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羊城寻梦
类别:
年代种田
作者:
字数:1972更新时间:25/08/04 00:48:10
绿皮火车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巨蟒,载着桑叶颠簸了四十多个小时,最终停靠在了广州火车站。
二十一世纪的广州,繁华似锦,自不必赘述。然而,在这个时代,它与后世的富庶景象相比,仍略逊一筹。
桑叶凭着前世的记忆,试图寻觅那条曾无数次光顾的商业街。可惜的是,眼前的广州与她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一路问询,却始终无法找到心之所向。
最终,她找到一家干净整洁的小宾馆,将行李安顿妥当。揣着仅有的积蓄,开始了在广州街头巷尾的漫无目的的寻觅。
规模较大的服装加工厂倒是不难找,只需稍加打听便能寻到。然而,那些大厂批量生产的服装,款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与特色。若只是为了这些,她又何必远涉千里,跑到这遥远的南方?
她真正要找的,是那些隐藏在都市深处的小型作坊。
前世,在她创业之初,就曾与一家藏匿于巷子深处的小裁缝铺合作过。那家铺子的掌门人是一位姓黎的老太太,主营国风系列。桑叶尊称她为黎老师。经由老人家妙手设计和裁剪出的旗袍,分为经典、复古、改良三大系列,几乎垄断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市场。
桑叶认识黎老师时,她已是八十多岁高龄,步履蹒跚,然而只要拿起剪刀,便会瞬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往前推算四十年,黎老师大概正值四十岁左右的盛年。
黎老师曾说,她从十二岁起便跟随母亲学习女工,十八岁便以此为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黎老师定然已在国风服装领域颇有建树。
只不过,她来之前的世界是真实的,而目前身处的世界则是一本书。桑叶心中忐忑,不知现实与书本之间是否能够共通。
若能相通自然最好,即便无法相通,也不必灰心,重新寻找便是。
桑叶性格最大的特点,便是喜欢为难自己,并且坚信世上任何事,都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说白了,就是乐观,积极向上。
话说至此,或许大家已经明白,桑叶的精品屋想要销售的,并非普通的衣裤,而是极具东方韵味的旗袍。
旗袍这种服饰,实则拥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厚薄的面料,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款式,而且布料的选择也丰富多样,各有千秋。
当然,截止目前,这还只是她的初步构想,是她努力的方向。至于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可,还需要通过实际的销售情况来验证。
因此,第一次进货,她必须严格控制数量。毕竟她手头的资金有限,万一市场反响不如预期,她也要确保自己有翻身的机会。
广州这地方,处处皆好,唯独这酷热的天气,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在这个没有空调冷气,甚至连电风扇都难以寻觅的年代,这种闷热,让人格外感到煎熬。
桑叶身着打着补丁的朴素衣裤,穿梭于广州的里弄之间,风雨无阻,步履不停。
她背着从家里带来的破旧军用水壶,里面装着旅馆提供的凉白开。带来的大饼子吃完了,就买最便宜的白馒头,装在背包里,饥饿难耐时,便掏出来充饥。
第一天还勉强能够适应,第二天便有些吃不消了。
早上,桑叶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她打开窗户,只见细雨绵绵,窗下的芭蕉叶子被雨水洗涤得碧绿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想必是来自某种不知名的花草。
她站在窗前,静静地欣赏着这雨景,只觉南方的雨,与北方截然不同,蕴含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柔。
桑叶平生最讨厌下雨天,厌恶雨滴落在身上,打湿衣裤、冰冷粘腻的那种触感,总觉得阴冷潮湿,浑身不舒服。
而且,她恰逢生理期,也不知是否是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小肚子疼得厉害,一股股热流不断涌出,让她愈发不想动弹。
可是,一想起出门时,自己立下的铮铮誓言,还有家人对她的殷切期盼,更想到桑晓婉,早就大喇叭似的将她要开精品屋的事情,告知了商场里的所有人。
桑晓婉惯会装模作样,摆出一副绿茶和小白花的姿态,见人就笑脸相迎,很快便在商店里拉拢了一批“盟友”。
人性本就复杂,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有了桑晓婉的恶意传播和挑拨,对桑叶抱有极大的抵触和厌恶。
甚至有两次,桑叶路过时,她们还在用阴阳怪气的语气嘲讽她,说些难听的话语。
或许,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吧,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总是怀有一种不满和抵触的情绪。
不过,桑叶并不放在心上。对于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全当她们是在放屁。
一时的口舌之快毫无意义,不痛不痒的,桑叶不屑于与她们计较。
因为,她要用实际行动,狠狠地打她们的脸。
还要把那些人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所以,此次广州之行,是她打响的第一炮,必须一鸣惊人,打出名堂。
她向前台阿姨要了两片止疼片服下,又躺了一会儿,觉得身上恢复了些许力气,便咬着牙,撑着伞出门了。
她撑着临时购买的油纸伞,在异地他乡的绵绵细雨中,走过一条又一条巷子,看到任何与服装有关的字样,都要细心地打听一番。
一走就是一整天,中午饿了,就随便买块饼子或馒头充饥,晚上收工后,再回到旅馆享用免费提供的饭菜。
每走过一片区域,她便会退掉旅馆,再去下一个地方落脚。
她的钱并不宽裕,必须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要节省。
就这样,她一连走了六天。
也并非一无所获,只是找到的那些,都不符合她的标准。
这天傍晚,她走得有些疲惫,便倚靠在一家店铺的门口坐下,想要稍作休息。
这是一片商业区,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店铺。只不过,不知为何,这里显得格外萧条冷清。天色刚暗下来,大多数店铺便都熄灯关门了,只有零星几家还在勉强支撑,却也门可罗雀,鲜有人光顾。
她倚靠的这家店铺,也早已熄灭了灯光,想必是早就结束了一天的营业。