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疑云重重,真假难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62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顾淑大手落空,微微怔了下,旋即便听见秦卿这番乱七八糟的话,心中愁云顿散,又笑着放开脚步追了上去。秦卿医术极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奸细伤得实在太重,腹腔内的肠子尽数被斩成两截,她赶到时,奸细的瞳孔都开始散了。不过也并非一无所获,她在给奸细验尸时,发现了两样极特殊的东西。其一,一粒指甲盖大小,黑漆漆的肉球。其二,一杆碧绿色的短笛。这两样东西,短笛便罢了,当日在养心殿外,很多人都看见李夜拿着它。可那肉球,却是除秦卿之外,连李夜都未见过的稀罕物。

顾淑见秦卿戴着手套都不敢直接触碰肉球,却是用筷子,一点点将其拨拉进盛满清水的罐子,不由问:“此乃何物?”“蛇毒!”顾淑多聪明一个人,听见“蛇毒”这二字,脱口问:“可是井中尸的案子里,发现的那种怪蛇的毒囊?”“正是!”苗欣看他一眼,意味深长道:“不仅仅这毒囊,还有这杆短笛,此物,可以召唤蛇兵。”“啊!”顾淑眸中登时精光大盛:“这厮,与李公公和杨将军,是一伙儿的。”秦卿没有回应。井中尸的案子牵扯甚广,连明德帝都难以脱身,但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那案子背后,藏着大鱼。但既然李夜已经做了结案,便是主动退让一步。如此,那幕后之人做甚还不依不饶,派来这名奸细一路跟随?随身携带蛇毒和短笛必是不怀好意,哪个凶手会这么笨,官府已经放过一马,却还反过来继续对官府喊杀喊打?脑子有病吗?自然不是!

想李夜从离开长安那日起,便用心良苦,不停布局,如此奸细依然利用水匪行刺,唯一的解释便是,那幕后黑手想要做的,并非为井中尸一案受死的杨将军和李公公报仇,而是,阻止他们前往常州查案。有点意思,居然还是起连环案!不过,李夜既然看破不说破,连顾淑都蒙在鼓里,她似乎也没必要多嘴多舌,能否参详得透,且看顾淑的悟性吧!接下来的行程,如顾淑所言,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三段水路,尽数风平浪静,以至于众衙役们闲得在河面上钓鱼、打野鸭子改善伙食。秦卿的腿伤完全养好了,却整日懒懒地窝在船舱中吃吃睡睡,连甲板上都不大去。

这日,她正与白茗和白雯研究如何废物利用,将河鱼的鱼鳞和鱼骨也烧熟入腹,突听外面有人唤她:“秦衙役,李大人传你过去!”这种传唤,自剿匪得胜之后,秦卿每日都要听上两三回,但她一次都未遵从过。并非她小鸡肚肠,还在生李夜的气。而是经过那日顾淑点拨,她突然意识到,不光她与李夜身份悬殊,京兆府的衙役们,也比不过大理寺和六扇门。想他们京兆府的衙役,平素并不主打查案缉凶,更多的是巡逻夜访,处理街头巷尾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她一个半路化缘的和尚,即便经念得再好,也不该总往专职断案的衙门上司跟前凑。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她还是跟白茗、白雯一起,与自家衙门的兄弟往来更恰当些。这般想着,她便不再主动与李夜亲近。自然,顾淑那边更不会去。

刚巧顾淑也派人来传白雯过去,白茗见秦卿趴着不动,连句话都懒得回,不由问道:“你不去吗?不是说腿伤皆好了,怎地还拒绝李大人的传唤?”“不去了,”秦卿睁着眼睛说瞎话:“我今日头有些疼,不太想动。”“那你也该说清楚嘛!不过蓁蓁,并非我说你,你好歹是李大人的随侍,小威比你小,每日还得去顾少庆那里走几遭,你这般偷奸耍滑惫懒怠工,万一李大人怪罪下来怎么好?”秦卿随口道:“怪罪就换人呗!”丝毫不将白茗的话放在心上。“蓁蓁!”白茗还要再劝。秦卿却已不耐烦:“哎呀你若闲得慌,就去帮我熬碗鱼汤,要浓浓的那种,在这儿废什么话呀?我都说了,我今日头疼不舒服。”话音才落,便听舱外响起清冷不悦的熟悉声音:“头疼是因为睡得太多,不舒服乃是没出来呼吸新鲜空气,都是懒病!”我勒个去!李夜怎么亲自来了?秦卿吓得一骨碌爬起来。李夜已带着云岚推门进来,见舱内光线不好,黑漆麻古,还有股潮湿的霉味儿,剑眉皱得更紧:“怎么?给本官做随侍委屈了你?还非得本官三顾茅庐亲自来请才行?”这是来找茬的呀!白茗眼皮一跳,张嘴便道:“李大人、云岚兄,您二位先坐,我去炖点鱼汤给你们润润嗓子。”说罢,不等李夜回复,一溜烟地钻了出去。秦卿:“……”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呢?说好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挡在她前面呢?义父倒是白交代了,搞半天,他竟是这样的白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