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星光点点

类别:年代种田 作者:字数:2082更新时间:25/08/04 00:48:10

“我回来啦!”桑叶的声音像清脆的鸟鸣,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在小院里回荡开来。

离家半月有余,再次踏足这片熟悉的土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眷恋涌上心头。她站在院中,透过敞开的窗户,向着炕上的家人热情地挥手致意,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那模样,活像一只招财的小猫,可爱至极。

小周星看到桑叶,先是愣怔了一下,圆圆的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紧接着,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小小的身子像离弦的箭一般,从窗户里跳了出来,死死地抱住桑叶的大腿,怎么也不肯撒手。他只是仰着小脸,泪眼婆娑地哭着,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让人心疼不已。

另外两个小家伙也不甘示弱,一左一右,像两尊小门神似的,站在桑叶的两侧,仰起稚嫩的小脸庞,咧着小嘴,傻呵呵地笑着。那笑容,纯真而灿烂,像是冬日里的一抹阳光,温暖人心。

潘珍悬了十多天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她抬起手,用衣角轻轻拭去眼角的泪花。这丫头看着娇娇弱弱的,实际上主意正得很,自己怎么劝说都没用,她铁了心要去南方闯荡。自她离开家的这些日子,自己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她出什么意外。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怎么向南川交代啊!好在她平平安安地回来了,真是谢天谢地。

让潘珍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这三个孩子,天天都念叨着桑叶。周山说她有文化,什么算术题都会做;周海说她心灵手巧,会给他折能飞得老远的纸飞机。小周星则说她香香软软的,和妈妈一样,想要抱着她睡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桑叶是真心待这些孩子好的。孩子们也真心喜欢她。

潘珍接过桑叶背着的大包,沉甸甸的,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周山连忙跑去脸盆里打水,周海则拿来毛巾,小周星也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拿来肥皂,把一个简单的洗手,搞得异常隆重,仿佛在进行什么神圣的仪式一般。

“回来的正好,新贴的大饼子,嘎嘣脆,可香了。快上炕吃,我给你盛碗热汤暖暖身子。”潘珍一边说着,一边忙活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乐乐呵呵地吃着饭。桑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在广州的一些见闻,仿佛在讲故事一般。潘珍听着,只是偶尔点点头,笑一笑,并没有太多的反应。毕竟,她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所有的心思都扑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只要能够种出庄稼,有收成,一家人有饭吃,能活下去,其他的,她都不寻思。

那时候,大部分的农村百姓,都是这样的想法。土地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魂,只要守着土地,一生足矣。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最后也长眠在这里,别无所求。至于大城市的繁华,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但那三个孩子不一样。他们都上学了,多多少少读了些书,老师在课堂上也会讲一些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他们本身对于外面的世界就充满了向往。如今一听桑叶说起,那种向往就变得更加强烈了。

什么逛两个小时也逛不完的大商场啦,什么一百多样菜的大饭店啦,什么一放假就有很多孩子去玩的儿童乐园啦,甚至还有一顿饭就要花好几百块的西餐厅啦……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满了诱惑力的。

“小叶姐,西餐好吃吗?我也想吃!”周星年纪最小,一听到吃的,就来了精神,抱着桑叶的脖子不肯撒手,撒娇道。

桑叶疼爱地在他脸上用力亲了两口,还没等说话呢,周山就把周星抱了下去,“行了,星星,别闹,榆姐刚回来,肯定累坏了,让她好好睡一觉,歇歇。”

“可是,我就想吃西餐嘛!”周星嘟着小嘴,一脸委屈。

“吃啥吃,咱们哪有那些钱?想吃西餐,你就好好念书,考上最好的大学。到时候,你就能去北京,看天安门,还能爬长城呢。西餐算啥,我觉得那玩意儿没啥吃头。要说吃,还得吃咱们自己国家的好东西。满汉全席听说过吗?一百多道菜呢,听说是慈禧太后发明的。”周山一本正经地说道,语气老成得不像一个三年级的孩子。

桑叶听了,惊讶极了,周山才上三年级,就知道这么多,真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看来这小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慈禧太后是谁呀?”周星是个好奇宝宝,听着什么都想问问。

周山显然也没想到周星会问这个问题,有点尴尬地挠了挠脑袋,一时之间也回答不上来,干脆抱起周星,把他送到北炕上,“以后再给你讲,快点铺褥子,让榆姐睡觉。”

一家人在一起,度过了愉快而温馨的一天。

次日一早,桑叶把三个孩子送出家门,然后,她蹬上自己的小架子车,一路朝着镇上驶去。

刚进门,就遇上了桑晓婉。桑晓婉自然要冷嘲热讽她一番,都被桑叶不动声色地反弹了回去,气得桑晓婉脸色铁青,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精品屋已经装修完成了,虽然还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足。但是,在这个时代,受到原材料以及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说,在整个镇上,桑叶的精品屋,那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

她过去的时候,工人们正在打扫卫生。灰尘、碎屑之类的垃圾已经被收拢在大袋子里,一男一女两个师傅拿着抹布,趴在玻璃上仔细地擦拭着。可能是有一些不太好清除的污渍,女师傅正眯着眼睛,对着玻璃哈着气儿。

看到这一幕,桑叶心里特别满意。其实,在合同里,对于卫生这部分,并没有太详细的规定。而且,她自己也并没有太重视这件事儿,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想到,施工方却如此细致,把卫生搞得这么干净。

这要是放在后世,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算合同抠到了骨头缝里,对方也总能找出一些漏洞,然后根据这些漏洞,和你各种谈条件、提价格。

还是得说,这个时代好啊!老百姓大多数都特别淳朴,心眼好,责任心强,干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干了就想干出个样子来。

当然,坏人也不是没有。从概率上来说,不论哪个朝代,坏人都是必然存在的。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法制健全的部分根源。

就像桑晓婉,她如果没有处心积虑地和陈临默搅合在一起,根本就不会有桑叶的今天,更不会有后世的桑叶穿书,也更不可能有眼前这间闪瞎人眼的小精品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