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权谋暗潮涌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135更新时间:25/09/14 02:06:13

“这事儿,真是蹊跷!”林晓筠轻叹一声,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常委,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意味。

“没错,林书记,”她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位杨飞同志,他把事情圆满解决了,可处分竟然还是被撤销了。要是再追究下去,那不是让他平白受了委屈吗?”

“但是,”林晓筠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最令人不解的是,那份关于撤销处分的汇报,明明是他杨飞同志费尽心力才得以解决的难题,汇报中却只字未提他的功劳。所有功劳,都归到了安水乡领导班子的名下。”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质问的味道:“我倒是要问问在场各位,为何不提?是因为他做得不好?还是因为他没有拜入所谓的‘山头’?只要你不是‘自己人’,就别想出头,是这个道理吗?”

“裙带关系,说到底,还是存在的嘛。”林晓筠总结道,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失望。

“当然,”她话锋一转,语气稍稍缓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仅以此作为例子,让大家听听就罢了。”

林晓筠的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了陶玉平身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意味深长地说道:“不过……玉平同志,你可得好好检讨一下了。为什么组织部那份撤销处分的报告内容,竟然和安水乡提交的如出一辙?而且,两者都和我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陶玉平被这一问,顿时语塞,脸颊也不由自主地涨红起来,显得十分尴尬。

在他看来,基层一个乡镇干部的处分,尤其是已经撤销的处分,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他平日里处理这类材料,基本是看过就罢了,根本不可能花费心思去细究。毕竟,谁能想到,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竟然能在走访调研的行程中,还能牵扯出与组织部工作相关的细节呢?

不过,他也听出了林晓筠话语中的善意提醒,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林书记,我接受您的批评,我一定会在下一次的常委会上,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省。”陶玉平赶紧表态。

林晓筠满意地点了点头:“有这样的认识,非常好。组织部是我们选拔、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关卡,也是一道坚实的底线。如果连组织部的工作都出现了偏差,我们还能期望我们的干部队伍有什么良好的表现呢?”

“就像安水乡杨飞同志的事情,我敢肯定,这绝对不是个例。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一心为民办事的好干部,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忘,这样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啊!”

在场的各位常委,听了林晓筠这番话,都陷入了沉思,一时之间,会场内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丁正阳欲言又止,几次想要开口,但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他心里清楚,即便要为杨飞说话,也需要找一个“理所应当,言者无罪”的理由,而不是现在这样,凭空冒出来。

“正阳同志,你似乎有话想说?”林晓筠敏锐地捕捉到了丁正阳的异样,开口问道。

丁正阳并没有直视林晓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在座的其他几位常委,他期盼有人能先他一步站出来,为他打个头阵。

然而,在场的其他人,仿佛都成了精明的老狐狸,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冒险。他们都看得出,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绝非等闲之辈。起初,他们或许还怀疑林晓筠是攀上了某个大人物的权势,但此刻,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位林书记,的确有着非凡的能力。

在这种关键时刻,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无疑是一件极为不明智的举动。毕竟,林晓筠才是掌握着实权的一把手。

见无人响应,丁正阳在犹豫片刻后,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还是让大家先发表意见吧。”

“那怎么行!”林晓筠并未放弃,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你可是我们县的县长,怎么能没有自己的看法呢?讨论嘛,就是要深入一些,集思广益,有什么新的观点,好的想法,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做到知无不言。”

“既然林书记都如此说了,那我就简单谈几句吧。”丁正阳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态度变得端正起来,心里暗道,这是你让我说的,只是讨论而已。

“今天常委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干部的任用问题。”丁正阳开门见山,“对于秦书记刚才提到的,关于我外甥徐凯任用的问题,我在此不做任何表态。因为人事任命,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这需要经过组织部门的考察和评估。”

“但是,在干部任用这件事上,任用自己熟悉的人,这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丁正阳继续说道,“熟悉,就意味着知根知底,对方的品性如何,能力如何,大体上心中都有数,这样才敢大胆推荐。若是对一个人不熟悉,仅仅是道听途说,就将其提拔上来,万一他做出什么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事情,我们到时候岂不是要对人民群众无法交代吗?”

“所以,我提拔自己熟悉的人,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种对工作负责任的表现。反之,提拔不熟悉的人,我们又怎能放心呢?”丁正阳反问道。

“大家也都说说嘛,一起讨论一下。”他再次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其他人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常务副县长邹峰立刻附和道:“丁县长的这番话,确实非常中肯,剖析得也十分准确。作为领导干部,知人善用,才是最稳妥的选择。任用自己熟悉的人,自然也能更加放心。”

“邹峰同志,”秦岚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邹峰的附和,语气中带着一股尖锐,“按照你这么说,组织部岂不是成了一个摆设?既然大家都任用自己熟悉的人,那还要组织部干什么?组织部的作用又是什么?”

秦岚的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着邹峰:“如果按照这种干部任用方式,恐怕我们安兴县的干部队伍,很快就会沦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党同伐异,朋党遍地了!”

邹峰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此时也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站出来支持顶头上司,究竟是对还是错。原本以为只是简单附和几句,没想到却被秦岚这个“妖精”般的女人盯上了,心中暗骂对方简直是不可理喻。

丁正阳则在一旁笑着打圆场:“秦岚同志,何必如此抬杠呢?干部推荐,终究只是一个建议,组织部最终还是要进行深入考察才能做出决定。这件事情,又怎么能和朋党扯上关系呢?”

“好,我不抬杠!”秦岚展颜一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那我们就来谈谈安水乡的杨飞同志。他勤勤恳恳做事,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可结果却被人故意雪藏,反而让他的领导干部为自己脸上贴金。这难道还不算是一个明显的站队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