意识到,林晓筠的真正目的,恐怕远不止于那二十五名干部的任免问题。一场激烈的权力较量,似乎已在所难免。

“舅舅,您今天似乎心情不太好?”

夜幕降临,徐凯特意提着一壶上好的茶叶,前来丁正阳家中拜访。作为体制内的一员,徐凯对常委会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格外敏感,因为这往往能为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自身的仕途发展,全都寄托在舅舅丁正阳身上,因此,他对丁正阳的态度,自然是毕恭毕敬,充满尊重。

今晚刚到,就看见丁正阳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手中夹着一支烟,神情落寞,似乎心事重重。徐凯凭着敏锐的直觉,立刻捕捉到了这一点。他猜测,这多半是与今天的常委会上的事情有关。

丁正阳闻声转过头,看着徐凯,将口中的烟蒂掐灭,语气严肃地问道:“我问你,那个安水乡的李建平,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建平?他怎么了?”徐凯略显茫然,显然还没从舅舅的问话中理清思路。

“你对他了解吗?知道他是什么人吗?是怎么认识的?”丁正阳继续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

徐凯连忙解释道:“就是之前在一次饭局上认识的,我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所以……就想着介绍给您了。”

丁正阳听罢,脸色骤然变得阴沉。他将常委会上杨飞提及李建平,以及林晓筠借此发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徐凯。徐凯听得脸色涨红,心中既羞愧又愤慨。

“现在他们竟然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你给我推荐的都是些什么人呐!”丁正阳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责备。

徐凯急忙辩解道:“舅舅,我真的不知道李建平会是这样的人。如果我知道,我绝不可能向您推荐他。”他顿了顿,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不过舅舅,这位林书记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不就是一个乡镇的小干部吗?而且,您也没必要非得跟新来的书记对着干啊。新官上任,总要‘三把火’,咱们暂时避一避锋芒,不就行了?”

丁正阳指了指徐凯,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啊,这官场的水,你还太浅了。”他语气一转,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以后那个李建平,你就不要再和他联系了,免得他再做出什么事情来,把你也给牵连进去。”

“好的,舅舅!”徐凯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丁正阳心里清楚,那个所谓的李建平,以及杨飞,不过只是林晓筠拿来开刀的一个话题罢了。然而,这件事可以被无限放大,也可以被轻易缩小。林晓筠的真正目的,是在安兴县树立起她这位一把手至高无上的权威。

但是,作为县长,丁正阳在提拔干部方面,同样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如果仅仅因为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他就选择退缩,那么日后谁还愿意跟随他?林晓筠的目标,直指的就是他丁正阳。躲是躲不掉的,这场较量,必须正面迎击。

丁正阳的猜测,恰恰是林晓筠的真实意图。在赵刚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几乎是“躺平”状态,这无疑使得丁正阳在县里的权力格局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其影响力几乎相当于一把手。林晓筠此次强势上任,如果不能有效削弱丁正阳的权威,那么她后续的工作,将处处受到掣肘,步履维艰。

一个孤家寡人,又怎能有所作为?难道她要向省里打报告,将所有不听话的干部全部撤换吗?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不现实。若真有这样的想法,上面的领导对她林晓筠的评价,恐怕只会剩下“无能”二字。

县里发生的这一切,并没有传回安水乡,自然也没有人会去告知杨飞和李建平关于常委会上的风波。

李建平只知道新任的县委书记已经到位,便急不可耐地准备去县里汇报工作。在他看来,开垦河道这项事业,对他而言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安水乡的未来发展,更是一个具备相当可行性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