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尘封秘辛,左撇子疑云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504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没错!”案情有了突破,秦卿面上皆是喜悦:“那人当真心思缜密,书房内收拾得那叫一个干净,连一张丽妃生前的文稿和画作都未留下。不过丽妃出自弘农杨氏,自幼饱读诗书,总不会是草包,我便在书架上找。果然,找到了这些。”她先将那几本书翻开,却是单独拎起其中几张,对着光,一点点指给李夜看:“大人请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留有指印,上面还略带水果清香。这是丽妃生前,边吃水果边看书时留下的。一个人呢,通常喜欢用自己惯用的那只手拿东西。偏这几枚指印,有的是翻页时留下的,有的,却是单手抓握书本时留下的。可见,丽妃与常人不同,她是个左撇子。”

“再看这两只狼毫。”秦卿将狼毫递给李夜,自己也踮起脚伸长脖子凑近看,“每个人握笔的姿势都不尽相同,但惯用右手之人,笔杆上最光滑的部位,乃是从左到右的自上而下,可这两支狼毫笔杆上,磨得最光滑的位置,却是从右到左的自上而下。可见,丽妃习惯用左手写字。”“唉!”她得意洋洋叹道:“亏得这两支狼毫用竹做杆,若要用玉,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喽!”

最后,她将荷包拎起来,在李夜眼前晃了下。然后扯住自己的衣襟,亮给李夜看:“还有这东西,我不善红女,却也知道,右手和左手绣出来的东西不一样,至少针脚走势完全相反。大人您看看您衣服上的针脚,再看看我衣服上的针脚,再和这荷包上的针脚对比一下,是不是感觉很明显呀?”李夜平日查案,同僚发现蛛丝马迹,多是用嘴叙述,即便他自己,也习惯用说的。此时见秦卿一边说一边比划,忙得手舞足蹈,为了让他做对比,更是连衣领都被自己扯歪了,顿觉哭笑不得。

但他不得不承认,秦卿这种叙述手法,更直观,也更加一目了然。“那你说说,这案子究竟怎么回事儿?”他眯眼瞧着秦卿。秦卿正在兴头上,哪里会推拒,张口就来:“很简单啊,丽妃确实是自戕而亡。但欢宜公主,却是丽妃自己掐死的。”“何以见得?”

秦卿看了眼欢宜公主小小的尸身,眸底闪过一抹动容:“我昨日听钦天监监正大人说,太后曾在欢宜公主出生当日,玩笑公主长得像先帝,而今上却随口接道,欢宜公主更肖先太子。即便先太子亡于五年前,却抹杀不掉丽妃乃先太子妃的身份。后宫之中本就不乏争宠算计,圣上再口不择言、亲授话柄,有心之人当然要加以利用。”

“想圣上再英明,也是个男人,他内心既介意丽妃过往,便会下意识去听些闲言碎语,久而久之,怎能不耿耿于怀?那日之事其实并不难猜,想必是圣上说出什么质疑欢宜公主身份的话,刺中丽妃痛脚,丽妃恼怒下与圣上发生了争执,引得龙颜大怒,这才让欢宜公主险些毙命于圣上之手。但到底虎毒不食子,圣上及时收手拂袖离去,只当这是夫妻吵架并不放在心上。可他却不知,他的所作所为,已彻底寒了丽妃的心。”

“故,圣上前脚离开,丽妃后脚便下狠心亲手掐死了欢宜公主。继而又抱着公主幼小的尸体,选择了投井自尽。”秦卿伸出左手,对着欢宜公主纤细的颈项轻轻比划了两下。“我后唐有明法令,后宫妃嫔不得自戕,有违者,必株连九族。那晚刚巧是杨将军带队夜巡,他第一个赶来现场,定是发现了真相,为防止阖族连坐,只得临时布局,不但制造出丽妃和欢宜公主被杀的假象,还将其引向情杀。”

“后来李公公随圣上赶到,杨将军又紧急联络李公公,将一切和盘托出。果然李公公跟他一样,为保全弘农杨氏不被丽妃连累,义无反顾帮他圆谎,并将自己搭了进去。至于书房?”秦卿停住话题,并不说出后面的话。她知道,李夜听得懂。其实明德帝跟杨将军一样,对丽妃和欢宜公主的死因心知肚明,他只是不能接受,也不想接受罢了。毕竟身为帝王,他做不到杀害亲生骨肉,丽妃却做得干净利索。

而为防走漏风声,他不但将锦绣宫所有宫人匆匆杖杀,还及时销毁了书房内有可能暴露丽妃是左撇子的所有字画墨宝。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丽妃既然在锦绣宫中生活过多年,留下痕迹的证物,又岂会只有墨宝这么几样?故,与其说明德帝在混淆视听,倒不如说在故作聪明。“大人?”秦卿问:“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可要向三法司通报案情?”李夜想了想,摇头:“暂时不用。”“为何?”秦卿不解:“圣上不是急着结案吗?知情不报乃是欺君,案情发展到这一步,着实没有隐瞒的必要。”李夜不置可否:“对于死去的人,确实没有隐瞒的必要,但对于活着的人,有必要。”秦卿皱皱眉:“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