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期刊难?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37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农研院的胡院长,已经提前跟我打过招呼了。”一位声音浑厚的长者,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深邃地望着眼前的年轻人,缓缓开口道。
“农业这块,我个人还是相当关注的。不过要说那些过于专业的技术问题,说实话,我了解得不多。”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用词,“我也不是学农出身,那些太过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你大可不必跟我细讲。”
他抬手示意了一下,继续说道,“你就直接跟我说说,你们具体想做什么,需要我提供哪些方面的协助,以及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和效果,这些就足够了。”
站在他对面的张靖,神情沉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温书记,您应该知道,学术期刊这种形式,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了。”
他似乎预料到对方可能会有的疑问,紧接着补充道,“当然,我也明白,国外有的东西,并不代表就一定适合我们。但在某些层面上,学术期刊对于科学发展,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而且,学术期刊这东西,其实就跟我们平时看的报纸差不多。”张靖打了个比方,“只不过,期刊的内容比报纸更加专业、更加深入。”
他继续解释道,“文盲看不懂报纸,是因为他们不识字。而普通人看不懂专业期刊,则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温书记,抛出了一个问题,“温书记,对于报纸这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温书记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你这个比喻,倒是颇为贴切,也比较容易理解。”他坦诚地说道,“说实话,一开始他们跟我说你要来的时候,我心里还想着,你至少也得有三四十岁了吧。”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他们之前就跟我提过,说你年纪不大。我当时觉得三四十岁已经算年轻有为了,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温书记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我还真有点好奇,你是怎么把那些个专家教授,给聚拢到一起的?”
张靖闻言,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其实,所有的专家教授,都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他语气坚定地说道,“他们都渴望着我们国家的农业,能够得到飞速的发展。”
“对于学术期刊的好处,他们心里其实都非常清楚。我一开始跟他们提到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都是同一种态度。”张靖模仿着那些专家的语气,“他们都觉得这东西是好,但想要做成,实在太难了。”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因为缺乏官方的支持,想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确实困难重重。”
两人一边交谈着,一边来到了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门前。温宏昌停下脚步,伸手推开了房门,“你也不用拐弯抹角地给我灌迷魂汤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这些专家教授都觉得好,你得跟我说清楚,这东西具体好在哪些地方。”
他转过身,目光紧紧地盯着张靖,“你要是说不清楚,我是不可能轻易支持你的。”说完,他率先走进了办公室。
张靖紧随其后,走进房间,沉声说道:“期刊最大的好处,就像包子一样,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迅速地传递到每一个研究人员手中。”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现在我们全国,有数不清的研究单位,都在参与农业研究。”
“光是农业方面的研究,我估计就有大大小小上千家单位在进行。”张靖语气肯定,“甚至有可能达到几千家。”他伸出手,比划了一下,“这么多研究单位,都在各自埋头研究自己的技术,其实有很多技术,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只是这些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温书记您知道拼图游戏吗?”张靖突然转换了话题。
温宏昌点了点头:“知道,你说!”
张靖的眼神变得更加明亮起来:“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可以看作是一块拼图。”他进一步解释道,“小的研究成果是小拼图,大的研究成果则是大拼图。”
“很多时候,大拼图是需要用小拼图来组成的。”张靖顿了顿,继续说道,“有时候可能会发生一种情况,就是某个比较大型的研究项目,只差最后一块小拼图,就能够成功。”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而这一块小拼图,可能就在某个小城市的研究室里,这个研究结果已经出来了,但因为他只是一个小结果,就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也没有完全公开。”
“这就导致这个大型研究项目,一直无法取得突破。”张靖总结道,“说白了,就是我们现在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差。”他加重了语气,“而学术期刊,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温宏昌听完张靖的解释,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你说的这个理由,确实非常动人,也很有说服力。”他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如果你早来一个星期,听完你这番话,我可能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你。”
他解释道:“但前些日子,有农协的人来找过我,他们也跟我说了类似的话,可他们还跟我说了另外一番话。”
温宏昌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学术期刊,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们国家的科研进度,也能节省一定的成本。”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但如果我们的所有技术,都发表在你的学术期刊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别人只要拿到我们的学术期刊,就能掌握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张靖,“从而能够精准地阻扰我们?”
张靖闻言,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温书记,是谁跟您说的这些?”他反驳道,“现在我国的农业研究,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无数的科研人员,都在全力以赴,想要把我们国家的农业研究水平给追赶上去。”
“可这个差距,依然客观存在。”张靖有些激动,“这根本就……”
温宏昌抬起手,制止了张靖继续说下去,“等一下,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他语气平静地说道,“但是,我们说的东西,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你说的是国外窃取我们的研究成果,拿回去自己用。”温宏昌解释道,“我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我跟你的看法基本一致。”
他进一步解释道,“国外目前还没有必要来窃取我们的研究成果,然后替代他们现有的研究基础。”温宏昌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担心的是,别人知道我们的研究进度以后,会用各种手段,阻挠我们的科研进程。”
张靖听到这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可笑:“温书记,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他反驳道,“我们国家跟国外,基本上没有太多技术上的往来。”
他继续说道:“也不存在他们在技术上封锁我们。因为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完全对外开放,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张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现在是我们想尽办法,要从国外拿到他们的研究论文,然后进行翻译学习。”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他们想要阻挠我们的研究,”张靖摇了摇头,“恐怕他们都没有这么多的手段。”
温宏昌闻言,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张靖,语气严肃地问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张靖对于现在官方的领导,并不是特别熟悉,因为等到张靖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现在很多领导,都已经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