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叔侄掰扯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50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高臣良的双手,在明德帝暴怒将李夜按在石狮子上的那一刻,便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作为伺候明德帝多年的老臣,他深谙帝王心术。帝王真到了震怒之际,往往是沉默,或直接了断,断不会如此“喋喋不休”。这番训斥,分明是长辈对晚辈的嗔怪,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此时,最好的策略便是静观其变,由着皇上宣泄,好似寻常父子间的“打是亲骂是爱”。

被明德帝压制着,李夜的余光却悄悄捕捉着高臣良的反应。君臣之道,伴君如伴虎。历朝历代,最懂帝王心思的,从来不是后宫的妃嫔,也不是朝堂的百官,而是那些贴身侍奉的内侍。高臣良最初紧张得面部都有些扭曲,拳头紧握,身体僵硬,这让李夜心头一紧,看来皇上是真的动了肝火。纵然明德帝是他的亲叔叔,君臣之礼,亦不敢有丝毫逾越。李夜的心,随着高臣良的每一次呼吸起伏。

直到高臣良悄然退后一步,李夜才如释重负地舒展开身体。他知道,危机已经解除。尽管脑袋还在隐隐作痛,但看着明德帝那孩子气的举动,他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强忍住了,生怕此时的笑意会惹怒龙颜,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明德帝打累了,停下喘息,李夜这才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小叔叔,我父王生前常说,我长得最像您呢。您这么忍心,要把我这张脸皮给剥下来?您最疼爱的侄儿,就连这张脸都不要了,您心里不会心疼吗?”

“去!少往自个儿脸上贴金!”明德帝啐了一口,脸上却难掩笑意。

说实话,当李夜说出“我父王”那三个字时,明德帝的心就已经软了。皇家之中,本就亲情淡薄,兄弟之间更是尔虞我诈。先皇子嗣众多,明德帝当年不过是众多皇子中的一个,若非他的皇兄,也就是李夜的父亲,一路扶持,他恐怕早已夭折。

在他心中,皇兄不仅是兄长,更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皇兄被害后,留下年幼的李夜,明德帝自然而然地将侄儿视作自己的孩子,期望他能成长为皇兄那般顶天立地的男子。

然而,随着李夜长大成人,明德帝心中却生出一丝莫名的惶恐。他知道自己多疑,也明白自己时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此,他对李夜格外好,仿佛这样,才能证明自己从未改变初衷,依然是那个疼爱侄儿的“小叔叔”。

可这份愧疚,却无法完全抵消心中的戒备。明德帝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年,他没有真正将李夜当作一个孩子来看待了。此刻,听着李夜玩笑似的话语,对上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眸,明德帝恍如隔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

他目光变得柔和,这才注意到李夜清瘦了不少,原本就俊朗的面庞,如今更显棱角分明。

李夜为何会变成这样,明德帝心中了然。数月前,城郊的荒庙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无头血案。李夜第一时间入宫禀报,并将秦卿以身犯险的诱敌之计,原原本本地告知了他。明德帝深知李夜的能耐,他相信凶手绝不可能伤得了李夜,反而会落入他的圈套。因此,他并未声张,只暗中配合。

可是,数月过去,案件依然毫无进展。看着眼前消瘦得几乎脱形的李夜,明德帝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朕当真要怀疑秦捕头的能耐了。你总是说她天赋异禀,可天赋异禀之人,为何连这么简单的案子都破不了?那第二名凶手暂且不说,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去排查,第一个凶手,也该在这几个月里找出来了吧?”

“皇上圣明。”李夜拱手一揖,“用最笨的方法,确实能够找出凶手。事实上,我们早已在去年冬天末尾,就已经锁定了凶手。”

“哦?”明德帝来了兴致,“究竟是何人?”

“神勇将军。”

“神勇将军?”明德帝闻言一愣。

所谓神勇将军,本名阿史那古,出身于突厥的阿史那贵族。当年,因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年仅十四岁的阿史那古被兄长追杀,被迫逃亡大唐。机缘巧合之下,他救了当时还只是太子的明德帝一命。大唐历来有任用突厥武将的传统,例如阿史那社尔、哥舒翰、李光进等,都是前唐时期的突厥名将。明德帝感念阿史那古的救命之恩,见他年少便勇猛过人,便引荐其参军,驻守雁门关。

起初,先帝只是顺水推舟,为这位救命恩人寻一条出路。谁料,阿史那古参军后,并未遮掩自己突厥人的身份。每逢突厥屡次进犯,他都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仅仅一年时间,便因作战勇猛,在军中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