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豪门夜宴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70更新时间:25/09/14 02:00:38
纵使时光荏苒,贾义替父偿债的风波已然平息数日,然而他所掀起的滔天巨浪,却丝毫不见消退之势。
恰恰相反,随着岁月的流逝,贾义已然从大炎帝国的网络红人,华丽蜕变为全球瞩目的现象级网红。
他超越了寻常富二代的范畴,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网络偶像,万众瞩目的焦点。
“雪雅,机会难得啊!要不要考虑认识一下我哥?我完全可以为你们牵线搭桥!”李双绘并未正面回应吴芊芸的问题,而是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作为朝夕相处的舍友兼闺蜜,李双绘对吴芊芸的内心世界可谓了如指掌。
这丫头就是一个以梅拉尼娅为人生偶像,精于算计的“鱼塘”管理者。
别看吴芊芸的“鱼塘”里游弋着无数的“鱼儿”,但那不过是她用来提升自身魅力的“小怪”罢了。
从来都不是吴芊芸真正渴望征服的终极BOSS。
时至今日,吴芊芸依然将自己最宝贵的“第一次”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出身寒微的吴芊芸深知自己最大的资本是什么,又怎会轻易让这份资本流失或贬值呢?
她将鱼塘里的无数“鱼儿”管理得井井有条,至今从未翻车,更不让任何一条“鱼”占到半分实质性的便宜。
毫不夸张地说,吴芊芸在拿捏男人心理、欲擒故纵方面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李双绘认为,或许只有这样的女人,才有机会接近她那位身价暴涨的哥哥,和她的哥哥贾义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拉锯战,从而让她与贾义的关系迎来破冰,最终得以动用贾义那庞大的人脉资源。
至于最初为何要一同询问宋诗序的意见,则是因为宋诗序实在太过耀眼夺目,而且与吴芊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若是能够成功说动宋诗序和吴芊芸一同“狩猎”她的哥哥贾义,那无疑是双重保险。
“霜卉,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你哥哥那样的人物,又怎么会看得上我呢?”
吴芊芸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婉拒了舍友兼闺蜜李双绘的邀请,也识趣地没有追问贾义为何会成为她血亲哥哥的真相。
每个人都有不愿与人分享的秘密!
打破砂锅问到底,绝非智者所为!
吴芊芸深知自己的定位,她清楚自己的目标是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男性。
即便她的容貌、身材、学业都堪称一流,但气质和家世却是她无法弥补的短板。
三流美女看脸蛋,二流美女看身材,一流美女看气质。
而气质往往是由环境熏陶出来的,很难通过后天努力塑造!
吴芊芸出身寒微,自然无法培养出牡丹般的高贵气质。
又因为她清楚自己的目标,很小就开始磨练自己的“养鱼”技能,因此也缺乏小白花或寒梅那般孤傲的气质。
吴芊芸自认为她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位二流美女,和曾经的梅拉尼娅相似。
吴芊芸的目标也与梅拉尼娅如出一辙,不把目光局限于同一年龄层的男性,因为同龄的优秀男性,他们的选择实在太多了。
梅拉尼娅在二十多岁时,选择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头,交往七年,最终成功登上“正宫”宝座。
虽然没有爱情,但却拥有了金钱和地位。
在交往期间,梅拉尼娅的交往对象身边从来不缺莺莺燕燕,但梅拉尼娅始终选择了隐忍。
哪怕在婚后,丈夫以担心产后身材走样为由,拒绝让梅拉尼娅生育,梅拉尼娅也主动提出可以签订《孕前协议》,在协议中明确注明,梅拉尼娅在生育后,必须尽快恢复到怀孕前的体重,并且绝不允许因怀孕而发胖变丑。
看似卑微到了尘埃里,但结果呢?
美利坚合众国现任总统的前两任妻子,都没有第三任妻子梅拉尼娅过得好!
甚至可以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没有梅拉尼娅过得好!
梅拉尼娅这一生除了爱情之外,几乎什么都有了!
而爱情,恰恰是聪明的梅拉尼娅最不屑一顾的东西!
吴芊芸的偶像就是梅拉尼娅,她也在竭尽全力地复刻梅拉尼娅曾经走过的道路。
因此,吴芊芸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贾义这样的优秀同龄人,而是比她年长二三十岁的资深富豪。
哪怕贾义再怎么超乎想象的优秀。
年轻富豪的选择实在太多了,更何况是贾义这种现象级的年轻富豪,只有那些因为年龄原因而选择变少的资深富豪,吴芊芸才更容易上位。
那种有钱有权,却又没有太多精力的资深富豪,才是吴芊芸的最终目标。
“雪雅,你怎么就知道我哥看不上你呢?你这么优秀,对自己要有点信心啊!”
吴芊芸的退缩让李双绘感到十分错愕。
女生406宿舍的舍友们,几乎都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吴芊芸的真实目标。
就像她的偶像,就像曾经的梅拉尼娅一样,抓住一位顶级的富豪,然后一生衣食无忧。
无论那位顶级富豪是老是丑,是胖是瘦!
毕竟吴芊芸和梅拉尼娅一样,选择伴侣的第一出发点从来都不是爱情,也不是性,而是金钱和地位。
贾义缺钱缺地位吗?
现在的贾义,可比那个时候还未成为美利坚总统的梅拉尼娅的结婚对象更有钱有势得多。
而且贾义还更加年轻!
李双绘想不出吴芊芸拒绝她牵线的理由是什么?
哪怕明知道希望渺茫,但这样的机会摆在吴芊芸面前,她也应该去尝试一下才对。
毕竟试了就有可能成功,不试则永远都没有成功的机会。
“霜卉,感谢你的好意,但我有自知之明!哦,对了,诗序比我要优秀得多,或许你可以……”
吴芊芸再次明确拒绝了李双绘抛来的橄榄枝,同时将话题转移到了更加出色的宋诗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