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棋局初显,暗流涌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70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秦卿听罢他的回答,却垂眸浅笑起来:“是啊,哥哥果然见多识广。只是,我还是头一回见,有人用翠竹做笛的。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倭国尚有人用芦苇做笛,想必是我孤陋寡闻,民间多有高手也未必可知。不过……”她话音一顿,又意味深长道:“据我所知,翠竹只生长在沪渎、江南道、河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及云岭一带,却从未听说,贺兰山也长翠竹呢!”

这话令李夜凤目一眯,瞳眸中登时暴起精光。世人常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动物亦是。蛇这种东西,一般根据种类,可分为树栖、水栖、地面生活、穴居和海中生活五种,撇开在水里的蛇类不谈,其余大多数蛇,都比较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而这种地方,通常都适宜种植竹子。故,在盛产各种竹类的江南道、河南道、淮南道和剑南道,常有各种各样的蛇类出没。问题是,贺兰山不产竹。正如大海里长不出竹子一样,贺兰山的蛇类,喜欢栖息在岩石缝隙和石洞内。秦卿的意思很明确。既然贺兰山不产竹,那为何贺兰山特有的怪蛇,会听从江南固有的翠竹发出的音律的指挥?这恰似生长与干旱寒冷之地的北人,突然跑去温暖湿润的南方,势必水土不服,指不定,小命就玩儿完了。那幕后黑手,是如何让怪蛇适应翠竹短笛的?

蓦地想到什么,李夜拎起秦卿的后衣领就往外走。秦卿忙伸手去够放在小几上的半包点心,无奈手臂太短,终是慢了半拍,什么也没抓着。“喂喂,哥哥!”她不满地嚷道:“我跟您说这些,是想提醒您,那奸细的身份实在查不出来的话,您和顾少庆可以从怪蛇和短笛源头倒查。若张尚书失踪一事真的跟井中尸的案子有关,兴许可以发现些有用的蛛丝马迹,并无确凿证据和结论,您这是要带我去哪儿啊?”“废话怎地这么多?”“我点心尚未吃完……”“回来再吃!”回来?回来恐怕连包点心的牛皮纸都没了,还吃个屁呀!“那您能不能别拎着我?”“不能!”李夜断然拒绝:“你腿太短,走太慢!”秦卿:“……”你大爷的!腿长了不起啊?“可您这样拎着我后衣领,我要透不过气了。喂哥哥,撒手啦,我快要被勒死……”“快被勒死了话还这么多,看来是刚才点心吃得太多,猪油蒙了心。如此,今日的晚膳,就免了吧!”秦卿:“……”你大爷的!你大大爷的!

李夜的船舱案几上铺着张长约三尺,宽约一尺五寸的宣纸,纸上勾勒着简单线条,却多有各式各样的标注,如山石、河道、树木房舍等,一目了然。秦卿看见此物,先是一愣,继而如同看见一整只烤乳猪般,流着口水直直扑了上去:“哥哥、哥哥,此物您是从哪里得来的?”“宣纸乃皇上御赐之物,仅此两张,至于上面的图,”李夜面上微赧,移开视线道:“是我自己画的。”“您自己画……”话未说完,秦卿便呆住。这是一张长安至姑苏的地形图,秦卿有幸在沿途驿站中看见过类似的羊皮地图。只是,那些钉在墙上的羊皮地图都是前唐贞观年间所绘,早已破烂不堪,还沾染着不少油渍和烟熏火燎的痕迹,上面的线条和标识更是混乱模糊,若非秦卿心细,一路走一路辨认牢记大概方向走势,当时万万瞧不出是什么。不料,李夜却能将其临摹到宣纸上,且临摹得比原图更加准确详尽。想平日里衙门所用文书,不是糙纸便是帛,就连上回在驿站夜宿,顾淑给她递的纸条都是糙纸,似这般昂贵的宣纸,秦卿只有幸在丽妃的锦绣宫书房见过。加之李夜强悍到变态的记忆力和画工,这样一张能将每座山脉和每条河道都清晰呈现的地形图,绝对是无价之宝。

“哥哥,您……您是神仙下凡吗?简直太厉害了呀!”秦卿瞧向李夜的眼睛亮亮的,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艳和钦佩、崇拜。李夜被她看得耳根发烫,轻咳两声,板着脸走过去道:“休要插诨打科、胡说八道。你且来瞧瞧,可能看出什么端倪?”便是李夜不说,秦卿的眼睛也早已黏在地形图上拔不出来,应了声“好嘞”,她凑近些,一寸一寸认真打量起来。由长安城一路东进,途经函谷关至洛阳,这是在洛阳改水道前,他们才走过的潼关官道,许是骑马比坐船对地面植被和地形地势更为了解,这段路李夜画得甚是详尽,连他们曾夜宿过的驿站外的树木都标注出来。秦卿的视线在这段路上来回扫视了几遍,最终锁定住华阴郡。而似心有灵犀,李夜突然抬手一指华阴郡:“弘农杨氏起源于华阴郡,西岳便位于境内,听闻西岳山中盛产竹子,不知翠竹移栽至此,能否存活?”他说最后一句的时候,轻轻睨了秦卿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