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秘书添堵,书记动怒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83更新时间:25/09/14 02:06:12

“啊我,我只是……关心领导,原本就该是我们下属做的,秘书同志,记得喝,我,我,我先去忙了!” 刘芸涨红了脸,匆匆逃离了现场。

陈元摸了摸脑袋,虽不明白刘芸这般关心的真实意图,也不知是否暗藏着什么企图,但他觉得,女同志如此体贴,实属难得。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往事,当年在孙小绵家,他罹患重感冒,孙小绵及其家人却未曾给予丝毫照顾,仅仅一句“注意身体,别耽误了工作”便已是全部。彼时,陈元还为之感动不已。而今,与刘芸的细致关怀相较,简直是天壤之别。他暗自庆幸,与孙小绵离婚,这个决定果真是明智之举!

“陈秘书,” 办公室内间,赵晚晴清冷的声音悠然传出,“若你身体不适,是否需要我为你批假?抑或是,我该寻几位像刘芸这般贴心的女同志,前来照料于你?”

陈元闻言,不禁怔然苦笑:“书记,您……您竟隔着门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刘芸副主任对你的那份关切,当真是感人至深,穿透层层阻碍,传至我耳,我岂能听而不闻?莫非,你已被她那份情意深深打动?” 赵晚晴的语气中,隐约透着一丝不悦。

陈元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便讪讪地提议道:“书记,若您不嫌弃,这瓶药茶,我分您几口共饮如何?”

“我不稀罕!” 赵晚晴的语气,愈发严峻。“此外,陈秘书,当你与领导对话时,请务必出现在领导的视野之内。隔着一扇门进行交谈,你是否认为这样做足够礼貌?”

“呃,我们现在并非在正式交代工作,似乎……不必如此斤斤计较吧……”

“你错了,” 赵晚晴断然打断,“我现在,正是在给你交代工作。”

陈元只得乖乖走进办公室。赵晚晴并未再提及方才之事,她将手中的文件向前一递,双臂环抱,直接吩咐道:“有两件事需要你处理。”

“第一件,请安排好会议室。市里来的访谈小组已经抵达县里,我计划在下午三点召开一次调研计划工作会议,届时将与他们一同商讨下乡调研的具体安排,以便最终确定时间和行程细节。”

“第二件,干部任免方案已顺利通过了审议。小组会议和常委研究会议都将在下午统一召开。组织部眼下正协同人社局,有条不紊地考察各项提名干部。请你拟写一份干部民主测评报告,务必在下班前交给我。我稍后有事需要外出,若有任何疑问,请务必立刻提出。”

陈元迅速消化完赵晚晴下达的任务,随即问道:“关于这份民主测评报告,是需要向哪个部门负责?”

“人大。”

人大?

待赵晚晴出门之后,陈元依然无法理解。为何一份测评报告,需要向人大负责?所谓的“负责”,自然是指呈交审阅。陈元不解的是,在科级干部的任免程序中,尽管人大组织在最终表决环节起着关键作用,但实质上,大多数表决结果都已在事前经过充分商议,极少会出现异议。那么,为何这份测评报告,却要送往人大审阅?

干部任免的流程,大致可归为“三议一表”。即,小组会议、常委会议、党内审议,以及最终的人大表决。在人大闭会期间,只要前三个会议通过了任免名单,那么这份名单便已基本确定。后续只需经过考察、民主测评以及公示环节,若无任何问题,便可正式下发任职通知。整个流程清晰明了。然而,赵晚晴此举,将测评报告交给人大负责,这是否意味着……陈元恍然大悟,书记是希望人大能够介入此事!

可问题在于,若有人大介入,赵晚晴自己亲自出面,岂非更为便捷?作为县委书记,若她对任免过程有何不满,完全可以在前三个会议中提出,又何必等到人大召开会议时才进行?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她是否有什么不便直接出手的理由?

陈元越是思索,越是觉得头疼。索性不再深究,他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高效协调与安排下,赵晚晴下午的数场会议都进行得异常顺利。常委研究会议最终确定了干部任免方案,为任免程序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小组会议也如预期般,并未在大部分任免干部的名单上产生过多分歧。唯独在教育局副局长一职的选拔上,与会讨论的五位成员,各有各的见解。

当前,关于副局长一职,已有高达二十三位有效提名。县纪委书记耿涛力主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并着重考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过往表现,以杜绝日后出现类似孙钱国那般失职的干部。组织部部长李劲则倾向于公开选拔,扩大选拔标准,期望借此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从中筛选出更契合该岗位的人选。而主管党建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吴广峰,则直接否定了前两者的主张,他强调,任免程序必须遵循正常的既定流程,切不可随意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否则一旦触犯了规定,极有可能引发各单位部门的不满。

县长张顾东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始终未曾发表任何意见。赵晚晴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敲打他的念头,便直接问道:“张县长,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不会参与最终的决议。” 张顾东漫不经心地回应道,“各位同志请自行讨论,无论最终从这二十三位有效提名中挑选出哪位能力出众的,对我而言,并无太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