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帝孙争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977更新时间:25/09/14 02:06:05

咸鱼郡主凯旋归京,皇城上下立刻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追瓜”热潮。皇上对此可是颇有微词,当年这个老家伙就和自己抢孙子,如今更是变本加厉,连曾孙都不放过。

老王爷同样是愁眉不展,他本已盘算着要在皇城安享晚年,哪曾想,有他在,寒大统领那小子岂敢奢望教导两个小家伙习武?寒大统领更是坐不住了,他那往返皇城的脚步愈发频繁,甚至直接上奏乞求骸骨,将太原府大统领的职位传给嫡长子,好让他能光明正大地搬入皇城。

更夸张的是,他竟直接安营扎寨到了戚宅旁,每日都变着法儿地与老王爷切磋武艺,争个高下。皇上看着这两人你来我往,甚至还动起了手,气得直翻白眼,可心里却又乐开了花,巴不得他们打得更热闹些。

戚家上下对此也是乐见其成,他们也加入了这场“抢人大战”,与蔺大院士、甘相爷、施太傅等几位朝中重臣,争夺着教导两个孩子启蒙的资格。朝堂上的大臣们瞧着他们这番争抢,只觉得新奇有趣。虞冷蕴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每日都搬着小板凳,准时到戚宅围观这场“抢人大战”。

宿若寒也想分一杯羹,奈何皇上此刻正乐呵呵地抱着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堆积如山的奏折也只能由他一人处理。他忙得脚不沾地,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匆匆赶回,不让虞冷蕴身边空无一人。不过,他只是温柔地抱着她,克制着内心的渴望,毕竟,还需要再等上小半年的时间,让郡主能好好调养身子。

然而,郡主怎会乖乖就范?在温柔的怀抱中,她使出了浑身解数,软语温存,情意绵绵。当情到浓时,宿若寒再也无法克制,只得在她身下连连求饶。虞冷蕴甚是喜爱这般在她身下乖巧娇憨的皇长孙殿下,白天可以围观热闹,夜晚还能“欺负”殿下,这日子,简直不要太美滋滋!

与此同时,那些远在封地的藩王们却已累得够呛。

“我们这才刚过完满月宴,回到封地没多久啊。”

“可不是嘛,现在又要张罗着去皇城,参加那满岁宴的喜酒。”

“这两年,送出去的贺礼都数不过来了。”

“何止送礼?还有更盛大的事情等着呢。”

“皇上已经给所有属国都发了喜报,说是要举行新帝大典!”

“皇上这是要退位,立皇长孙殿下为新帝了?”

“诸国都派来了恭贺的使臣,咱们这些藩王,哪敢不抓紧时间赶往皇城?”

藩王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早在皇上让皇长孙殿下巡视各处封地时,他们便已预感到皇上退位的心意。只是因为郡主有孕,新帝之事才稍作推迟。朝堂大臣们更是司空见惯,皇上近来忙着抱曾孙、曾孙女,忙得不亦乐乎,早已将朝堂政务全权委托给了皇长孙殿下。如今,那两个小家伙,虽然还只是蹒跚学步,却也已经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开始走路了。皇上乐滋滋地追在他们身后嬉闹,而最关键的是,两个孩子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纪。

这下,戚家与几位重臣的“抢人大战”岂能不愈发激烈?皇上自然乐得抱着两个孩子出宫,当着他们的面,好好欣赏这场“争夺战”。朝堂大臣们看着皇上这般,只觉得心头一阵堵塞,一旦皇上出了宫,那必然是天天往戚宅凑热闹。年轻的时候,皇上不就是个顽劣的小公子吗?从前有皇宫的规矩束缚,现在好了,没有了帝位的枷锁,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尽情玩闹了。等着瞧吧,皇城很快就会变得更加喧闹和活泼.

几位亲王们同样感到心头郁闷,尤其是看到雍王每日上门,得意洋洋地大笑,更是心生烦躁。可他们又能怎样?只能由着他去得瑟。谁让雍王天生就是个福星呢?

然而,此事却让朝堂大臣们,尤其是礼部尚书,犯了难。皇上宣布退位,并要封皇长孙殿下为新帝,可南凛国立国至今,从未有过皇帝与储君是祖孙关系的先例。那么,如今的皇上,成为了太上皇,雍王的封号又该如何定夺?礼部尚书翻遍了浩如烟海的礼书,与甘相爷等人商议,几番争执,都觉得此事棘手。雍王从未有过帝王之名,直接沾上“皇”字,未免不妥。可作为新帝的父亲,雍王的身份总该有所晋升。礼部尚书为此苦恼了好几天,以至于登基大典的筹备进度都被拖延。皇上对此颇为不满,嫌弃他们办事磨蹭,可帝王的封号关乎国之大事,岂能不慎重?

皇上却不愿意等待,他直接在金銮殿上龙颜大御,下旨册封雍王为“太上皇”。见一众朝臣想要辩驳,他只得瞪了他们几眼,然后大手一挥,宣布退朝,急着赶回御书房去抱他的曾孙和曾孙女。大臣们无奈之余,看到连皇室宗亲都没有异议,只好按照皇上的旨意,进行新帝大典的封号册封。他们还打算为皇上寻一个更尊贵的封号。

然而,他们又听到了皇长孙殿下的吩咐——他要与郡主一同举行帝后大典。这下,大臣们可不只是苦恼,而是惊呼连连。哪有新皇与皇后一同举行登基大典的道理?南凛国历来只有帝王登基大典,何曾有过帝后登基大典?这可是昭告天下的帝王之权啊!皇后一同登基,这是要共同执掌江山的意思吗?

“这……这怎么可以……此事可是史无前例啊!”

“我们南凛国,从未有过这样的规矩。”

“就连我们南凛国的开国先祖,也没有与开国皇后一同举行过帝后登基大典。”

“怎能就这样开了这个先河?”

“那又如何!”

礼部尚书可丝毫没有担忧,一听皇长孙殿下的吩咐,他便立刻着手筹备帝后大典。却见其他大臣们围堵在议事堂,议论纷纷,皆对此事表示不赞同。他哼了一声,瞥了一眼并未阻拦的甘相爷等几位重臣,便扬声说道,毫不介意:“不就是一起举行帝后大典,能是多大的事情?我们皇长孙殿下多么英明神武,我们的皇长孙妃眼界多么冠绝,来到皇城做了多少贡献,难道还不配开这个先河吗?再说了,”礼部尚书更是有一堆话能堵住悠悠众口,“新皇登基之后,那新皇后总归是要册封的。还不如索性一起举行帝后大典,这样更能彰显我们南凛帝后的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