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落花有意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09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那些人啊,多半是逐名求利,做出点成绩就想换个一官半职,或者捞点奖金补贴。”

“不过话说回来,想出人头地倒也没错。”

“当然,哪个领域都少不了混日子的蛀虫,这也没法避免。”

温宏昌本以为,以自己的身份亲自邀请,张靖就算不立刻答应,也会认真考虑一番。

谁知,他竟一口回绝。要知道,现在挤破头想进体制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更何况是自己亲自开口。

温宏昌语气带着几分惊诧:“你还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拒绝进体制的人!”

“确切地说,是头一个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拒绝的。”他补充道,“以前也有人拒绝,但人家有特殊情况。”

张靖笑了笑,语气诚恳:“每个人追求不同嘛。我这辈子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要是我能带着咱国家的农业往前走一小步,我就心满意足了。”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体制内嘛,各种弯弯绕绕太多了,我这人脑子又笨,不太会转弯,而且性子有时候还挺冲的。”

“那种环境,恐怕不太适合我。”他自嘲地笑了笑,“有时候我都觉得,搞研究这个圈子,都复杂得让人头疼了。”

温宏昌听了,深有同感,叹了口气:“你说的倒也没错,我对体制内的很多情况也有些……唉!不说这个了。”

他话锋一转,拍了拍张靖的肩膀:“走吧,我带你们去看看办公场所,条件还算过得去。”

张靖点点头:“稍等,我叫几个人一起去看看。”

他转身招呼沈祁、刘善书、沈国强,还有隔壁小麦研究所的方教授。

温宏昌现在配有公车,但他为了表示亲近,特意骑了辆老式自行车过来。

众人各自跨上自己的二八大杠,顶着凛冽的寒风,骑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刺骨的寒风刮得人脸颊通红,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

有了市里提供的办公场所,不管条件如何,至少以后有了落脚的地方。

如果一切顺利,下个月或许就能出版第一期期刊,最晚也不会超过下下个月。

一行人跟着温宏昌,穿过热闹的报社,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巷子里行人稀少,又因为刚下过雪,路面泥泞不堪。

没等其他人抱怨,温宏昌已经下车,推着自行车,语气带着几分歉意:“这里的环境可能稍微差了点。”

“但里面的房子还不错,基本能满足办公需求。”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你们的期刊办得好,以后我会尽量帮你们争取更好的办公场地。”

“现在市里的条件也比较紧张,希望你们能理解。”

沈祁连忙摆手,语气感激:“书记,您能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现在还帮我们解决了办公场地的问题,我们只需要专心搞好期刊内容就行了。”

“要不是您,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找地方呢!”

沈国强也附和道:“只要能遮风挡雨,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沈书记您放心,到时候后勤工作包在我们身上!”他拍着胸脯保证,“教授们基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来这边可能不太方便。”

“我们这些做后勤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办公环境差点儿对我们影响不大。”他笑着说道,“大不了多起来走动走动,还能锻炼身体!”

温宏昌很欣赏这群人的务实精神,不提过分的要求,能吃苦耐劳。

这种精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实在难能可贵:“你们要是跟我提各种各样的条件,我可能还会有些心烦。”

“现在看到你们这个状态,我心里反而有些惭愧啊!”他感慨道,“你们都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不畏惧工作条件的艰苦。”

“我们这些搞后勤的,反而没能给你们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将心比心,当张靖他们没有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反而能够体谅自己的难处,温宏昌由衷觉得,他们都是难得的好同志。

如果从个人情感出发,他更愿意将有限的资源倾斜给张靖他们。

众人一边闲聊,一边继续前行,又拐了几个弯,终于走出了狭窄的巷子。

眼前一片空旷,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段泥泞不堪的道路。

路的尽头,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栋破旧的房子。

房子很大,但窗户很少,显得阴暗潮湿。

在房子前面,是一座大型纺织厂。

温宏昌指着那栋房子介绍道:“这房子是纺织厂腾出来的,以前是仓库,用来存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

“后来纺织厂扩建,加上报社也要搬迁,这里就空置了下来,已经四五年没人用了。”他补充道,“这里的窗户可能少了点,但整个建筑结构没什么问题。”

张靖仔细打量了一下房子,点点头:“看着没什么大问题,我们先进去看看。”

“只要房子还算结实,就在这里办公也不错。”他笑着说道,“我们做学术期刊的,对办公地点要求不高。”

“只是邮局那边,可能需要温书记您打声招呼,如果有人给我们寄论文什么的,一定要及时送过来。”

温宏昌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这个肯定没问题!工作环境上没办法给你们做到最好,但这种小事我肯定给你们解决!”

门打开后,一股尘封已久的霉味扑面而来。

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显然很久没人打扫过。

铁门已经锈迹斑斑,地上也落了一层厚厚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