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红梅诉愁绪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07更新时间:25/09/14 02:06:01

庆清轻笑着,指尖拂去她身上的点点雪花,声音温软:“你亲手摘下的,自然是最美的。”

花奴小心翼翼地将那枝鲜艳的红梅,放在庆清那袭洁白如雪的狐皮大氅上。红与白的交织,胜过世间任何一幅画卷。她比对着花朵的颜色,眼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只可惜,”花奴轻轻叹息,“即便是绣娘的手艺再精巧,也无法将这红梅最真实的神韵,永远留在这长公主的衣衫之上。花儿一旦被摘下,便注定了要枯萎凋零,生命不过几日。”她微微垂首,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莫非,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逃不过‘短暂’二字吗?”

其他事物是否能长久,庆清并不确定。但于她而言,她坚信自己与花奴之间的情谊,定能如这大漠孤烟一般,绵延不绝,直到海枯石烂。

然而,这份宁静却被宫外的纷扰所打破。近来,父皇又开始为她张罗婚事了。京城里那些名门望族的公子哥们,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争相向皇帝请旨,想要迎娶这位尊贵的长公主。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只会递奏折的老臣们,口径也似乎格外一致。

当然,长公主的身份何其尊贵,又岂是寻常朝臣能够轻易开口求娶的?因此,他们递上奏折,多半也是旁敲侧击,语焉不详,最终的决定权,仍旧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帝也算是疼爱庆清,私下里曾多次询问她的心意。他也曾在宫宴上,特意安排她与那些个才华横溢、家世显赫的年轻一辈接触。然而,庆清每次的回答都是:“儿臣,皆无满意。”

彼时,尚在妃位的郭氏,因着先皇后刚刚离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后宫的实际掌权者。她趁机向皇帝进言道:“皇上,眼下烛阴国蠢蠢欲动,边境颇不安稳。他们此次求娶长公主,名曰和亲,实则是想试探我启朝的深浅。倘若皇上不舍得长公主远嫁,只怕边陲百姓,日后便要饱受战乱之苦了。”

那时的烛阴国与启朝,实力在伯仲之间。然而,烛阴国生性凶残好杀,常常挑起战事,搅得邻国不得安宁。即便是如此,当皇帝听到烛阴国求娶庆清和亲之时,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并非不知烛阴国那个贫瘠之地,若让庆清嫁过去,无异于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因此,面对郭氏的劝谏,皇帝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勃然大怒:“朕说过,庆清绝不可能嫁去烛阴!若他们执意以此为借口挑起纷争,那启朝自当应战!”

皇帝说得倒是轻巧。

郭氏闻言,当即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回到自己的宫殿后,却是积郁了一腔怒火。

青竹见状,连忙奉上一盏宁神茶,然而郭氏却一口未曾饮下,只是端着茶盏,用力地在桌案上敲打着。“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能够用一个女人解决的纷争,非要与烛阴国兵戎相见?当年汉元帝尚能将王昭君送与单于,皇上不过是舍一个女儿罢了,又有什么难事?”

青竹深知,自家主子如此大动肝火,并非没有道理。庆清若是不远嫁烛阴国,那么启朝与烛阴之间,势必会爆发一场大战。而如今镇守边关的震边将军,正是郭氏的父亲。人人都清楚,烛阴国那些人,野蛮残暴,如同茹毛饮血的疯子。他们在战场上向来不留余地,启朝想要有十足的胜算,哪怕是对方一万人,也需要至少一万二千的兵力去应对。若是真的让郭氏一族领军去镇压烛阴,其风险可想而知。

青竹在一旁小心劝慰道:“舒妃娘娘,此事您急不得。若是一再向皇上进言,恐怕会惹恼了皇上,反而引起他的怀疑。”她顿了顿,又道,“下个月便是您册封贵妃的典礼了。先皇后病逝之后,后宫一直都是您说了算,如今更是要加封贵妃,离那后位,岂不是只有一步之遥了?越是这个时候,您越是要沉下心来,切不可轻举妄动。”

舒妃听不得这些让她隐忍的道理,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本宫的母家若是出了事,本宫即便当上了这个皇后,又有何用?青竹,你是本宫的家生奴才,难道你不知道本宫入宫的初衷吗?”她语气急促:“郭家兴,则本宫兴!郭家若是真的要去领兵和烛阴打仗,万一要是输了呢?若是输了,他们的性命都保不住,就连本宫,也会被这件事牵连。到时候,你以为本宫还有成为皇后的机会?只怕是本宫现在手中握着的权力,都会被皇上收回去,然后给了恪妃那个贱人!”

她心中所思,又何止是为了母家的安危,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荣华富贵。

青竹沉默了片刻,这才再次进言道:“皇上对长公主的宠爱,那可是满宫上下皆知的事情。如今要想让长公主嫁去烛阴,除非她能做出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彻底惹恼了皇上。”

舒妃横了一眼青竹,语气略带嘲讽地呛声道:“你以为本宫不知道?可她那冷傲的性子,又深居宫中,跟谁都不愿走得太近。本宫就是想给她制造些麻烦出来,也是无从下手!”她轻轻按压着有些发酸的太阳穴,无奈地说道:“罢了,先派人去盯着她,看看能抓到些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再说吧。”

此时的舒妃,心中已然有些自暴自弃的意味。这长公主平日里住在宫中,又能被抓到什么错处?她一不用和别的后妃争宠,二不用上朝处理政务,每日里只需吃饱喝足,逛逛御花园,逗逗鸟儿,日子便这样过去了。就算是她耐不住寂寞,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随便找个侍卫便与之发生了不可言说的关系,对于皇帝来说,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顶多也就是将那个侍卫处死,以保全她的颜面。为此,舒妃实在是头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