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要钱?给钱?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343更新时间:25/09/14 02:00:41
对于黎汐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绝佳的机遇。经她这么一运作,董申煜在旁人眼中的形象,瞬间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一个背后站着一掷千金、只为扶贫的超级富豪。
这种形象,在那些追名逐利之徒眼中,简直比香饽饽还要诱人。
即便,董申煜的钱有着严格的用途限制,只能用于扶贫项目,无法挪作他用。
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这依然是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矿。
毕竟,董申煜在扶贫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与当地的工作人员打交道。
哪怕他只是不经意间从指缝里漏出那么一点点,落到他们手里,那都足以让他们一夜暴富了。
这次,黎汐为他推荐的目的地,是东三省的襄平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小县城。
说它穷吧,倒也不是那种揭不开锅的赤贫;说它富吧,又看不到任何发展的希望。
这些年来,襄平尝试过无数种方法,试图重振经济,摆脱困境。然而,从结果来看,这些努力都只是在白白浪费资金,毫无成效。
一番折腾下来,襄平县的经济状况反而每况愈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直线下降。
可令人费解的是,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却出奇的高涨。
说到这里,黎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揶揄的笑意。
自从两人坦诚地交流过关于造物主的事情后,他们之间便只剩下了纯粹的友谊。所以,她调笑的对象并非董申煜本人,而是那虚高的幸福指数。
关于这一点,董申煜不禁联想到了京城。那里虽然高楼林立,繁华无比,却没有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街头小摊和热闹夜市。整个城市,仿佛都只是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而存在。
在这样的地方,普通百姓根本没有生存的活路。可是,那里的幸福指数却依然高得吓人。
因为,所谓的幸福指数,归根结底不过是地方政府花钱包装出来的一件华而不实的东西罢了。
把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这些表面功夫上,真正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自然就捉襟见肘了。
城市出现这种反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董申煜并没有想太多。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襄平脱贫致富,而不是去探讨地方政府的工作方式。
很快,他便登上了飞往襄平的飞机。
飞机平稳降落后,早已有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机场等候迎接。
董申煜对着众人微微点头示意,然后便规规矩矩地上了车。
这是一辆款式老旧的别克GL8商务车,堪称是政府部门的标配公车,非常适合领导出行。
前来接机的一共有三个人:一个长相清秀的年轻女孩,看上去像是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生,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风尘气息,让人觉得她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臃肿,挺着一个啤酒肚,是这次接待团队中级别最高的领导;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跟班,身材瘦弱,面容油腻,负责开车。
上车之后,那个中年男人便开始对董申煜阿谀奉承起来:“这位小兄弟,一看就是气宇轩昂,绝非池中之物啊!”
董申煜不动声色地接受了他的恭维,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他们接下来的话。
“其实,我们襄平县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各方面的发展都还算不错,就是有点缺钱。”中年领导笑眯眯地说道。
董申煜听了,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毛。
“我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每个地方的官员跟我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的。”他淡淡地说道。
“缺钱,谁又不缺钱呢?我也缺钱啊!如果光说一句缺钱就能解决问题,那我也不需要亲自跑这一趟了,直接等着国家拨款不就行了吗?”
“带我去现场看看吧。等我对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再做决定。”董申煜语气平静,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前面开车的那个三十多岁的大叔,听到董申煜这么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坐在他身边的那个年轻女孩,也努力地憋着笑,肩膀微微颤抖。
董申煜并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说完这句话后,他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他根本不需要在意当地官员心里在想些什么。毕竟,对于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
之前去的几个城市,一开始的时候,即便是有黎汐的介绍,当地的官员依然对他不以为然。
原因很简单,董申煜实在是太年轻了。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他正值精力充沛、干劲十足的黄金年龄。
可是,对于政府这种追求稳定、讲究资历的机构来说,董申煜现在的所作所为,只能用“不够稳重”四个字来概括。
被董申煜这么毫不客气地怼了一句之后,那个大腹便便的中年领导也丝毫不恼,依然笑呵呵的,仿佛一个弥勒佛。
“我当然知道您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觉得,我把情况说得太轻松了。可是,我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官员不一样。”中年领导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董申煜抬眼瞥了一眼,看到中年领导脚上穿着的那双皮鞋,已经非常破旧了,而且鞋底沾满了厚厚的泥土。
那种泥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粘住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深深地渗入到鞋子的纹理之中,才形成的。
“其实,您说要去现场考察,无非就是觉得,我对现场的情况不够了解。但实际上,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我家姑娘孝顺,给我买了一个智能手表,上面显示,我今年已经走了四百多万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炫耀似的把手腕上的手表递给董申煜看,眼神中带着一丝骄傲。
董申煜接过手表,仔细地看了看上面的步数。
今年才过了不到二百天,也就是说,平均下来,他每天都能走两万步以上。
董申煜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四个人的车,一路疾驰,直接开向了位于襄平县郊区的一家工厂。
这里既是许多工人的住所,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场所。
中年领导坐在车里,指着窗外的景象,说道:“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
没等董申煜发作,他赶紧解释道:“我还真没说错。这家工厂已经负债三年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没有任何效益,工人们也经常领不到工资。但是,这家工厂的老板心肠特别好,一直坚持把工资发给这些员工。所以,大家平时在工厂里,除了打牌就是打麻将,根本没人认真工作。”
“结果到了今年,你也知道,经济形势不好,工厂老板实在是没钱了,发不出工资,最后竟然选择了跳楼自杀。工人们没了活路,就来政府门口讨薪,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董申煜点了点头,然后打开车门走了下去。他看到两拨人正在工厂门口聚集。一部分人,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玩得不亦乐乎;另一部分人,则举着白色的条幅,在门口大声喊话。
“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冤有头债有主,我们的血汗钱一定要还给我们!”
等这拨人喊累了,就换打麻将的那拨人过来继续喊,然后打牌的人再来接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