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郡主归京,国公府遭殃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260更新时间:25/09/14 02:06:05
皇城之中,一场风波悄然酝酿。咸鱼郡主,一位声名在外、行事张扬的王府贵女,在众人或期待或忌惮的目光中,踏上了返回京城的归途。此次归京,她并未携带多少随从,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直指那桩盘踞在国公府身上的陈年旧账。
“郡主此举,未免过于冲动。”一位大臣面露忧色,声音略显迟疑,他看向龙椅上的皇帝,试图言明利害,“若真将国公府强行驱逐,郡主那桀骜不驯的名声,必将在皇城之中传得沸沸扬扬。”
这番话语,如同一根细小的刺,扎在某些人的心头。皇权的威严,朝堂的秩序,岂容一个初来乍到的郡主随意撼动?即便她身份尊贵,但过于嚣张跋扈,终究是祸不是福。至少,在她刚回京之际,需要一个“象征性的惩戒”,以示告诫,维护朝堂的体面。
“皇上,皇长孙殿下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另一位官员紧随其后,语调带着几分煽动性,“但若是其他藩王世子、公子们,见到郡主胆敢挑衅一朝国公爷,竟能全身而退,毫发无损,又岂会心甘情愿俯首称臣?万一他们有样学样,效仿郡主的作为,这皇城还能有片刻安宁吗?”
“国公爷当年,因不了解长辈们的情况,稀里糊涂地占了戚家的宅子,确实有错在先。”这位官员话锋一转,矛头直指郡主,“可郡主二话不说,直接带兵围了国公府,这便是蓄意作乱的罪名,理应受到小小的惩戒,以示警戒。”
“切——”
一声不屑的嗤笑,划破了朝堂之上压抑的气氛。京兆府尹,这位向来以铁腕著称的地方官,此刻面色不虞,他瞥了一眼那几个喋喋不休、非要将郡主拖下水的官员,心中暗自焦躁。他们纠缠不清的模样,耽误了他回府去助郡主抢回宅子。万一自己回去晚了,郡主已经自行解决,那他这个府尹还有何用?
“堂堂国公府,行径竟如强盗一般,老夫听着都觉得汗颜!”京兆府尹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他环顾四周,目光锐利,“你们竟然还有脸为这种人打抱不平?”
“戚家当年好心将宅子借给他们暂住,他们却厚颜无耻,鸠占鹊巢,将其据为己有!”京兆府尹的语气愈发激昂,“莫不是他们仗着戚家世代书香,沉醉于学问,对这些身外之物漠不关心,只要宅子的事情不外泄,戚家子弟便会默默忍下这口恶气?”
“换做你们,谁还能好声好气地对待这种泼皮无赖?”他提高声调,仿佛是在为自己的不忿找出口,“若是换成老夫,早就提着刀上门去了!也就郡主脾气好,还拿着地契,准备好言好语地商量。”
说着说着,京兆府尹仿佛越想越气,他转向皇帝,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朝律法森严,岂能容忍国公爷这般恬不知耻的行径?若是人人皆可仗着功勋,肆意抢占他人的宅院,那我们这些身披官袍的,又算是什么?莫不如都去当打家劫舍的山贼!”
“你……”
“哼!”京兆府尹毫不退让,他冷哼一声,继续说道:“你们若真觉得国公爷有理,咱们不妨前往弘农,将戚家族人请来京城!”他语气一顿,带着几分戏谑,“届时,看看戚家的族人,是否会用他们的笔墨,好好‘问候’一番国公爷!”
在场的文臣们,都深谙文人的笔墨有多么犀利的杀伤力。京兆府尹这番话,无疑是点中了要害。他甚至忍不住想要夸赞郡主:“瞧瞧人家郡主,心肠多么好!自己的外曾祖父留下的宅子,被这等无赖觊觎,她却并未惊动戚家族人,而是自己带着侍卫,悄悄地去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此善良又遵纪守法的姑娘,你们竟还好意思说要惩罚她!”
善良?礼貌?还“悄悄”?
京兆府尹这番措辞,简直是在闭着眼睛夸人。他那真心实意的赞美,让几位刚才还在极力讨伐郡主的官员,一时语塞,面面相觑。他们实在无法相信,这真的是同一个郡主吗?
宿若寒,那位一向沉稳的皇长孙,此刻也忍不住弯起了眉梢。他看向还在滔滔不绝夸赞的京兆府尹,瞧着周围大臣们难以忍受的神色,不禁轻笑出声。他转而望向一直沉默的皇祖父,只见皇帝饶有深意地打量着群臣,并未打断京兆府尹的“表演”,只是带着几分忍俊不禁,静静听着。
其他大臣们,实在忍受不了京兆府尹没完没了的夸赞。他们觉得再听下去,恐怕连郡主都能被他说成是“人美心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他们想开口反驳,却又顾忌着皇帝始终沉默不语,一时间摸不透皇上的心思。
“好了。”皇帝终于开口,他瞥了一眼仍旧喋喋不休的京兆府尹,示意他可以停下了。平日里,他可从未见过这位府尹如此能言善辩,夸起人来更是滴水不漏。看来,定南王的这个女儿,果真有些与众不同。
皇帝微微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这位刚回京便搅动风云的郡主。她一来皇城,朝中大臣们便坐不住了。有的议论她要造反,有的则急于将她惩戒。然而,她却毫不畏惧,直接带兵围了国公府,似乎并不担心他这个皇帝会趁机加以惩罚。
“莫不是她以为,朕是个心胸开阔、气度不凡的君王?”皇帝心中暗想,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这小丫头,倒是比她那个小心眼的老子,要大度得多。”他回想起定南王,那位老臣,不过是稍微算计了他几次,便整日追着他骂,让他头疼不已。
“皇祖父。”宿若寒见皇帝似乎思绪又有些飘远,便轻声唤了一声。
皇帝回过神来,轻轻咳了一声,有些不满地看向群臣:“瞧瞧人家郡主,在天子脚下,自己的宅子都能被别人抢占了,她却依然相信官府,坚持走正规途径报官求公道!”他没好气地瞪向那些刚刚还在为国公府辩护的大臣,“再看看你们,都在说些什么混账话!非要让皇城的百姓们都认为,朕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只会助纣为虐,帮着国公府欺负一个弱女子吗?在你们的心中,朕就是这么一个毫无德行的帝王?”
“不不不!臣等绝无此意!”群臣们脸色煞白,慌忙跪地认错,再也不敢多言。他们心中更是对国公府恨得牙痒痒。若非国公爷有把柄落在郡主手里,他们又怎会被他牵连,落得被陛下厌恶的下场?现在可好,郡主没被扳倒,反而惹得陛下不悦,这可恶的国公爷,真该让人把他扫地出门!
“那可不!”
御史中丞,这位素来以公正严明著称的官员,此刻早已按捺不住。他深知事情的真相,这乃是素有清誉的戚家,在皇城住了多年的宅子,竟然被人偷偷摸摸地占了去,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当他们御史台是摆设吗?可当他来到国公府,却发现他的御史们,一个个像是被灌了迷魂汤似的,竟然倒戈相向,去讨伐郡主,反而帮着那个不要脸的国公府!
“御史是做什么的?!”御史中丞勃然大怒,他声色俱厉,指着那些御史们劈头盖脸地训斥,“你们身披御史官袍,难道就是为了帮着别人抢占民宅吗?明晃晃的罪证就摆在眼前,你们都瞎了眼看不到?有罪之臣不弹劾,你们还当什么御史?御史台的脸面,都被你们丢尽了!”
“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