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暗流涌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006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依您看,倘若真到了那一步,凭农协那帮人的德行,他们会不会在背后使绊子?”

温宏昌听得格外专注,也愈发感到惊讶,脱口而出:“真没想到,你在这件事上考虑得如此深远,顾虑得如此周全,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张靖却摇了摇头,沉声道:“温书记,并非我思虑过深,目光长远。而是只要咱们的期刊办得出色,做到那一步是必然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一旦期刊发展到那个高度,就必须确保内部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能够秉公办事。”

“但很明显,农协那帮人,大概率是做不到的。他们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农业科研人员,一群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往后若是让他们去验证论文的真伪,恐怕连足够的人手都凑不齐。您说,他们为了找到足够的人手,会做出什么事来?”

温宏昌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张靖所言极是,农协虽然也与农业相关,但的确缺乏专业的科研队伍。

他们所谓的科研人员,大多是一些挂名之辈,平日里根本不在农协办公。

如果他们要寻找足够多的科研人员来论证那些论文,恐怕只有两种途径:要么花费重金聘请,要么采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威逼利诱。

温宏昌越想越感到纠结,他深知张靖是故意将这些利害关系摆在自己面前,从而引发自己的疑虑。

但不得不承认,张靖所说的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句句在理。

张靖始终暗中观察着温宏昌的神色,见他面色凝重,心中已有了七成的把握。

此时此刻,不宜再多说什么,而是要留给温宏昌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权衡利弊。

很多时候,自己想出来的结论,往往比别人告知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因为大多数人更加坚信自己推导出的结果,而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观点。

倘若别人直接告诉他一个正确的答案,他反而会怀疑对方是否另有图谋。

“咚咚咚!”

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打破了室内的沉默。

“请进!”温宏昌回过神来,沉声说道。

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推门而入,恭敬地说道:“温书记,咱们该出发了,再晚恐怕就赶不上了!”

温宏昌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随即起身,对张靖说道:“张靖,你说的这些问题,我都会认真考虑的。但现在还不能给你任何明确的答复,需要给我几天的时间来仔细斟酌。”

张靖见状,也跟着站起身来,他原本还想再多争取一些时间,便缓缓说道:“温书记,无论您最终是否选择支持我们,都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一番。”

“如果您最终选择了支持农协,我可以放弃任何名头,甚至可以不参与期刊的任何工作。但请您为那些一开始就支持期刊的专家和教授们考虑一下,切莫寒了他们的心啊!”

温宏昌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地说道:“我明白,你放心吧!”

他略作思忖,接着问道:“你现在住在哪里?有没有方便联系的电话号码?”

张靖如实回答道:“我暂时住在老丈人家里。”

温宏昌“哦”了一声,继续追问道:“你老丈人是农大的教授?请问他叫什么名字?”

“沈祁!”张靖毫不犹豫地报出了老丈人的名号。

温宏昌点了点头,说道:“好!我记住了,如果我有了最终决定,会让人打电话到农大找你们,或者直接让我的秘书去农大找沈教授。”

张靖见事情谈得差不多了,便适时地提出告辞:“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

温宏昌目送着张靖离开,转头对刚刚进来的男子说道:“小孙,你去帮我查一下这个张靖的底细,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听过。”

小孙闻言,立刻应道:“好的,书记。对了,省里不是下达了一个试验村的项目,让我们市里牵头负责吗?”

“这个项目是由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的,当时似乎有人推荐了张靖担任试验村的村长。”

温宏昌微微一怔,问道:“这个张靖有什么背景吗?”

小孙摇了摇头,如实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当时我并没有过多关注此事,要不我现在就去查一下?”

温宏昌略作思考,说道:“去查查也好,看看这个张靖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若有所思地补充道:“能在省里有关系,还能成立试验村,怎么可能与农协毫无瓜葛呢?”

这个世界其实很小,越往上层走,圈子就越小。

无论是试验村还是农协,都是身处农业这个圈子里,按理说,张靖既然能在省里拥有如此深厚的关系,那么与农协那边肯定也有熟人才对。

怎么会闹到自己这里来呢?

他们私底下早就应该商量妥当才是啊!

难道是张靖不愿与农协的人同流合污?

又或者张靖与农协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冲突?

虽然一时之间无法想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但这个消息确实让温宏昌对张靖的好感减少了几分。

在张靖说完那些话之后,他心里其实已经更加倾向于张靖了。

若非顾虑到农协背后强大的影响力,他或许会当场答应张靖的请求。

而现在,他对张靖的信任大概只剩下六分了。

小孙补充道:“书记,我隐约记得,他的关系似乎主要在哈市农大,与省里那边并没有太多的牵连。”

“省里下达这个指示的时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只是要求我们尽快成立试验村,为农村寻找一条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张靖回到家中时,沈祁也刚好下课回来,见到张靖,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今天谈得怎么样?成功的可能性大不大?”

对于此事,张靖还是抱持着比较乐观的态度,他笑着说道:“问题应该不大!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情况,这两天应该就会有确切的消息传来了。”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担忧地说道:“我觉得最大的变数,可能就是农协。”

沈祁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农协的确比较麻烦,他们既不懂技术,又想要占据这个名头。”

他略作思忖,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咱们退一步,允许农协也加入进来?”

张靖其实也曾考虑过这种可能性,但他摇了摇头,说道:“爸,让他们加入进来,恐怕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