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真相初现,玄武门影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484更新时间:25/09/14 02:06:08
眼见就要够到,一只修长白皙的大手却率先一步将短笛握住。取走时,更是挑衅般用笛尾在秦卿手背上敲了一下。而随之响起的,是李夜鼻孔里发出的似有若无嗤笑声。秦卿:“……”简直是醉了!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恶劣之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果然六扇门出来的,没有一个好鸟。
李公公哭嚎了半天,终于将一腔烦闷尽数排遣干净。抹了把眼泪,他目光复杂地看向李夜:“李大人可曾听说过前唐太宗皇帝残害手足,强娶弟媳的典故?”此言一出,不仅秦卿大吃一惊,便是李夜,也面色突变。秦卿反应极快,三两步走到窗前将窗户关上,旋即又打开门朝外看了看,确信外面无人,方将门重新关上。“切!”见她如此行事,李公公轻蔑冷哼:“有本事做,没本事承认吗?”
“公公究竟想说甚?”李夜声音发沉,听得出已隐隐动怒。李公公却丝毫不惧:“想说甚这位秦小友大约不知,你李大人也不知吗?”突然被点名,秦卿的目光倏地朝李公公望去。不知为何,李公公竟也在看她,眸中似有隐约兴奋和显而易见的幸灾乐祸。待秦卿想要细细追究时,那浑浊苍老的双目中,却又木然得什么都寻不见。心道这老家伙脑筋不正常吧?皇家辛密她连听都不想听,却还妄图祸水东引,可不是疯癫得连人都分不清了么?
正腹诽,便听李公公尖锐到几乎拐调的声音再度响起:“今上不愧为太宗皇帝的好儿孙,不但将太宗皇帝的秉性继承得七七八八,便是行事手段和喜好,都如出一辙,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真令人不齿!”这番话说出口,偏殿内足足静了二十息。这是,什么情况?秦卿大眼瞪小眼地看看李公公,再看看李夜,八卦之魂熊熊燃烧,却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李夜死死盯着李公公,冰冷目光宛若雪山之巅煨过毒的风刃,直瞧得秦卿遍体生寒。满以为只有自己这等胆小怕事之人才惧李夜眼神,如李公公这般大义凛然者,必无畏。岂料,李公公与李夜对视片刻后,却极狼狈窘迫地匆匆转开视线,底气不足道:“今上……今上寡廉鲜耻、独宠杨氏,沉迷女色、荒废朝政,老奴……”
“把头抬起来看着本官!”李夜蓦地打断李公公。他的声音犹如他这个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敢与本官对视吗?我以为公公服侍过三代君王,必是个明白通透的。却不料,竟是鱼目混珠、腌臜无耻的卑鄙小人!”
“老奴不是!”李公公被刺激得一下子跳起来。
“你是!”
“老奴……”
“你就是!”
李公公:“……”秦卿脸上肌肉抖动两下,突然很想笑。都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似她这般巧舌如簧,惯会胡说八道之人,都无法与李夜逞口舌之利,李公公倒是自信,竟敢与李夜互掐,活该他被李夜怼得说不出话。兀自幸灾乐祸,李夜却似心有感应,目光不满在她脸上淡淡一扫,吓得秦卿头皮发麻,再不敢喜形于色。
李夜却不再看她,而是站起身,开始在殿内踱步。他的步伐不紧不慢,极有规律,却像丧钟般,一下下敲得人心慌意乱。眼见李公公呼吸加重、两股战战,他才停下冷冷开口道:“其实公公所言非虚,今上确实是我大唐历代君王中,最肖似太宗皇帝的一个。否则,岂有丽妃冠宠六宫?又何来我后唐的天下太平?”
这话说得莫名其妙,秦卿频频皱眉。后唐天下太平,与丽妃冠宠六宫有何相干?难不成,丽妃乃一奇女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辅国安邦之才?正胡乱猜测,陡然想起李公公方才称呼丽妃为杨氏,秦卿如醍醐灌顶,登时恍然大悟。本朝明德皇帝乃前唐先帝庶长子,当年治下有方、战功赫赫,极受文武百官推崇爱戴。只可惜先帝偏心,独宠嫡子,坚持立皇后所出的三皇子为太子。前唐崇尚孝道,立长、立嫡或立贤本就未做严格规定,庶长子内心虽有不甘,却也没想过要忤逆先帝。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他想韬光养晦息事宁人,太子却不愿放过他。彼时的太子刚刚大婚,不思进取、善听谗言,一边紧锣密鼓地拉拢群臣,另一边,却大力排除异己,屡次向庶长子挑衅,栽赃、暗杀、诬陷等手段层出不穷。最后,更是趁先帝携后宫妃嫔离宫避暑之机发动宫变,欲置庶长子于死地。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庶长子被逼无奈自卫反击,直接将太子诛杀于玄武门。随后,又一不做二不休谋夺皇位,建立了后唐。虽说明德帝当年情非得已,但在世人眼中,他这皇位却来得名不正言不顺,难免被人诟病。有不同声音,便会衍生出各怀鬼胎的魑魅魍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