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初显锋芒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388更新时间:25/09/14 02:01:21

“咦?”
刘彦青这才来了些许兴致,抬眼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小同志,听你口音不像是城里人,莫非也是学农出身?”
“主任说笑了,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张靖憨厚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这次实验失败的关键,在于二氯喹啉酸的配比失衡,寻常的除草剂中,二氯喹啉酸的占比通常在百分之五左右,一旦超出这个阈值,便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可逆转的药害。”张靖语气平淡,却一语中的,道破了实验失败的症结所在。
“哦?你竟然真的懂行!”刘彦青闻言,略感诧异。
这次的实验,说白了就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基本功,答案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眼前这位自称农民的年轻人,又是从何得知?
刘彦青的神色认真了几分,但转念想到他方才夸下海口,说什么要研究复合肥,嘴角又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轻蔑的笑意。
“小同志有这份雄心壮志是好事,但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复合肥吗?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搞出来的。”
“别说是首都那些顶尖的农科院,就算是美利坚,他们的复合肥技术也算不上成熟,你竟然妄言要搞搞?”
面对刘彦青的质疑,张靖并没有动怒,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刘主任,实不相瞒,我在复合肥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目前只差最后的实验验证阶段了。”
“哈哈!好,好得很!”刘彦青被张靖的自信逗乐了,索性想看看他到底能折腾出什么名堂,于是半开玩笑地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你这所谓的复合肥,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张靖自然明白刘彦青话语中的揶揄之意,心中暗暗一笑,面上却不动声色,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的复合肥,土壤改良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并且能够显著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其产量成倍提升。”
“……”
这下,刘彦青彻底绷不住了,心想这小子吹牛也不打草稿,简直是口出狂言!
“美利坚的复合肥,改良率也不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你这牛皮吹得震天响,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刘彦青嗤笑道。
“我说的句句属实,绝非信口开河……”
“行了,行了!”刘彦青摆了摆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是不是大话,一试便知!今天我就给你这个机会,让你放手一搏,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玩意儿。”
说着,刘彦青叫来身后的一名女学生:“小溪,你带他去研究室,全程盯着他,别让他把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给弄坏了!”
“我等着你的实验结果!”刘彦青说完,便不再理会张靖,转身离开了。
“……”
研究室内,张靖一头扎进了实验中,各种试剂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精确地调配、混合。他一丝不苟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全神贯注,仿佛与整个实验室融为了一体。
整整一个下午,张靖都在忙碌着,直到夕阳西下,才终于完成了复合肥的制作。
望着手中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成果,张靖的眼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有了这复合肥,无论是献给国家,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还是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下海创业,都将拥有巨大的优势。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复合肥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
“张……张哥。”
一直默默注视着张靖的小溪,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做的这个复合肥,能不能分我一点?”
从张靖进门的那一刻起,她就对这个神秘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看到他做实验时那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以及写下的那份熟练无比的成分表,更是让她感到不可思议。
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到农民的影子,反而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学究。
“当然没问题。”张靖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小溪的好奇和渴望。
随后,张靖主动找到了刘彦青,将复合肥的配方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刘彦青作为化肥厂的技术骨干,拥有着敏锐的眼光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通过他,才能更快地让自己的技术进入上层领导的视野,从而得到重视和推广。
“刘主任,期待我们下次的见面。”
说完,张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刘彦青凝视着他离去的背影,默默地摇了摇头,然后漫不经心地将手中的配方扔进了垃圾桶。
……
趁着天色还未完全暗下来,张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白县杂志社。
他之所以要将复合肥献给刘彦青,是为了能够引起上层领导的重视,从而有机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之所以要来白县杂志社,则是为了能够先赚取一些生活费用。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龙国的农业和科技生产力都相对落后,想要发展,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因此,文献翻译这个技术工种,开始变得炙手可热,供不应求。
而像白县杂志社这样的小型机构,虽然规模不大,但每天也有大量的期刊文献需要翻译,因此,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走进杂志社,只见宽敞的大厅内,坐着一个身材略微发福的中年男人。
张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您好,我叫张靖,听说咱们杂志社需要翻译人员,所以想来试试。”
“哦?”男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连忙起身相迎:“同志,你精通哪国语言?”
“英语。”张靖谦虚地回答道。
其实,前世的他作为一名高知识分子,精通八国语言,但如今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还是选择藏拙为妙。
“好好好!”男人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堆满了笑容,热情地邀请张靖坐下:“那……咱们先简单地测试一下,看看你的水平如何?”
“没问题,我随时都可以开始。”张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我看你的年纪应该比我小,就叫我林斗吧!”林斗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的柜子里抽出一篇外文杂志,递给张靖。
“像这样的杂志,你能翻译吗?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林斗问道。
张靖接过杂志,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心中便有了大致的判断。
“30……”
“30天?”林斗一听,顿时有些泄气,原本还以为来了一位翻译天才,没想到速度竟然如此之慢。
“29。”
“28。”
“27。”
“……”
“2。”
“1。”
这本杂志对于张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几乎是一目十行地扫过,然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口述翻译内容。
林斗听得目瞪口呆,连忙找出事先准备好的翻译版本,开始逐字逐句地对照。
结果让他震惊不已,张靖的翻译不仅准确无误,而且在个别语句的处理上,甚至比他手中的版本还要更加流畅、地道。
直到张靖将整篇杂志全部翻译完成,林斗都还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好好好!真是没想到,咱们白县竟然还隐藏着你这样的人才!”
林斗激动地说道:“小同志,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只要你愿意来,我随时都欢迎。”
“越快越好!”张靖迫不及待地问道:“不知道咱们杂志社的稿酬标准是怎样的?”
“是这样的。”
林斗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道:“同志你的翻译水平确实很高,但咱们杂志社实行的是阶梯稿酬制度,前期千字只有5毛钱,只有当你的翻译字数达到10万字以上时,才能提升到千字1块钱。”
张靖闻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林哥,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您多给我安排一些翻译任务吧。”
“没问题,这绝对没问题。”林斗爽快地答应道,毕竟像张靖这样的翻译人才,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是……如果你想把杂志带回家翻译的话,需要交纳一定的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