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诡异失联
类别:
现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21更新时间:25/08/04 00:49:47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一个选择——遵守与沈佩的约定,彻底抹去岁奚存在过的痕迹。
然而,内心的焦灼与不安却如烈火般焚烧着他,令他无法再继续等待下去。沈佩的话语如同魔咒般在他耳边回响:岁奚该死,他不配在这世上多活哪怕一天!
私人化妆师工作室。
岁奚耐心地等待着年桐完成妆容。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事情,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沙发上。
突然,年桐提出想喝江东一家特别的奶茶。由于距离较远,外卖无法送达,而年桐又觉得跑腿效率太低。岁奚立刻主动请缨,决定亲自驱车前往购买,并且还想顺便带上年桐最钟爱的江东粤菜。
上午十点半左右,岁奚离开了工作室。按照正常情况,来回车程大约需要两小时。加上购买物品的时间,预计两个半小时就能返回,也就是中午一点左右。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年桐已经完成了两款复杂妆容的对比,指针指向了下午一点半,岁奚却依然没有出现。
年桐猜测,或许是那家粤菜餐厅生意太过火爆,出餐速度较慢。毕竟,那家餐厅每天都顾客盈门,人山人海。又或者,路上遇到了堵车,耽搁了时间。
为了避免打扰岁奚,也担心他开车分神,年桐选择了耐心等待,没有打电话催促。
她开始尝试第三个备选妆容。
时间流逝,当年桐的新备选妆容完成三分之一时,她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为了品尝岁奚带回来的粤菜,她特意空着肚子,拒绝了化妆师点的外卖。
她抬手看了看腕表,已经是下午两点半。
工作室里,依然不见岁奚的身影。
年桐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一种莫名的不安感涌上心头。
她拨通了岁奚的电话。
电话无人接听,这让年桐更加不安。
“帮我把妆卸了吧。”年桐一边对化妆师说,一边继续尝试拨打岁奚的电话。
“卸了?是不喜欢这个妆容吗?还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化妆师立刻紧张起来。
“不是的,我现在有点急事需要出去一趟。妆容我会从之前试过的两款中选择。你的技术非常专业,妆容也化得非常棒,我都非常喜欢。”
听到这番话,化妆师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年桐却突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神色变得极为不安。
岁奚的手机关机了!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年桐,岁奚一定是出事了。
岁奚从不会不接她的电话,更不会在她给他打电话时突然关机。即便手机没电,他也会借用他人的电话给她回拨,以免她担心。她的号码,他早已烂熟于心。
化妆师见状,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再次紧张起来:“怎……怎么了,年小姐?”
“没事。”年桐努力控制住内心的焦躁,让自己保持冷静。“抱歉吓到你了,我就是……突然腿有点抽筋。”
虽然岁氏集团已经名存实亡,但京城商圈的各大家族,并没有急于与新晋崛起的三大巨头陆家建立联系。他们都在观望,等待着岁奚是否还有扭转乾坤的后手。
毕竟,岁奚的行事风格向来出人意料。
即便所有人都认为岁家的垂死挣扎毫无意义,但在岁家正式宣布破产、裴书郡因官司入狱的最后一刻,除了陆家以外,其他家族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关于岁奚可能出事的消息,年桐只字未提。
目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那要不您再坐下休息一会儿?”化妆师以为年桐真的只是腿抽筋,关切地问道。
“不了,岁奚还在等我,我得赶快去找他,不想让他久等。”
年桐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门口快步走去。
听到这番话,化妆师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她心里想着,岁先生一定是给年小姐准备了什么惊喜,所以才会如此着急地催促她过去。双向奔赴的爱情,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离开了化妆室。
年桐独自一人站在人行道上,看着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内心忐忑不安,茫然无措。
她不知道岁奚现在身在何处,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寻找他。
最终,年桐决定直接前往江东的那家奶茶店和粤菜餐厅。
她扫了一辆共享能源轿车,毫不犹豫地出发了。
她期盼着这只是一场岁奚精心策划的恶作剧,他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当她到达目的地时,就能看到他笑着向她奔来的身影。
年桐当然也清楚,这仅仅是她的一厢情愿,希望非常渺茫。
所以在车上,年桐戴上耳机,拨通了温新的电话。
岁奚对温新百分之百信任,岁奚的事情可以向他坦诚相告,而且她现在也迫切需要他的帮助。
此时的温新正在澳大利亚的赛车场上。参加完她和岁奚的订婚宴后,他就立即返回了澳洲。新一季的赛车比赛已经拉开帷幕,他依然是备受瞩目的种子选手。
“喂,小师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你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温新激动地说,“我也是扬眉吐气了啊,小师父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保证完成任务。”
“岁奚好像出事了。”年桐语气简洁。
电话那头,温新愣住了。
“你说什么,奚哥儿怎么了?”温新惊讶而疑惑地问道。
从他认识岁奚开始,岁奚给他的印象就是做事最为谨慎。岁家如今的局势,温新也知道是岁奚精心策划的。他实在无法想象,岁奚会出什么事。
“我联系不上他,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我现在正赶往他最后可能出现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年桐长话短说,“给你打电话,是想让你请冗家的扶风帮忙,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