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杏林愁思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99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初夏的风,带着一丝慵懒,拂过林间。凌清影信步其中,沐浴在斑驳的阳光下。参天古木的枝桠交错,将澄澈的天幕切割成无数闪烁的的碎片。阳光穿透嫩绿的叶冠,洒落在一簇簇含苞待放的青杏上,给它们覆上了一层流光溢彩的金边,如同精心雕琢的金镶玉,耀眼夺目,美得令人心动。

望着那诱人的色彩,凌清影心生欢喜,伸手摘下一枚青杏。她细致地用衣袖擦拭去叶片上的微尘,然后,目光锁定在那一片微黄的“受光面”,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她本以为,这向阳之处的青杏,定然蕴藏着酸甜交织的惊喜。然而,入口的瞬间,一股尖锐的酸涩感直冲脑际,那滋味之霸道,竟让她浑身一颤,眼泪也再也无法克制,一颗颗,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滚落脸颊。

“嘶……”她倒吸一口凉气,赶紧将那酸得掉牙的青杏吐出。然而,她却依旧盯着手中那半残的青杏,幽幽地喃喃自语:“早知道,即使向阳,也难逃这酸涩的命运。又何苦生得如此惹人喜爱,这般招摇?其实,即便你拼尽全力,又怎能改变本质?鱼终究是鱼,又怎能冒充得了珍珠?归根结底,你也只是那被嫌弃的青杏,而非世人追捧的温润翡翠。”

这番话,究竟是说给青杏听,还是在诉说自己的心境,连凌清影自己也说不清了。随着最后一句出口,涌动的泪水愈发汹涌,她只觉得,心头的酸楚,究竟是源于这枚青杏,还是那个人,白茗,早已模糊不清。唯一清晰的,便是那句沉重的断语:“缘分,已尽。”

在与白茗这段彼此倾心的感情中,凌清影一直是那个不计回报、奋不顾身付出的人。她自幼在江湖中闯荡,性格爽利,从不拘泥于小节。爱上白茗,她便光明磊落地去爱,从不计较得失,也从未苛责过白茗的被动与些许的懦弱。然而,即便是这样,她的心中,依然积攒了太多难以言说的委屈和无法弥补的遗憾。

关于白茗的身世,凌清影早已了然于胸。他自幼父母双亡,作为长兄,即使年幼时身为乞丐,日子再如何艰难困苦,他也从未放弃过弟弟白雯和妹妹秦卿。他是这世间最可靠的哥哥,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稳若泰山的山峦,默默伫立在白雯和秦卿的身前身后,为他们遮风挡雨。

他亦是贾参军最忠诚孝顺的义子和徒弟。自从被贾参军收养,他便展现出惊人的孝心与温顺。相较于秦卿和白雯,白雯虽性情木讷,却从不曾有过忤逆之意。即便是秦卿和白雯各自有了飞黄腾达的前程,他依旧选择不离不弃,常伴义父左右,尽心侍奉。

然而,他终究还是辜负了自己,辜负了这份情。凌清影多么渴望,自己心爱的男子能够如他的名字一般,即便鲁莽,也要大胆,即便叛逆,也要勇敢!她渴望他能像那座山一样,让她安心依靠。但同时,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白茗没有选择。他的忠孝难以两全,他是个正直的人。京兆府捕头的身份,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贾参军的养育之恩,更是他心中沉甸甸的承诺。

所以,他只能顾不上她,顾不上……

凌清影一向自诩是那种“拎得起,放得下”的洒脱之人。她也坚信,以自己的容貌和性情,定能在广阔的江湖中,遇到比白茗优秀百倍、千倍的杰出男儿。可是,她就是无法释怀,无法放下那个憨厚老实,一见到她便会脸红,面对她时只会傻笑,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俊朗青年。

“此情可待追忆时,只是当时已惘然。”回想起往昔的点点滴滴,她便觉得,从今往后,她与白茗将如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天各一方,形同陌路。这样的念头,让她的心仿佛浸泡在滚烫的盐水中,又咸又痛,苦涩难当。她徒劳地抬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仿佛这样,就能彻底止住那汹涌的泪水。然而,即使她捂得再紧,泪水还是毫不留情地从指缝间滑落,一滴滴,没入脚下松软的尘土,消失不见。

“呵,”她无奈地自嘲一笑,“凌清影啊凌清影,不就是失去了一个男人吗?这天下,哪里还寻不到第二个好男人?大不了,就此重回江南,按照父亲的遗愿,寻一门好亲事,嫁了便是。”

或许是上苍垂怜,亦或是命运的安排,就在她这番自嘲的话语刚刚出口,身后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凌清影武功不凡,听力更是远超常人。她敏锐地捕捉到,这脚步声虽然急促,却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谨慎,仿佛那人正刻意屏住呼吸,轻步前行。这与平日里白茗急匆匆跑来见她时的模样,竟有几分相似。一时之间,她心中百感交集,有难过,有欣慰,更夹杂着小女儿家的羞涩与局促。她索性也不转身,只是背对着那声音,带着一丝嗔怪,柔声说道:“死鬼,你还舍得来见我吗?我以为,你心中只有大义和恩情,却早已将我……”

话音未落,凌清影猛地感觉到脖颈一紧,一个冰凉的绳套,瞬间勒在了她的颈间。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她猝不及防。即便身手了得,在如此近距离、无预警的偷袭之下,也难以完全抗衡。随着呼吸变得困难,她不受控制地向后摔去。而对方得手之后,并未有丝毫犹豫,立刻拖着她,开始在林间疾行。

后脑勺重重地磕在地上,剧痛让她眼前金星乱冒。然而,这疼痛却也奇迹般地让她清醒了几分。她毫不怀疑,自己是被暗算了。透过她现在的视角,她只能模糊地看到,袭击者是一个身形魁梧高大的男子。虽然其身形与白茗有几分相似,但凌清影敢用自己的名誉担保,此人绝对不是白茗。

究竟是谁?又为何要在此地偷袭于她?

凌清影生性聪慧,在江湖中闯荡多年,见多识广。她回想起自己多年行走江湖,虽然也曾仗义出手,得罪过不少达官贵人,但由于她居无定所,那些仇家往往也无从寻起,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况且,那些所谓的“仇家”,大多不过是一时被激怒,真正怀有刻骨仇恨,誓要将她置于死地而后快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她在长安城内认识的人并不多,也从未与任何人结下深仇大恨。她实在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如何会招惹来如此杀身之祸的?

再者,这片杏花林地处偏僻,自杏花村被突厥人血洗之后,便鲜有人迹。若非她因为对白茗的情意而数次来到此处,这片杏花林,几乎便与深山野林无异。如此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又怎会冒出个不速之客来?凌清影稍加思索,便意识到,此人要么是悄悄跟踪了她而来,要么便是早已在此地埋伏,只等着她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