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浪子回头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88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曾经,张靖动辄拳脚相加,仿佛暴力是他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那是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无奈,也是对生活无力的宣泄。城里乡下,家暴事件屡见不鲜,仿佛成了某种难以根除的陋习。
过去,每当拳头落在沈雯雯身上,张靖的心里并非没有悔意,只是那该死的自尊心,像座大山般压得他喘不过气。错了就是错了,可他偏要装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仿佛认错就会让他颜面扫地。
上一世,沈雯雯的遭遇彻底改变了他,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洗刷掉了他性格中的戾气与蛮横,让他懂得了珍惜与责任。
尽管沈祁心中仍有芥蒂,但他更明白,如果女儿能与张靖好好过日子,哪怕日子过得清贫些,也胜过孤身一人。过去,他恨不得女儿立刻离婚,那是因为张靖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如今,他心中的天平,正在一点点地发生倾斜。
沈祁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灵珺啊,我知道你是个要强的孩子,不愿给爸增加负担。但有些话,爸还是得说清楚。”他顿了顿,浑浊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无奈,“当初你执意要嫁给张靖,爸拗不过你,随你去了。”
他语气一转,变得坚定起来,“但在我们沈家,嫁出去的女儿不是泼出去的水。受了委屈,就回家!凭你的聪明劲儿,在家补习两年,参加高考,也能考上个大学。爸再养你三五年,不成问题!”他语气放缓,带着一丝期盼,“要是你愿意和张靖把日子过下去,我现在也不反对。你刘伯伯和我说了不少,我相信他。我不求张靖能有他说得一半好,只要他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不欺负你,我就能接受他。”
这番话,是沈祁最大的让步,也是他对女儿深沉的爱。
沈雯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之所以一直不肯离婚,并非对张靖毫无感情,而是心中还残存着一丝希望。同时,她也不愿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爸,我知道,你放心吧,张靖他会做好的。”沈雯雯极力为张靖辩解,希望父亲能看到他改变的决心。
沈祁目光复杂地看向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叹息道:“希望如此吧。”
前世的张靖孑然一身,早已习惯了自己下厨。这些年来,他不断尝试新的菜品,厨艺也日渐精湛。尽管他从未刻意钻研,但数十年的经验积累,早已让他对烹饪驾轻就熟。
不到一个小时,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便已准备妥当。
“灵珺,吃饭啦!”张靖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他将一道道菜端到餐桌上,动作熟练而利落。
“张靖,你这手艺真不错啊!都赶上大厨了!”刘善书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张靖却显得很谦逊,他有自知之明,“刘伯伯,您就别夸我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清楚。”现在的大厨,哪个不是经过专业培训,拥有星级酒店的水准?他那点手艺,跟人家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沈祁对张靖依旧不太顺眼,即便张靖的回答还算得体,他还是忍不住挤兑了一句:“行了,吃饭吧!这些年估计你也没下过几次厨房。”
刘善书见状,连忙替张靖说话:“老沈,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刻薄了?”
沈祁不满老友帮着张靖,反驳道:“我哪儿刻薄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张靖主动倒酒,语气诚恳:“是,以前确实做得少,让灵珺吃了不少苦。”
沈祁毕竟是教授,见张靖如此谦逊,处处避让,也不好再说什么。
众人落座后,刘善书继续为张靖开脱,主动将话题引到种子上来:“张靖啊,你上次说小麦可能存在2B染色体,这种染色体可能含有抗病基因?”
小麦的2B染色体上,确实存在着一个名为tasttb-2b的基因,直到2021年才被证实具有抗病性。而2B染色体的发现,也是在2017年研究B染色体时才取得的突破。
张靖曾亲身参与过这些实验,确定其真实性,相关的研究报告也经过了权威期刊的审核。
沈祁闻言,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不屑:“一派胡言,全是凭空猜测。”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张靖竟然声称小麦种子中存在着一种闻所未闻的2B染色体,并且其中一段基因还具有抗病性,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刘善书却帮着张靖说话:“老沈,我觉得张靖说得很有道理。任何研究,最初都始于推理、猜测和实验嘛。如果连个方向都没有,还谈什么科研?张靖的这些思路,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不少启发。”
沈祁依旧坚持己见:“胡乱猜测,很可能会误导我们的科研方向。”
尽管嘴上如此说着,沈祁的心中却充满了震惊。因为张靖对种子的基本常识和结构都了如指掌,脱口而出的专业术语精准无比,这些知识储备,甚至连一些在校大学生都难以企及。沈祁很清楚,张靖在农业方面的知识,至少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平。
若是张靖口中的那些“猜测”最终被证实,那他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水平,甚至足以胜任院士的头衔。放眼世界,也能跻身顶尖科学家之列。
张靖并没有与他争辩,只是默默地听着。
一顿饭下来,沈祁越发感到震惊,张靖在农业领域的造诣之深,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现有的专业知识早已掌握得炉火纯青,剩下的,就是在未知的领域中不断探索。然而,探索未知领域,就像是盲人摸象,只能凭借感觉和推测。但张靖给出的建议、指出的方向,以及他所提出的各种依据,都让沈祁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
沈国强更是震惊不已,他作为沈祁的助手,负责一些研究方面的工作,其专业水平自然远超普通的大学生。1977年下半年,国内恢复了高考制度,到1981年,才逐步确立了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体系,进而形成了高职、本科、研究生等高等教育格局。以沈国强现在的知识储备,至少也达到了博士在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