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叛徒?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57更新时间:25/09/14 02:01:15

“严师,您若是在咱龙国寻师问道,便是拜再多的名师,我也绝无二话,可您偏偏要拜那寒国的金炳国为师,这可就怪不得我严某人要翻脸不认人了!”

严鸿文语气激昂,话语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愤慨。

“严老这话,我可不敢苟同。”

曹建平寸步不让,反驳道:“如今都什么年代了?世界一体化乃是大势所趋,中医自然也不能闭门造车。”

“唯有打破国界,才能真正将中医推向世界舞台。所以,我拜哪国人为师,又有何不可?”

曹建平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这么一套歪理邪说,竟自以为他的所作所为,是在为中医走向世界添砖加瓦。

“中医无国界?我严鸿文有!而且,即便中医走向了世界,它的根,它的源,永远都在我们龙国!”

严鸿文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济宝堂的众人深受感染,纷纷挺身而出,齐声声援道:“严老说得对,中医无国界,但我们有!”

“呵呵。”

面对着群情激奋的众人,曹建平只是轻蔑地笑了两声,不屑一顾:“我看你们分明就是嫉妒我有这等天赐良机!”

“谁会嫉妒你这种数典忘祖的卖国贼!”

众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呵呵,随便你们怎么说吧!”

曹建平全然不在意,仿佛所有的谩骂和诋毁,都不过是庸人对他才能的嫉妒。在他看来,若是换作他们身处自己的位置,恐怕只会更加卖力地跪舔吧!

徐达看着眼前这个已经彻底不要脸皮的昔日同窗,忍不住出声训斥道:“曹建平,想当初,老师待你何等不薄?竟将鬼门针法倾囊相授,你就是这样回报老师的吗?”

“看吧,我就说你嫉妒了!”

曹建平轻蔑地瞥了徐达一眼,阴阳怪气地讥讽道:“我知道,当初严师将鬼门针法传授于我,让你们这些同窗艳羡不已。”

“但这都是我凭自己的本事争取来的,谁让我天资聪颖呢?如果我和你们一样平庸无能,严师又怎会将鬼门针法传授给我?顶多就是教个一两针罢了......”

“曹建平!”

徐达怒不可遏地打断了他的话,满脸愤怒地说道:“我承认我的天赋不如你,但我绝不会像你这般,毫无感恩之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不必与他多费口舌。”

这时,严鸿文缓缓开口,冷冷地扫了曹建平一眼:“不是要斗针吗?开始吧!”

“哈哈,严师,我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曹建平自信满满地大笑一声,转头看向徐达,问道:“场地都布置妥当了吗?”

“哼!”

徐达黑着脸,一言不发。

严鸿文语气平静地说道:“两个独立的房间,各置有一具医用人体模型,你我二人分别施针,限时十分钟。”

“十分钟后,各自阐述所施展的针法要点、原理,以及入针手法等细节。”

按照常理,正规的斗针比试,需要至少三名中医协会的成员在场担任裁判。但如今条件有限,而且有些事情,双方都心照不宣,所以一切从简。届时通过阐述原理,也能大致分辨出孰优孰劣,若是有人执迷不悟,强词夺理,那也无可奈何,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争的,不过就是一口气罢了。

规则既定,严鸿文和曹建平各自进入一个房间,里面摆放着人体模型,以及各种针灸器具。

其余众人则在外面静静等候,气氛压抑而沉闷。

济宝堂的众人,以徐达为首,对金炳国带来的那几个寒国弟子怒目而视,极度不待见。

金炳国却老神在在地端坐在一条长凳上,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

两人几乎同时从针灸房走了出来,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其实以他们二人的医术水平,施针根本用不了十分钟。但严鸿文为人沉稳,深知针灸不可急于求成,即便面对的只是一具人体模型,也要认真对待。

而令众人颇感意外的是,曹建平竟然也没有提前出来。

由此可见,曹建平虽然毫无感恩之心,厚颜无耻,但想要战胜严鸿文的决心,也是极其强烈的。

“严师,您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所以请您先移步到我的房间吧!”

一般来说,这种斗针比试,越往后揭晓的,越是压轴。通常都是由长者在后揭晓,以示尊重。

曹建平嘴上说着客套话,看似谦逊,实则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严鸿文震惊错愕的表情。

众人跟随曹建平进入针灸房。

当看清那具人体模型上的施针时,徐达的眼神骤然一凝,怒声斥责道:“曹建平,你竟然还有脸施展鬼门七叩刺!”

“呵呵,这套鬼门七叩刺针法,乃是严师亲手传授于我的,我只有用这套针法击败严师,才算赢得堂堂正正!”

曹建平轻笑着,眼角余光不时扫向严鸿文,想要捕捉严鸿文脸上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丝情绪波动。

但严鸿文的脸上,却平静如水,没有丝毫表情。

曹建平并不着急,走到人体模型旁边,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我所施展的这门针法,名为鬼门七叩刺。”

“第一针,石关,位于上腹部,脐中上三寸,前正中线旁开零点五寸,直刺一点八寸,入针时需注意......”

“第二针,灵墟,位于胸部,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二寸,斜刺零点九寸入针,入针时需注意......”

曹建平一针一针地详细介绍,从穴位定位到入针的角度、手法,以及穴位之间的关联原理,讲解得事无巨细,头头是道。

济宝堂的众人,虽然对曹建平的行为十分不齿,但还是悄悄地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着。

就连徐达,也在心里默默地背诵着。

奇针之所以被称为奇针,绝不仅仅是简单地确定几个穴位那么简单。

像这套鬼门七叩刺,虽然只有七个穴位,但记住它们并不难。只要稍有中医知识储备的人,都能准确地找到这几个穴位,并成功入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