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困局求生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622更新时间:25/08/04 00:48:13
“累点苦点,好歹能保证饿不死,这不就够了吗?”妇人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声音里带着一丝恳求。
“听我一句劝吧,回去种田!”王昌云的老婆拉着他的胳膊,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在她看来,种田才是当下最稳妥的出路,起码能保证一家人有口饭吃。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真理。
王昌云头摇得像拨浪鼓:“傻婆娘!你懂什么?我早就看明白了,咱们国家以后肯定要腾飞,到时候有钱人遍地都是。”
“咱们要是抱着锄头不撒手,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能有什么出息?”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遍地黄金的未来。
王昌云的老婆听得直翻白眼:“出息值几个钱?现在最要紧的是一家人能吃饱饭!”
“吃饱饭比啥都强,懂不懂?”她提高了嗓门,试图唤醒丈夫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气氛剑拔弩张。
看得出来,王昌云是个犟脾气,一旦认准了方向,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或者说,他是那种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因为只有拥有真正智慧的人,才能看穿时代的洪流,不随波逐流,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最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在一个固有的认知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想要打破这种认知,难如登天。
就拿现在来说,人们才刚刚经历过那场大饥荒,饿肚子饿怕了,别说是树皮草根,就连泥土都恨不得啃两口。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如果仅仅满足于填饱肚子,那绝对是不行的!
人总是要有新的目标,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赚钱!走最赚钱的路!
“说得好!真是太好了!”
一阵清脆的鼓掌声传来,打破了僵局。
夫妻俩循声望去,原来是朱英锐到了。
看到朱英锐,王昌云立刻堆起了笑容,热情地迎了上去。在他心里,朱英锐是个靠谱的人,值得信赖。
“朱大哥,你可算来了!”
“我猜你一定是来跟我聊那个重要的合作项目的吧?你说有商机,我相信你不会骗我的!”王昌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迫切地想要改变眼前的困境。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怀揣着伟大的梦想,但现实的残酷却往往会将他们拉回地面,再加上枕边人没完没了的唠叨,更是让人感到心灰意冷。
听到这话,王昌云的老婆对朱英锐的印象更差了。
“别听他瞎说,他能有什么好项目?”
“这穷山沟沟的,能开什么店?啥也开不了,只能种田!”她毫不客气地泼着冷水。
“现在这年头,要么当城里人享福,要么就老老实实种田,没关系没背景,啥也干不成!”王昌云的老婆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
大家都知道,当城里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但想要成为城里人谈何容易?要么靠读书考大学,要么就得有特殊的背景。
在这个发展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很多产业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家只能选择种田。
虽然也有一些手艺人,但毕竟是少数,种田才是社会的主流。
王昌云瞪了老婆一眼:“我们男人说话,你先回避一下,倒杯茶去!”
“哼,你居然敢凶我?反了你了!你居然敢凶我?”
王昌云的老婆嘴上不饶人,但还是乖乖地去倒茶了。
朱英锐拍了拍王昌云的肩膀,笑着说:“看来你最近的处境不太妙啊!”
王昌云苦笑一声:“何止是不太妙,简直是糟糕透顶!我们可能要考虑关门大吉了。”
“包子铺开了半年,一直亏本,已经亏了五十多块钱了,这可不是小数目!”王昌云并没有夸大其词,五十多块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而且这些钱还是借来的。
如果这次失败了,王昌云不仅要愁这五十多块钱怎么还,还要考虑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反正开包子铺这条路是彻底走不通了。
他们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哪怕把包子铺开在人流量最大的路口,也不会有人来买,因为大家都会自己做饭,根本不会花钱买包子。
或许是这个年代太特殊了吧,经历过饥荒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精打细算,舍不得花钱购买别人做的食物。
说到底,还是因为经济不行。
朱英锐听后点了点头:“现在这年头,确实不太适合卖包子,没人买账。”
“你老婆说的也有道理,但不应该劝你回去种田。我觉得你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
“你以后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我有这种预感!”
这可不是预感,而是确凿的事实!朱英锐早就知道王昌云未来的成就。
当然,现在有了他的干预,命运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但王昌云的天赋和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依然是那个天赋异禀的商业奇才。
王昌云听了这番话,内心无比感激!
就连自己的老婆都不相信自己,没想到朱英锐居然对自己的天赋如此深信不疑,这让他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