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双厂融资诡影,杨飞欲查内情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77更新时间:25/09/14 02:06:13

杨飞心中明白,若周永联只是抱着多赚钱、少担风险的普通商人心态,他定然觉得情理之中。可周永联偏偏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一心为民”的企业家形象,这番前后矛盾的说辞,让杨飞听来倍感别扭。更何况,他曾听侯春燕提及,乡里几家规模较大的工厂,普遍存在压榨员工的现象。上班时间普遍超过十二小时,却毫无加班费和补贴,俨然一副“爱干不干”的姿态。眼前这种巨大的反差,怎能不让他心生疑虑?

当然,疑虑归疑虑,杨飞也深知自己身处基层,目前无法直接采取任何行动,只能静观其变。临走之际,杨飞再次叮嘱周永联注意安全生产,随后准备离开。

“杨主任,有没有空?今晚一起吃个便饭?”周永联谄媚地问道。

杨飞微笑着摇头婉拒:“不了,周总。我还要去其他厂子看看,了解实际情况。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行行行,那杨主任慢走!”目送杨飞离开,周永联原本堆满笑容的脸庞瞬间变得阴冷下来。

“周总,怎么办?我感觉这小子好像没那么好糊弄!”一旁的青年担忧地说道。

周永联沉吟片刻,随即下令:“让那些想继续在这里上班的员工,必须尽快交钱入股。不入股的,直接让他们滚蛋。”

“好的,周总!”

乡镇经发办的工作,除了扶持企业,也肩负着监管的职责。审计工作通常由经发办负责,但审计工作量巨大,杨飞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全面展开。而且,审计流程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他今天的目的仅是初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具体的经营细节还需要时间慢慢梳理。不过,他倒也觉得,一个老板,总不至于故意把自己的厂子搞垮吧?因此,杨飞并未对此事太过在意。

离开服装厂,杨飞又带着侯春燕来到了恒创新材料厂,这家厂的老板名叫高伟强。恒创新材料主要生产汽车压板,据说当年仅投资就高达千万,每年的营收也数以千万计。当年为了吸引高伟强前来投资,乡里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免费提供了六年土地使用权,税收方面更是给予了“三年三减半”的优厚政策。由于每次出货都需要大型货车运输,乡镇的主干道几乎都被这些货车压得坑坑洼洼。然而,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若无相应的优惠政策,人家又怎愿前来?

令人不解的是,高伟强也在对外招股,不仅面向乡里的百姓,甚至还在县城进行招募。

“高总,您也是想扩大规模吗?”杨飞忍不住问道。

高伟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高瘦,嘴里叼着烟,笑眯眯地看着杨飞:“杨主任有兴趣?”

杨飞笑了笑:“发财是你们生意人的事情,我就算了。一旦真发了财,我恐怕会被纪委请去喝茶。”

高伟强哈哈一笑:“其实我就是个打工的而已,这是我老板的厂子,我只是负责管理。最近老板缺钱周转,所以想着卖掉一些厂子里的股份。这个厂子还是赚钱的,毕竟政府给了那么大的优惠力度。”

与周永联相比,高伟强的话让杨飞更加信服几分。但这番话,与周永联的说法又太过凑巧,这不得不让杨飞慎重起来。

“好,那今天就这样。如果高总有什么需要协助的,可以随时找我。”

“没问题!”

杨飞离开后,又去了其他几家小厂。接下来的走访过程倒是相对正常,他给出了一些整改意见后便离开了。至于那些个体工商户之类的,杨飞则没有再一一拜访,也觉得没有必要。

回到办公室,杨飞思前想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当晚,他拨通了张海峰的电话。

“这么晚了打电话,有什么急事?”张海峰问道。

杨飞应了一声:“我想启动对永明服装厂和恒创新材料这两家企业的审计工作,还请领导批准。”

事实上,企业审计工作通常属于县审计局的职责范畴,当然,在某些地方,经发办也可以进行,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但要进行审计,必须先得到乡镇领导的批准。

“怎么突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张海峰疑惑地问道。

杨飞将今天在两家企业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猜想一一向张海峰汇报。

“你的意思是,高伟强和周永联打算卷款跑路?”张海峰闻言一惊,差点跳了起来。这两家企业可是乡里的代表,更是安水乡的门面,如今又在吸收乡民的资金,一旦他们跑路,那可就闹出大乱子了。他无法预料其他后果,但作为主管经发办工作的副乡长,他自己肯定会被立刻撤职。而杨飞,也必然无法幸免。张海峰虽然有“躺平”的心态,但也并不想就此断送自己的仕途。

“领导,我只是猜测,但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

张海峰眉头紧锁,说道:“行,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和李书记去谈谈,你做好准备。”

提及李建平,杨飞心中涌起一丝担忧,问道:“李书记那里,会不会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