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铸铁尸棺惊魂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750更新时间:25/09/14 02:06:09
铸铁铸就的棺椁,本就窒息阴森,其内若无一丝空气流通,长久以来便形成了一个绝氧之境。如此环境下,内里尸骸得以长存,不腐不朽,实属常理之中。
然而,一旦棺盖启开,这沉寂已久的无氧世界便瞬间被外界的空气侵袭。接触到氧气的女尸,其身体在刹那间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繁华落尽,顷刻间化为尘土,这般衰败景象,又何尝不是预料之中的结局?
但铸铁为棺,绝非寻常。此举预示着埋葬其中的,绝非凡俗之辈。这往往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墓中者,非鬼即怪,恐已尸变,或是潜力巨大的厉鬼之流。唯有身怀蜕变之力,且极具邪气的尸骸,方能被封存于此般坚不可摧的铸铁棺中。此棺,以其炼狱般的材质,便是天然的镇邪之器,纵使棺内尸体翻腾不息,也休想挣脱其铁壁牢笼。
我心头暗自揣测,这位女子生前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散发出如此浓重的邪气,以至于棺椁之中,竟盘踞着上百条细小的黑蛇。周维先前曾提及,这些蛇身形虽不粗壮,却足有一米多长,其毒性霸道,一旦咬噬,即刻毙命,周身发黑。此类描述,我猜想当属尖嘴短尾之辈,毒性剧烈,非同小可。
更令人费解的是,如此之多的剧毒之蛇,究竟为何会出现在棺材之中?而且,历经多年岁月,这些黑蛇竟仍能生龙活虎,保持着勃勃生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令人不寒而栗。
一旁的刘伯,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问道:“周维,你当初挖出那双绣花鞋时,可曾遇到什么不同寻常之事?”
周维抓了抓头,努力回忆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啊,就是那天我店里的土突然就松动了,我一挖就挖到了那双鞋。鞋子虽然有些脏兮兮的,但是针脚非常精细,鞋面上还镶嵌着两颗硕大的珍珠,看着挺值钱的,我就把它给卖了。”
我点了点头,追问道:“那你可还记得卖那双鞋的人的模样?”
周维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记不清了,就是一个古董贩子,年纪不大,大概三十多岁。他给了我钱就把鞋子带走了。”
我的心中暗自盘算,那双绣花鞋,或许正是解开这桩疑案的关键线索,可如今它已不知所踪,线索就此中断,实属可惜。
刘伯一声长叹,脸上显露出几分忧虑:“事情似乎越来越棘手了。李辰,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否则这村子恐怕要面临一场大难。”
我亦深表赞同,心中已有盘算:“不如这样吧?我们买火车票,直接去那个村子看看。确认一下那口棺材是否还在,若还在,我们或许能从棺材本身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周翠芬在一旁听着,焦急地看向我们:“刘哥,李兄弟,你们一定要救救我们村子啊!”
我温和地回应道:“放心吧,翠芬姐,我们一定会尽力而为。”
话音刚落,我便掏出手机,迅速操作起来,预订了几张前往周维所在村子的火车票。刘伯则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一叠泛黄的符纸,递给了周维和周翠芬:“你们二人务必将这些黄符贴身携带,万一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也能抵挡一阵。”
刘伯神色凝重地再三叮嘱。周维和周翠芬接过黄符,连声致谢。周翠芬更是将黄符紧紧握在手中,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晚饭过后,我们回到小院,开始收拾行李。火车票是当天晚上的三张卧铺,我和刘伯,还有周维,一同启程。大约下午六点多,我们先到小旅馆接上了周维。
随后,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火车站附近,购置了一些泡面和熟食,以备长途旅行之需。周维的老家在山南市周边,乘坐火车单程就需要两天两夜,这段旅途无疑将是漫长而难熬的。
办妥了食物的准备,我们三人便前往候车室取票。依照计划,我们将于晚上7:50搭乘列车。候车室内人头攒动,嘈杂声此起彼伏。我们找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刘伯从包里取出一本封面泛黄的书,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翻阅起来。
我忍不住瞥了一眼书的封面——《论持久战》。刘伯这个人,与我朝夕相处已久,他的秉性我岂会不知?他平时的爱好除了抽烟喝酒,便是去洗澡堂子按摩。别说是看书了,就连最简单的漫画书,他都提不起兴趣。
刘伯曾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及,他当年学艺,全凭师傅口传心授,师傅教什么他便记什么,自己从不主动翻看书本。如今,他竟然摆出一副文化人的姿态,捧着一本《论持久战》,这实在令人费解。
我走到刘伯身旁,凑近他的耳朵,压低声音问道:“你这是在装什么呢?怎么突然变成文化人了?周翠芬又不在,你演给谁看呢?”
刘伯听闻我的话,斜了周维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狡黠:“将来我和翠芬要是能成,那周维不就是我大舅哥了吗?我不得好好表现一下?我听翠芬说,她大哥特别喜欢文化。更何况,书中有‘黄金屋’,我也想看看,这‘黄金屋’到底长什么样?”
我心中了然,原来这老家伙又在演戏。刘伯一边假装沉思,一边眉头紧锁,仿佛真的在钻研什么高深的理论。
而旁边的周维,则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时不时地抬头看看手表,又望向火车站入口的方向,生怕错过了火车。我轻声安慰他道:“别担心,时间还充裕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候车室的广播开始播报即将进站的列车信息,车厢里弥漫的等待气氛愈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