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电站奇兵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576更新时间:25/08/04 00:48:13
王昌云赶到科研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灯火辉煌的景象,与外面漆黑一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这是来电了?”他挠着头,一脸的疑惑。
科研部的工作人员很快解答了他的疑问:“停电确实停了,但对我们这儿没影响,咱有备用方案——自启动发电机组!”
“一旦外部电网断电,这套装置就会立刻启动备用电源,保证科研工作的持续进行,我们称它为‘不间断能源供给系统’。”工作人员自豪地解释道。
原来,在科研基地建设之初,他们就充分考虑到了电力保障的重要性。毕竟,基地内许多精密仪器和实验都对电力供应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断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们特意配备了独立的发电站,平时用于储存电量或辅助发电,关键时刻则能迅速切换,保障电力供应。由于是自动切换,他们甚至没有察觉到市里已经停电。
王昌云听得目瞪口呆,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厉害!这玩意儿好啊!我们厂正需要这种设备,现在整个厂子都瘫痪了!”他语气焦急,将工厂停工的消息告诉了对方。
一旁的刘代表也连连点头,深以为然:“是啊,工厂停电可不是小事,必须得重视起来!”
“你的意思是,你们那边也需要一套类似的自启动发电机组?”刘代表问道。
王昌云像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没错!朱厂长就是吩咐我来打听这个的,他想知道这套设备的成本是多少?研发周期又有多长?”
刘代表听罢,对朱英锐的敬佩之情更甚。明明自己从未向他透露过相关信息,他却能提前考虑到这些,实在难能可贵!由此可见,朱英锐绝非等闲之辈!
他点了点头,回应道:“这套发电机组的成本其实并不算高,大概几千块钱就能搞定,而且可以储存大量电能,关键时刻能起到自动续航的作用。”
他补充道:“这只是单台的成本,如果需求量大,可以批量生产,这个价格只是一个基础价。”
王昌云连忙追问:“如果委托你们制造一套这样的发电机组,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
对方伸出三根手指,表示三天左右即可完成。这个效率听起来还不错,他们得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王昌云得到确切消息后,便准备告辞:“好!我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厂长!”
这时,一个疑问浮现在他的脑海:为什么朱英锐不直接打电话询问,而是要自己亲自跑一趟呢?
这就要提到科研部的特殊性了。他们平时都埋头于科研工作,根本没有接电话的习惯。而且,科研中心距离公司总部并不远,让王昌云跑一趟,效率更高。
与此同时,朱英锐也拨通了市长的电话。电话几乎是秒接,毕竟,现在打电话的人是朱英锐,谁敢怠慢?
如今的朱英锐,可是整个城市最受重视的人!
“朱英锐同志,有什么指示?”市长对朱英锐的态度,那叫一个毕恭毕敬。说起来,他能从县长一路升迁到市长,还得托朱英锐的福。
朱英锐没有寒暄,直奔主题:“我们厂停电了!”
此话一出,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事儿说起来,也怪市长考虑不周,当初规划电站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后续的需求,也没有制定备用方案。现在出了问题,还得请示上级。
见对方迟迟没有回应,朱英锐继续追问:“大概要停多久?是电站的供电量不足吗?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
朱英锐向来都是开门见山,直指核心。对于他们这种时间紧迫的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绝不能浪费在无谓的客套上!
面对朱英锐一连串的问题,市长只能硬着头皮,逐一回答:“这次停电,大概要持续一两个月!”
“目前,我们的电站数量确实太少了,已经严重超负荷运转。我们可能需要增加四五倍的电站数量。”
“我们已经将问题上报,正在等待上级的批示,大概两三天后,上级就会给出答复。”
“如果上级没有指示,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目前只能是开源节流,尽量节约用电!”
现在的情况确实有些棘手,任何行动都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然而,上级机关事务繁忙,想要将消息传递过去,恐怕确实需要几天时间,即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也至少需要两三天的等待。
朱英锐一听,顿时坐不住了。现在的情况,哪里等得了两三天?
“不行啊!两三天时间太长了!”他语气急促。
“没办法,我们现在也不能擅自行动,这涉及到资金调配,我们需要上级的拨款才能建设新的电站!”市长无奈地叹了口气。
“说实话,我也知道工厂的事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目前被卡在这里,我们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着急也没用,只能慢慢来!”
市长也明白,必须尽快推进进度!
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法加速,因为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