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帝陵棋局局中局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900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高臣良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绝望,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李大人,您离开养心殿后,皇上因老奴多事,竟罚了我十五杖。身受重伤,我自然无法再近身伺候。可我刚被遣回内诸司,便有小太监急匆匆来报,说养心殿遭了刺客,皇上遇刺受伤。我哪里还顾得上身上的伤痛,又拼命赶往养心殿,刚踏入门槛,后脑便遭受重击。再醒来时,人已被吊在这枯树之上。当时树下倒着个陌生的年轻太监,他告诉我,只要李大人与秦捕头前来,便一同去村后的地下陵墓,替皇上收殓遗体。”
秦卿的瞳孔骤然紧缩,李忠的目标,果然是那明德帝。早在孙将军提及北牛镇方向有大量僧侣道士聚集时,她心中便已隐隐浮现出宫廷内宦官作祟的猜想。
李忠,这位曾被先帝迫害的皇亲国戚,心中怀揣着对佛祖的憎恨,对神仙的厌恶,以及对鬼魅魍魉的蔑视。他精心设计的“阴阳路”梦境,不过是对佛、神、鬼的讥讽与嘲弄。然而,历代前唐皇帝,或笃信佛教,或尊崇道教,更有先帝那般沉迷炼丹,为求长生不老而宠幸宦官的荒唐事迹。于是,李忠决定,要用这些上位者最钟爱之物,来狠狠惩罚他们,让他们也尝尝被背叛的滋味。
李忠精通养蛊炼丹之术,手中自然不乏大批道士信徒。他性情淡泊,清心寡欲,这使得笼络僧侣与和尚变得尤为容易。至于太监,他自己便是被先帝一手推向了这世上出身最尊贵的“大太监”。只要他亮明身份,振臂一呼,那些因后唐政权被打压而失势的宦官们,恐怕会如同潮水般涌来,追随他,期望他能重开宦官专权的“休明盛世”。
仅仅是手中势力已然渗透至贴身服侍明德帝的太监之中,却依旧能不动声色,展现出极强的隐忍与屈伸能力,秦卿不得不承认,李忠此人,确乃乱世之中真正的枭雄。她不禁想到,倘若当年李夜的太皇祖父,能够舍弃先帝,而选择立李忠为太子,大唐又怎会饱受多年的动荡不安?又会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因此白白殒命?
村后方的地下陵墓入口,此刻正大敞着,一副毫不掩饰的邀请姿态,赫然在欢迎着来者。李夜与孙将军当仁不让,首当其冲地踏入其中。秦卿、白茗以及凌清影紧随其后,其余人则在外围严密警戒,守护着入口与村外的河岸。
这座地下陵墓,李夜在上次的“灭狼”行动中曾涉足其中。而秦卿与白茗,作为通义王府的后人,却是第一次踏足此地,心中情绪复杂交织。二人相互搀扶着凌清影,一边打量着四周古老而压抑的景象,一边缓缓向前行进。
当他们抵达陵墓的地厅时,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为之震惊。地厅中央,赫然矗立着九根巍峨的石柱,而在石柱之上,竟停放着一具巨大而冰冷的石棺。
“你们来了。”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地厅的死寂。秦卿等人猛地扭头望去,在看清说话之人的瞬间,白茗脱口惊呼:“义父?您怎么也在这里?”
“当然是我请来的。”一名身着道袍,容貌难以辨别的中年男人,缓缓抬起头来。
秦卿与他对视,先是一愣,紧接着,她猛地将目光转向身边的李夜。
孙将军反应极快,张嘴便惊呼道:“我的老天爷,李子正!你确定此人不是你父亲,而是你的叔爷爷,那孝王李忠吗?”
男人闻言,发出一声轻笑,带着几分戏谑:“孙将军此言,当真是本王此生听过最好的祝福了。本王也曾奢望,能有李夜这般优秀的儿孙,可惜,这份愿望,恐怕下辈子也难以实现了。”
他话虽是对孙将军所说,但那双锐利的鹰眸,却始终锁定在李夜身上。
李夜却对此毫不在乎,一言不发,甚至连看都未曾看那男人一眼,只是冷漠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眼前的局面,显得异常复杂。与地厅中央那高耸的石棺遥相呼应的,是位于西面阴位上的一盘棋局。寻常的棋局,通常是两人对弈,可李忠布下的,却是一盘极其诡异的四人棋局。在这四人棋局的八仙桌旁,四个方位上,分别坐着表情惊恐的明德帝、愤怒难抑且身负重伤的白茗、眉宇间流露着无奈却又欲言又止的贾伟杰,以及身披一身黑色道袍,容貌几乎与李夜如出一辙,只是眼神更加阴森的李忠。
若只是将白茗、明德帝和贾伟杰这些人一一掳来,强行对弈,倒也罢了。然而,那棋局的设置,与石棺形成鲜明对比。石棺高悬于石柱之上,而棋局之下,却是被阴阳怪蛇、森森白骨以及无数倒刺利刃所填充的恐怖陷阱。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桐油味道,陷阱中的阴阳怪蛇与白骨,皆泛着油腻的光泽,显然是经过桐油浸润的。
见李夜眉头紧锁,李忠轻笑道:“看来,我李家儿孙的聪慧,果然非同一般。李夜,你瞧,这可是你的皇伯父,也是我的好二哥,亲手布下的棋局。当年,他明明是在与大哥,也就是你父亲对弈,却非要邀请我与通义王一同观战,说是观战,实则却布下了另一盘棋局,以作博戏。只是,双局同下,真真假假,阴阳难辨,这棋,究竟该如何落子?李夜,你不妨猜猜看,二哥给我的,以及给通义王的‘彩头’,究竟是何物?”
“孝王李忠,”秦卿不等李夜开口,抢先一步发问道:“你在我父亲的陵墓之中,设下如此腌臜卑劣的陷阱,又掳来我的义父和长兄,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李忠斜睨过来,与秦卿那双若有所思的眼眸对视,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罕见的怔忡:“你和你娘,长得可真像。”
秦卿闻言,秀眉微蹙,向前踏出几步,语气坚定地说道:“孝王李忠,算起来,李大人与我都该称您一声叔父。想当年,您也曾是我父亲一般的英雄豪杰,义薄云天。如今却自甘堕落,抛却李氏先祖的荣光,抛却阿蛮的嘱托,仅仅是您自己,您扪心,您对得起您自己,也对得起当年随您一同镇守南疆的将士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