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镜中月
类别:
现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78更新时间:25/08/04 00:49:53
黄金般的孤独,如同一幅泼墨画卷,在无垠的夜色中缓缓展开。曾经,那轮明月,是亚当初见时的纯洁无暇;而今,它却承载了漫长岁月中无数守夜人的古老悲哀,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南港江畔,一辆酒红色的阿斯顿·马丁静静地停靠着,在喧嚣的都市夜景中显得格外孤寂。多年前,她仅仅是隔着川流不息的车海,便一眼认出了这辆属于他的座驾。自从她离开后,他便再也没有亲自驾驶过它,任由它在车库中蒙上厚厚的尘埃。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茫然与不解,这场徒劳的告白,究竟是为了挽留逝去的爱情,还是为了给那些或美好或不堪的过往,画上一个短暂的休止符?或许,他只是想满足她的愿望,给她一个她想要的结局。
原枞雄缓缓降下车窗,点燃一支香烟。袅袅升腾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视线,也映衬着那场盛大却与她无缘的仪式——以一首博尔赫斯献给挚爱玛丽亚·儿玉的诗歌作为终结。
“看她,她是你的明镜。”诗句如同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内心。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飞机缓缓降落在哈市的机场。由于没有直飞家乡的航班,月华不得不在此经停九个小时,焦急地等待着再次踏上归途的时刻。
走出机场的刹那,她一眼便看到了翘首以盼的阿爸扎什。为了迎接心爱的女儿,扎什特意穿上了一身并不十分合身的黑色西装,老远就向她挥手示意。
月华感到喉咙一阵哽咽,她加快脚步,奔向那个熟悉的怀抱。在靠近的瞬间,她松开了手中的行李,扑进了扎什温暖的怀抱。
“阿爸……”一声饱含思念的呼唤,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破碎。
月华不知道自己是否流泪了,直到一双粗糙的大手轻轻擦过她的脸颊,她才透过朦胧的泪眼,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阿爸——草原的阳光在他的眼角和唇边刻下了岁月的痕迹,可那眉目依旧是记忆中熟悉的模样,充满了慈爱和关怀。
她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一场漫长的梦,仿佛从未离开过这片熟悉的土地。
“奥敦图娅呢?”扎什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拍着女儿的肩膀,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随口问起了那匹心爱的马儿。
然而,当他发现月华骤然陷入沉默时,他的笑容也渐渐凝固了。他意识到,一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月华缓缓地放下背包,从里面取出一个深棕色的木盒。
“她是因为比赛受伤而死的。”月华始终低垂着眉眼,不敢抬头去看阿爸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我把她带回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悲伤。
回去的路上,扎什开着一辆半新不旧的皮卡车,向月华讲述着这些年来家乡发生的点点滴滴。
阿勒和邻旗的姑娘喜结连理,定居在县城,做起了旅游向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宜山的赛马培育基地落成后,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乡亲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阿娘宝云现在在帮着文旅中心的人制作短视频,搞直播,积极宣传着家乡的风土人情……
这几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家里的牧场与赛马培育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生活渐渐富裕起来,还在临近草原牧场的县城盖了一间宽敞明亮的砖瓦平房。
平时不放牧的时候,扎什和宝云都会回到县郊的平房里居住。
然而,月华却执意要睡在牧场边的蒙古包里。
洁白的底色,搭配着蓝色的花纹,这熟悉的景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常出现在她的梦中。
回到家的第一晚,月华睡得很沉,仿佛卸下了所有的疲惫和心事。
宝云熄灭了蒙古包里的灯,悄悄地走了出去。
扎什独自伫立在寂静的夜色中,嘴里叼着一支云烟,神色显得格外凝重。
“这孩子,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宝云走到他的身旁,抬头望向原野尽头地平线上的那一轮明月。
扎什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吞云吐雾。
宝云静静地站立了片刻,又轻声说道:“那时候,我们不该让她和原先生走的。”
扎什叹了口气,说道:“前几天阿勒来马场看我,说在网上看到了月华的新闻。”
宝云微微一怔:“新闻?我虽然配合文旅局在网络平台上做一些宣传,但私下里几乎不怎么上网的。”
扎什点了点头:“说是有一个香港的兽医,举报月华和原先生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后来因为捏造事实,被警察给抓起来了。他还说,月华在网上拍了节目,很多人都在看。”
宝云难以置信地说道:“不正当关系?拍节目?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她怎么从来都没有跟我们说过?”
扎什偏过头,看着妻子,缓缓说道:“萨仁图娅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过家了,有什么事情不和我们说,也是很正常的。”
宝云一时之间还很难接受女儿已经长大成人的事实。
扎什又说道:“我在机场接到她的时候,她的眼睛里充满了难过和悲伤。”
宝云当然也看得出来,女儿这一次回来,整个人身上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淡漠和沉郁,再也不是记忆里那个在赛马节上恣意奔驰,敢于和那些草原汉子一争高下的烂漫少女了。
过了片刻,宝云忽然说道:“她和原先生之间,会不会……”
扎什紧锁着眉头,语气坚定地说道:“那个造谣生事的兽医已经被警察抓起来了,再说了,原先生是什么人?当年他可是亲口向我承诺过,带走萨仁图娅绝无私心杂念。”
停顿了一下,他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在说服宝云,还是在说服自己:“况且,是他救了萨仁图娅的命。”
宝云沉默了下来。
如果原先生和他们一样,是个土生土长的喀喇沁人,那么这样的救命之恩,多半是要以身相许来报答的。
可他不是蒙古族人,他没有在草原上生活过,他与他们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如果他们许以姻亲,反而会显得高攀,更害怕对方根本不屑一顾。
所以,当那样一个天端上的人物,提出要带走一人一马,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骑师时,扎什竟然找不出任何理由来拒绝。
或许原先生说的是对的,他们的女儿本就天赋异禀,值得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更大的世界,是不应该被束缚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草野之中的。
所以,他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