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二胎阴谋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02更新时间:25/09/14 02:01:19
李桂芬斜眼瞟了陈幕一下,压低声音咕哝着:“张神医都不敢打包票能治好,这来路不明的神棍能顶什么用?”
龙树林也偷偷瞄了陈幕一眼,硬着头皮凑到龙傲天身边,低声道:“爸,如果小丽的脸真治不好,您就答应我们生个二胎吧。不然,小丽以后要是嫁不出去,咱龙家的家产以后给谁继承啊?”
他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而且,你也看到了,小丽的脸现在变成这样,还不一定能嫁出去呢。到时候肯定要弟弟来照顾她,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你……”龙傲天脸色铁青,捂着胸口,一副被气得快要背过气去的模样。
龙树林却像是没看到一样,仍然喋喋不休地恳求龙傲天同意他们生二胎的计划。
龙傲天恨铁不成钢地瞪了龙树林一眼,最终还是深深地叹了口气:“我这个老头子,是管不了你们了。这样吧,要是小丽的脸能被治好,你们就必须好好待她。要是治不好,我就准许你们生二胎。”
这话一出口,龙树林夫妇俩顿时喜形于色。
李桂芬更是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爸,谢谢您的理解!”
“是啊,爸,不管小丽能不能治好,我们都会好好疼爱她的!”龙树林也乐得合不拢嘴,他朝思暮想的事情,终于要实现了。
看着这夫妻俩喜不自胜的模样,龙傲天脸上却布满了愁云。他太了解这两个人的德行了,现在说得好听,真要有了二胎,小丽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和冷落呢。
可是龙傲天也真的没办法了,他已经这把年纪了,对于龙家的事情,也是有心无力了。
陈幕将龙树林夫妇的丑态尽收眼底,眯起了眼睛。他总觉得,这件事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中,恐怕另有隐情。
龙树林注意到陈幕正在打量自己,便也冷笑着看向他:“小子,你以为咱俩的事儿就这么算了吗?今天你要是能治好我女儿的脸,我可以饶你一条狗命。要是治不好,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
龙树林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却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仿佛笃定了陈幕根本没有这个本事。
龙傲天见状,走到陈幕身边,安慰道:“小兄弟,你放心,只要有我这个老头子在,这逆子就不敢对你怎么样。”
“龙老爷子,您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陈幕淡淡一笑,显得胸有成竹。
龙树林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在这龙家,有老爷子护着,他确实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出了这龙家,这小子又有什么能耐?他想弄死这小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至于自己女儿脸上的怪病……他敢肯定,陈幕绝对不可能治好。毕竟,这件事的内幕,只有龙树林自己心里最清楚。这小子非要趟这趟浑水,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没过多久,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龙树林箭步上前,打开房门。只见一位气质不凡的老者,手提一个古朴的木箱,站在门口。
老者身穿一套崭新的白色大褂,看上去大约有八十岁的年纪。他目光炯炯有神,扫视了一圈屋里的人,态度不咸不淡地问道:“谁是病人?”
“张神医!”龙傲天连忙迎了上去,态度恭敬至极:“病人是我的孙女,我是龙傲天,是之前我请您过来的。”
面对这位老者,不仅仅是龙傲天,就连刚才还趾高气扬的龙树林夫妇,也变得老实巴交起来,纷纷上前嘘寒问暖,恨不得把张神医当菩萨一样供起来。
这种情景在京城并不稀奇,因为京城里流传着这样几句谚语:一针定生死,张说你不行,阎王也难救。
这里的“张”,指的就是这位张神医。张神医一手精湛的针法,可谓是出神入化,妙手回春。
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治好了一百多名身患绝症的病人,以及八十多名患有各种怪病的患者。
京城各大豪门家族,只要家里有人生了重病,都会第一时间请张神医出诊。所有人对张神医都敬畏有加,没有人敢对他不敬。
这,就是龙家人对张神医如此恭敬的根本原因。
张神医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他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我时间很紧,直接带我去看病人吧。”
“好好好,张神医,这边请。”龙傲天连忙赶开了龙树林夫妇,亲自领着张神医来到了孙女龙丽刘的床前。
张神医坐下后,便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木箱,里面赫然摆放着一根根细小的银针。他随即聚精会神地观察起龙刘丽的脸,神色凝重地说道:“这姑娘的脸怎么溃烂得这么严重?这是让什么毒虫给咬了吗?”
“哎,说起来都怪我这个老头子,睡觉之前忘记关窗户,才让毒虫飞进来咬了我孙女。”龙傲天语气中带着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张神医听了龙傲天的话,微微点了点头,接着取出了几根银针,摊开在手掌心,看向龙刘丽说道:“小姑娘,躺下,老夫要给你治病了。这针扎下去会有点疼,你忍一下就好了。”
“嗯嗯!”龙刘丽乖巧地点了点头,双手紧紧地放在胸前。只是看到这么多人围在床边,她还是有些自卑地用手捂住了半边脸。
张神医见状,轻声安慰道:“小姑娘,不用太紧张,等你这脸治好之后,就不用再遭受别人的异样眼光了。”
说完,张神医便将一根根银针扎进了龙刘丽的脸庞。随着所有的银针都扎进龙刘丽的脸上之后,他又取出了一根金黄色的长针。
行针之前,张神医看向龙傲天,说道:“老夫行医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严重的毒虫咬伤。能不能治好,老夫不敢打包票,只能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你要是信得过老夫,就治;信不过,你可以另请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